自2016年起,VR概念大範圍普及,越來越多的產業開始嘗試與VR融合,逐步形成了以「VR+」為基礎的新型業態模式,涵蓋娛樂、房產、培訓等多個領域。但由於VR採集、重建的門檻始終居高不下,必須通過專業的VR採集設備才能實現精準拍攝,極大地限制了VR產業的良性發展。
作為VR空間重構領域的領導者,貝殼·如視團隊長期專注於技術革新,不斷探索VR技術的更大應用可能。近日,如視正式將VR採集的技術門檻降到「零」,僅憑手機就能輕鬆實現VR空間重構,讓所有用戶、所有行業,都能擁抱VR,以VR來記錄空間、記錄生活。
打破VR專業拍攝門檻,一部手機就能「想拍就拍」
進入如視VR APP的操作界面,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在操作界面自行選擇一個合適的定位進行拍攝。根據這一定位,如視以AR輔助,引導用戶通過三點一線的「瞄準層」進行24個點位的固定畫面採集。用戶僅需保持相機位置不變,調整角度,即可快速完成畫面採集,整個過程不超過2分鐘。
.
每採集完一個點位的畫面場景,用戶即可移至下一定位點進行更多採集,並在全部採集結束後,一鍵將內容上傳到雲端。如視VR可基於AI技術和對海量VR數據的深度理解,自動完成全景畫面拼接,並基於單目圖像深度估計技術,構建出點雲模型,還原出真實的VR空間。
以手機實現VR空間重建的強大功能,意味普通用戶乃至各行各業都可在不藉助專業設備與專業人士的情況下,隨時隨地就能打造出真實還原線下場景的三維空間,實現低成本+全自動的「傻瓜式」拍攝,徹底撕掉了VR「拍攝困難、操作複雜」的標籤。同時,用戶還可在如視VR 的APP內,一鍵將生成好的VR空間分享給微信好友和朋友圈。
「零門檻」拍VR的背後,是技術的不斷沉澱、突破
自成立以來,如視團隊一直保持「大步快跑」的研發節奏,陸續推出了大量面向B端的產品,比如黎曼相機、如視Lite等VR採集方案,以及面向C端的產品,比如VR看房、VR帶看、AI講房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底,貝殼·如視VR已覆蓋144個城市,累計掃描重建VR房源超過369萬套,成為了國內最大的空間三維資料庫,用戶使用VR看房累計超過6.6億次。據悉,如視已在虛擬實境、計算機視覺、三維重建、模式識別、數據壓縮等多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本次推出的手機拍VR功能,一方面,實現了單個圖片到全景圖片的無縫連結。即便在圖片紋理點和線紋理信息弱紋理情況下,也能達到99%以上的拼接成功率。用戶僅需利用APP對24個固定點位進行自動圖片採集,就可利用AR-KIT位姿信息,自動拼成無縫的全景圖。
另一方面,實現了二維圖片的三維重建。通過對海量VR房源數據的深度學習,如視設計出了行業領先的神經網絡,以單目圖像深度估算技術實現了對空間深度的精準判斷,為二維的空間圖片賦予了三維的「深度」,實現了對距離遠近和方位的感知。此外,更通過GAN、數據標註、圖像分割、圖像識別等技術,實現了包括對房屋內標誌性物品、房屋結構俯視識別等,最終為用戶打造出了「所見即所得」的三維空間重構效果。
全民應用前景廣泛,無門檻VR時代成為可能
VR技術憑藉其沉浸式體驗,已在房產交易、酒旅民宿、零售、會展、家裝、遊戲等垂直細分類領域實現應用落地,大大豐富了信息數位化的承載模式。未來,通過VR,更有望實現社交內容、流程溯源、信息採集、遠程監控等,釋放其更大的商業價值。
但正如《跨越鴻溝》一書所提到的,一個技術採用的生命周期,從Early Adopter到Early Majority之間有一道巨大的鴻溝,只有跨越了這個鴻溝,才象徵著一個技術開始普及。而對於VR採集技術來說,高品質、低成本、0門檻是讓VR技術成為跨越普及鴻溝的關鍵。
如視本次推出的手機拍VR功能,標誌著VR在不同領域普及、落地的鴻溝正式被填平,線上、線下空間場景的隔閡開始被打破。可以預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用戶通過手機拍攝VR,去記錄生活的空間、記錄旅行的記憶;準備家裝的消費者,通過對房屋的VR建模,一鍵進行AI裝修,預見裝修效果;開發商、房產中介、家具銷售企業,也都通過手機對VR空間的重構,去提升獲客、成交的可能……VR將會在不同領域加速成長,並最終開啟全民VR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