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系列向來是動畫改編領域的熱門作品,維基百科上有據可循的作品就近百款。不過本世代的《龍珠》遊戲反而數量銳減,算上 Switch 那款卡牌遊戲也僅有五款,兩部《龍珠 異戰》屬於外傳,《龍珠鬥士 Z》是正統格鬥,想重溫經典的故事情節只能翻翻老的動畫和漫畫。
《龍珠 Z 卡卡羅特》的出現彌補了這一空白。
它是一款以《龍珠》原版情節推進的 ARPG,並且非常討巧的選擇了故事中最精彩也是最沒有爭議的部分,以動畫《龍珠 Z》為主線,也就是從拉蒂茲來到地球,到擊敗魔人布歐這段劇情 —— 既有公認最精彩的弗利薩篇戰鬥,也有悟飯的勵志成長史。《龍珠超》戰鬥能力崩壞和讓人摸不清頭腦的諸多形態在這裡被完全規避了。
官方把這款遊戲定義為「悟空體驗型 ARPG」,一直以來的重點宣傳方向就是可以化身悟空,在「龍珠」的開放世界中戰鬥、冒險、邂逅同伴。原本在動畫和漫畫中沒辦法展現的「龍珠」世界構成,這次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進一步補完了。
動畫一般的劇情推進
這次的「卡卡羅特」主要分為故事部分和自由體驗兩個環節。
故事模式期間,遊戲會自動推進劇情,播放還原度極高的演出動畫。沒看過《龍珠 Z》的玩家跟隨動畫能迅速了解《龍珠》故事,對劇情發展早已了如指掌的粉絲也能在另一個角度再次重溫劇情。美中不足的是雖然提供了「跳過動畫」選項,但這個選項只能跳過整段劇情,覺得跟隨語音推進太慢了也沒辦法單句跳過,必須聽他們一句一句念。
好在各位主角的聲優都邀請到了原班人馬(也有可能是直接調用了動畫音頻),聽著他們讀出熟悉的臺詞倒也是種享受,看過動畫的各位一定會非常熟悉這些聲音。
或許是為了讓玩家找到看動畫的感覺,故事的每個章節都像動畫番劇一樣出現小標題與下集預告,還有旁白會讀出標題與接下來的內容,真的很懂粉絲需求。
故事中也會出現一些原作沒有的地方,比如第一次到閻王殿去蛇道之前,閻王會出幾道測試題來考驗悟空是否「夠格」前往界王星,題目大多都是原作相關設定。可惜接下來就直接跳到了短笛訓練悟飯的情節,悟空在界王星的修煉部分被直接跳過了。
這種程度的選擇題肯定難不倒粉絲啦
得益於《龍珠鬥士 Z》中汲取的經驗,CyberConnect2 在《龍珠 Z 卡卡羅特》中採用了卡通貼圖畫風,而不是《龍珠 異戰》系列那種油光發亮的 3D 建模。雖說特定角度看賽亞人們的髮型稍微有些古怪,但動畫畫風無疑比純粹的 3D 建模更適合《龍珠》這樣的漫改作品。
自由體驗環節首次出現在悟空打跑貝吉塔後,眾人前往納美剋星尋找龍珠之前。這時候玩家操作的角色默認是悟飯,而且開啟了自定義隊伍功能(其實這時候能加入隊伍的也只有克林,其他人不是沒登場就是已經死了)。
此時就是開放世界了。玩家可以在地球的大地圖中任意選擇區域探索,尋找食材,收集 Z 珠,完成支線任務,或者釣魚做飯什麼的。
遊戲大地圖(上)和原作漫畫設定(下)對比
支線任務大多是原作動漫中沒有出現的劇情,多數都很符合原作世界觀,印象很深的是有個支線是烏龍說看見了樂平的幽靈(當時樂平已經被栽培人炸死了),但調查過後發現原來是普洱為了讓樂平復活後依舊和成群的女朋友們保持良好關係,變身成了樂平的樣子和姑娘們約會 —— 這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小故事還有很多,為了不破壞各位的驚喜,就不多舉例了。
主菜單中還有一個「龍珠」的單獨頁面,這個功能早期是灰的,劇情進行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開始像原作一樣收集龍珠、實現願望了,後期的龍珠更是一次能實現三個願望。只不過遊戲裡的願望比較單純,暫時沒法像動漫那樣任意許願,我們能做的事兒包括讓特定敵人復活再打一遍、得到一大筆錢、得到一堆食材、得到各色珠子,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收集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中有著類似其他作品資料庫功能的「Z 大全」,裡面收錄了很多連原作都沒怎麼細說的設定,包括地圖上跑的恐龍,釣出來的大魚,路遇的各種雜兵小怪,還有非常詳細的人物關係圖譜 —— 這樣的資料收集顯然比單純的找各種「Tips」有意義得多。
「Z 大全」的人物關係頁面,各章節不同
無論做什麼都能強化角色!
