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好無非是因為它能引起你的共鳴。就如《西遊降魔》,可能有些人會對這部影片搖搖頭說沒什麼意思,與此同時也有人仍視之為經典,只因它正對了一些觀眾的胃口。
電影方面先說優點,本片以驚悚為主,這點上很好還原了西遊記小說氛圍,看看書中很多處描寫情節都令人心生恐懼,比如大鵬吃盡整個國那一段,而以往的片子都是遵循央視的套路和形象,央視不但開了先河也不敢過於突出恐怖氣氛,畢竟是黨拍的老少皆宜的片子。再說說本片,沙僧、八戒、悟空先後漸次出場暗示水平高低,猴子矮小的形象符合原著,中間天殘腳等驅魔人的出場點綴的很好,八戒喬裝人樣非常像人臉卻臉上泛光和不能說話具有高度想像力,生動表現了喬裝打扮的優缺點,高老莊那一段和開始的沙僧妖魚吃人那一段堪稱經典,拔蓮花解封印想像力也很好。
缺點方面,首先孫悟空是矮小但是不醜,書中多次有描述,沙僧高一丈二,實際上應該找個籃球運動員來演更加生動,這點十月圍城就做得很好,巴特爾演的很到位;本劇中處處提起大話西遊,很明顯有刻意表現的意思,結果卻搞得原著不原著,大話不大話,弄得有一些尷尬。玄奘的師傅指點玄奘類似以往功夫裡的乞丐和蘇乞兒裡的睡夢羅漢,有點意思但是表現邏輯有點問題,授予玄奘的是觀音,如果中間有出場、末段有交代則更好,悟空被玄奘降服就有點是敗筆了,最後還是功夫裡面的從天而降的掌法,有點遺憾,孫悟空講西瓜刀那一段也有些遺憾的就是,還是沒有逃離香港黑社會籠罩的影子。
醜在哲學裡不是美的反義詞,醜有醜的範疇,有醜的表現方式。從二十世紀的西方開始,以至到今天的繪畫藝術,醜的表現都有重要地位,也許是古典的完美已達到了頂峰,人們勢必會翻過古典的頂峰尋找新的棲息地。這部電影裡「醜」無處不在。玄奘的邋遢頭型,沙僧的大魚形象,豬八戒的野豬形象,孫猴子的落魄形象,就連變身之後的美猴王,也是醜的、矮的。舒淇飾演的驅魔人的手下一個比一個千奇百怪。唯一帥氣的空虛公子的僕人也是原汁原味的醜。所有這些形象都給人很深的印象,與影片中反覆強調的「真善美」主題形成對比。
港式喜劇中的市井味道,已經被各種電影手法所解構,在值得感動並始終如一的愛情線之外,降魔線就顯得有些脫節,豬剛鬣的段落單獨看甚是過癮,但前後連接上還有粗陋之處。把五指山下的猴王塑造成一個奸詐的魔王,黃渤的表演再次彰顯了他獨自控制舞臺的功力。承襲「火雲邪神」的造型,與舒淇調情,時而誠懇,時而刁滑,一到翻臉時,立刻能讓斧頭幫幫主的腦袋搬家;軟磨硬泡時,則是韋小寶和至尊寶的影子。只有塑造出這種貌似分裂的性格,才能讓洞內和洞外的孫悟空變得立體,讓整場高潮來得可信。
之所以有人覺得《降魔篇》這部影片不夠優秀,只是因為將它與《大話西遊》相較高下。《大話西遊》已經成為經典,類似題材的電影就很難超越了,何況星爺是想超越自己。《大話西遊》是部好戲,也因它,《一生所愛》才能這麼哀傷這麼動人,這首歌簡直就是這部電影的靈魂。每一部電影都有它值得被表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