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做好事嗎?
只要是心理健康,且富有同情心的人,我相信都會對做好事沒有牴觸,有的甚至會熱衷於做好事。可事實上,人類社會過於複雜了,並不是所有人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能站在相同的角度。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導致人們在看待一件事情,會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正如一個女孩被侵犯了,兇手的確是因為被抓走,但有人卻會認為女孩本身也有錯。無論女孩的年紀大小,也無論其性格好壞,這就是可怕的"受害者有罪論"。
不僅如此,現在想要做好事也越來越困難了。有些人想要幫助動物,有些人想要幫助貧窮的人們,但這些原本應該被誇贊的善行,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被曲解。什麼時候冷漠成了大眾應該做的事情?
動畫《廚病激發BOY》其實講述的也就是這種事情。話說在某個校園中有個英雄部,該部的成員們都是一群喜歡做好事的人。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初衷,讓這個部的存在顯得有些奇怪。無私地去幫助別人,本身不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嗎?因為在大眾的認知裡,如果不是提升自己亦或者賺取金錢的話,那麼你所做的努力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或許討論人性中的弱點是一件太難太難的事情了,所以動畫《廚病激發BOY》就做的異常中二。
那些沉浸在自身幻想世界中的人們到底是在想什麼?又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呢?或許看起來很難理解,可實際上那是一種將自己融入周遭環境的行為。你以為幻想的展開是毫無依據的嗎?並不是,大部分情況下,展開幻想的那個人需要依據周遭環境的特點,做出相應的變化才對。
這種散發腦洞的中二其實在很多日漫中都挺常見的。不過因為有時候看起來讓人過於尷尬,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有單純的中二動漫,取而代之的是加入日常吐糟元素的動畫了。比如《廚病激發BOY》就是如此,英雄部的少年們雖然是一群中二,但他們身邊的人們卻都是生活在現實世界的普通人,也相當於是觀眾們的化身,這群普通人的吐糟便說出了觀眾們的心聲。
因為有時候看起來真的太奇怪了。為什麼有人會說著奇奇怪怪的話卻沒有感到任何羞恥呢?動畫中的那些角色們都如此坦然而中二的活著。可說實話,現實生活中的你我,難道沒有過類似的想法嗎?
一些令人感到有些羞恥的想法和比較奇葩的言論,其實每個人都有過,只是真正將其放在大眾面前展現出來的人很少。而在《廚病激發BOY》中,那些少年們卻總是大大咧咧地展現出來。他們將自己的幻想真實的表達了出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便他們都是一群善良的人,但也會因為自身的行為遭人非議。他們是大眾眼中的怪人,可你要說別當這樣的怪人,那正常的話,也許就不會出現英雄部了。成為英雄可以說是每一個孩子的幻想,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卻總是不得不被逼著只關注自己,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得失,同時也要被迫放棄很多美好的幻想。《廚病激發BOY》想要表達的,更多的是一種不妥協。
人類世界其實還是挺物質的,一件事情如果拋開任何道德元素,也就失去了好壞定義。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出於自己"想要",有想法了,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正如同動畫《廚病激發BOY》中的英雄少年們,他們的出發點也是想做好事。而促使這種想法發生的,或許就是他們曾經看過的動畫作品等等。
所以即便是做好事,出發點也是想要,只要有想要,就是有欲望。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欲望好像總是被一竿子打死了呀。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群思考角度千奇百怪的人們,以致於你想要成為英雄之前,必須思考良久,不然你連成為英雄都不行。
做好事該怎麼做?首先要思考自己做這件事情的兩面性和大眾心理。好比流浪動物餵養,最近不是出了流浪動物餵養機嗎?只要放入塑料瓶,就能出現一堆貓糧或者狗糧,以供流浪動物吃食。可結果這類機械出現之後,反倒引起了一波反對熱潮,有些人給出了無數種理由反對這樣的機械出現。但是沒有人能給出更好的方法,反對的背後何嘗不也是對生命的漠視呢?
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慈善家陳光標,他的的確確幹了不少實事,幫助了他人,讓更多的弱勢群體過上了更好地生活。但輿論的重點卻在陳光標高調的行事風格上。將自己幫助他人的事情宣揚一下,為什麼還會被罵?僅僅是高調的作風,就能讓很多不明就裡的網友們忽視陳光標所做的善事。
人性真的是令人費解。或許在現代社會裡,冷漠才是明哲保身的唯一方法。
冷漠是什麼?是對弱小的求助熟視無睹,是假借自由的名義肆意發洩自己內心的陰暗。冷漠是比邪惡更糟糕的事情。因為對於善良的人們來說,或許他們與邪惡對戰的時候,讓自己的身體勞累或受傷了,但精神上是滿足的。但冷漠更多是出現在大眾群體裡面。而大眾的冷漠,可能反而讓善良的人們遭受精神攻擊,會讓人忍不住質疑:"我是不是不應該去幫助別人?"
做好事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當一個奇奇怪怪的好人,也可以一邊中二一邊去幫助別人,更可以高調宣傳你做過的好事。但你不能忽視的還是人性中最陰暗的角落。有些人就是會認為做好事的一定只能是低調和默默付出的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