因為是 APRG,角色培養自然是重中之重。不過和一般 RPG 中的練級、刷裝備不太一樣,畢竟《龍珠》的世界中是基本沒有「裝備」概念的。在「卡卡羅特」中,我們強化角色的主要手段有四種:戰鬥獲取經驗、吃料理、用 Z 珠升級技能樹和提高社群等級。
常規的戰鬥包括劇情戰和探索時遇到的小怪。為了迅速推進流程,我幾乎沒怎麼完成支線任務和探索,而遊戲也不會刻意為難玩家,基本上遇到的劇情戰鬥對手都是僅高於玩家當前角色的 2~3 級,稍微認真一下就能打過,只是不會出現數值碾壓 —— 這個設定也蠻符合動漫原案。
當然劇情殺還是不可避免
對於喜歡挑戰的玩家,可以去打打中後期在地圖上刷新出來的紅色狂暴怪。末期刷光了全部狂暴怪之後還會出現新的 100 級最終敵人,這個就屬於畢業怪了,剛剛打通劇情的玩家就別想了。
在通過特定的劇情後,角色還會固定的獲取大量經驗值,比如納美剋星大長老見過克林和悟飯之後,兩人都會立刻升級,悟空在抵達納美剋星時同樣也是如此,這些都是原作設定的遊戲化表現。
這段之後克林就獲得了不少經驗值
料理是很多日系遊戲繞不開的系統,「卡卡羅特」裡的料理更是強的過分。雖說沒能提供直接回血的功能,但絕大多數食物都能直接提升角色屬性值,比如隨處可見的蘋果可以讓體力 +1;湊夠了食材可以委託NPC 做成料理,套餐效果更加明顯。吃掉料理之後會提供一個持續數分鐘的 Buff,比如近戰攻擊 +5% 這種,遇到卡住的戰鬥可以掏出來磕上一盤。
做料理需要的蔬果類食材大多數可以在地圖上採集,不必過去點,飛到附近就會自動吸過來,很方便;肉類是在地圖上用氣彈攻擊恐龍或者抓動物掉落;魚類則是要在釣魚點釣魚 —— 這個系統很早就在預告中公開過。
去年香港動漫節我在採訪製作人時曾經問過他悟空沒有尾巴的時候怎麼釣魚,他說等你進遊戲就知道了,這個暫時保密。結果遊戲剛一開始,悟空就掏出了一根假尾巴接到屁股上開始釣,還說這是布爾瑪給做的。
Z 珠就是地圖中出現的紅藍綠各色彩球,戰鬥過後也會獲得數量不等的 Z 珠。這些東西的用途是升級角色技能。不過也不是單純滿地圖飛了就能把技能數點滿,還有很多技能等級需要靠訓練的支線任務來解鎖上限,也有一些是隨著劇情推進逐漸學習的,比如界王拳、元氣彈等。
就是這些珠子
社群等級有點類似此前 PSP 遊戲《死神:靈魂升溫》,就是把各個角色配置在不同的社群等級盤中,可作用於全部角色。原作中羈絆較深的角色之間更容易提升等級,類似餃子和天津飯、神仙和短笛這類。
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功能,Z 戰士社群主要提升戰鬥能力,神仙社群是提高可獲得經驗,冒險社群能讓回復道具效果增加。如何搭配才能最大化發揮功效就要看玩家對原著的熟悉程度了。
「Z 戰士」社群
社群的各個人物卡片本身也有等級一說,主要掛鈎的是角色好感度,通過贈送道具可以提升。
