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福建GDP首超臺灣,這項「歷史性突破」比預想早了一年
▲2019年全國各省區市GDP數據。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5月23日表示,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萬億元人民幣,首次反超臺灣地區,這是歷史性突破,對於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地區GDP初步數據為18.90萬億新臺幣,約合4.22萬億元人民幣,而同期福建省GDP總量達4.23萬億元人民幣,自有相關統計以來,首次超過了臺灣地區。
八省GDP已超臺灣
據統計,2019年大陸各省、市、自治區GDP排名(初訂版)中,福建省僅列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總量第八。
此前有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臺灣GDP總量折合為人民幣後,在各省、市、自治區中已僅能排到第八位,當時仍位列福建省之前,如今被福建歷史性地反超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亞洲四小龍」(臺灣、香港、新加坡、韓國)全盛時期,而當時改革開放大幕拉開的大陸,民生剛剛解決溫飽,產業結構還在調整、完善。
作為「改開龍頭」的四大特區也尚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老的工業基地更處於「陣痛期」,地處「東南前線」的福建省發展程度也不算很高。
有數據稱,80年代初臺灣地區GDP總量為福建省的40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熱點丨國家統計局:2019年GDP增長6.1% 人均首次突破一萬美元。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十年「超臺」並不易
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臺灣藉助有利發展時機,實現了外向型經濟的升級、轉型,更早步入經濟發展快車道,成為名噪一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1995年時,臺灣GDP總量約合2.3322萬億元人民幣,居全球第20位,年GDP增速穩定在4%-6%。
而同期,大陸GDP總量也僅6.1536萬億元人民幣,居全球第8位,總量較臺灣地區優勢並不明顯,如果按人均折算,差距則更大。
90年代後期大陸經濟發展提速,而位於東南沿海「前線」的福建省,因為交通不便、土地貧瘠等先天不足,在大陸東南沿海中又長期處於「後梯隊」,一度與臺灣地區拉開了距離。
儘管改革開放後有所發展,但直至2005年時,福建省年GDP總量也只有6554.69億元人民幣,而同期臺灣地區GDP總量約合人民幣2.3900萬億元,是福建省的近4倍。
但隨後臺灣地區經濟陷入「滯漲」,而福建則在大陸經濟騰飛的大背景下一路急起直追,2009年,福建省首次公開提出「GDP2020年反超臺灣」的戰略目標,但當時被認為「很難實現」。
但也有部分人士指出,大陸經濟已開始整體「發力」,繼廣東省2007年成為首個GDP超越臺灣的內地省份後,江蘇、山東、浙江也在幾年內相繼「超臺」,一旦大陸各省份依託龐大「母體」,潛力充分發揮,則未來前景將不可限量。
至2013年時,福建省GDP總量已達2.1868萬億元人民幣,且GDP增速高達11%,同期臺灣地區GDP總量約合3.2540萬億元人民幣,GDP增速回落至2.2%。
當時已有許多專業人士根據數據模型計算認為,2020年將是福建省GDP總量反超臺灣地區的年份。
最終,福建省早在10年前就制訂的「2020年GDP超臺」目標,得以如期實現。
歷史性突破
張志軍稱,福建省GDP總量首次反超臺灣地區是「歷史性突破」,這是從對臺工作角度來考量的。
從經濟角度衡量,接下來,其成果還需進一步「夯實」:2020年突發性的「新冠」疫情,對以外向型為主的福建經濟模式難免構成新的影響,相對而言,臺灣地區經濟受疫情影響要小一點,福建省也需要抓住疫後經濟復甦契機,克服疫情影響。
目前看,大陸已經受住了新冠疫情的考驗,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步入經濟恢復期,在國家有關政策扶持下,依託國內外廣闊市場,特別是著力打通國內大循環之下,中長線增長前景依舊可期。
而眼下的臺灣地區,一如當年一手促成「小龍奇蹟」的林垂宙先生等人擔心的,導致近年來經濟「滯漲」的各項瓶頸,至今未能找到突破的秘訣。這是臺灣地區經濟突圍的掣肘。
在2019年兩會期間,張志軍曾預測,「再過兩年,臺灣地區經濟總量在我國各省份中的排名,就會落到10名以外」。如果臺灣地區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仍難以突破瓶頸,長此以往,在我國各省市的GDP排名繼續下滑,恐怕只是時間先後的問題。
□陶短房(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