這裡就體現出遊戲的道具系統稍微有些敷衍:道具種類非常豐富,但多數都是送禮道具,只是同樣的圖標換了個名字。
看似種類繁多的道具,但其實都是送禮用的
總體而言,雖然養成角色的方式很多,但仔細想想可自定義的地方並不多,甚至不如「異戰」系列可選氣彈強化還是近戰強化。往好了說是本身需要遵守原作設定,壞的話那就是成長系統設計的比較糊弄了。
戰鬥爽快但需要適應
CC2 出品的很多漫改遊戲都採用了類似的戰鬥方式,《龍珠 Z 卡卡羅特》也使用了和《龍珠 異戰》差不多的戰鬥系統,只是上手難度更高。
除了部分劇情限制,遊戲中絕大多數的戰鬥都是在空中,圓圈近戰,口鍵發波,三角集氣,X 鍵閃避,L1 配合組合鍵是技能,L2 防禦,按住 L2 再配合 X 是防反,L2+ 方塊則是爆氣。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年紀大了反應不過來,實際操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初期特別嚴重,比如按著防禦搓了半天組合鍵心裡納悶為什麼不放技能,後來反應過來原來鍵位不對。
實際戰鬥中很多技能在低級時的效果反而不如普通近戰連擊,而且多數需要停頓蓄力,實用性不高。萬用的連段是普通攻擊把對手打出硬直,然後放個遠程技能,掌握這手段基本上就夠通關了,實在不行還能靠嗑藥「作弊」過去,反正對手一般不會加血。
氣功波類技能經常打不中
而「界王拳」這種原作中就是敵傷一千自損八百的技能,在遊戲中的實際意義就更低了。提升角色攻擊力很不錯,但代價是不斷掉血。首次學會這個技能的時候系統不斷提示我使用界王拳,我也聽話了,結果是屢戰屢敗,後來乾脆直接硬打反而一次就過關了。
除主線戰鬥之外,在地圖中飛行的過程中也會不時的遇到敵人,大多是換皮變種,有點偷工減料的嫌疑。當然原作中就沒什麼能稱作「小怪」的東西,這裡了似乎也沒什麼創作空間。
滿世界都是紅綢軍的機器人
平時閒逛探索偶爾出現小怪可以理解,但重要劇情比如救人的途中還要解決小怪,就未免有些出戲和破壞連貫性。好在遊戲也提供了快速的解決方案 —— 角色等級高於對方五級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加速飛行「撞死」他們,熟練操作後可以明顯提升流暢度,只是這個重要的功能並沒有在教程中體現,需要手動自己去翻看說明 —— 我也是無意中發現的。
已是最棒的《龍珠》,但尚有遺憾
由於自己本人也是《龍珠》系列的粉絲,相關的遊戲基本上都玩了個遍。《龍珠 Z 卡卡羅特》無疑是本世代最為出色的一款改編作品,雖然討論熱度不如此前《龍珠鬥士 Z》公布時那麼熱烈,但作為一款 ARPG,遊戲自身門檻和受眾就高過格鬥遊戲,想必真正深入去「玩」的人一定更多。
遊戲規避了「異戰」系列玩家身為局外人代入感不強的劣勢,又選擇了故事中最為精彩也是知名度最高的情節作為主線,尚未公布的故事 DLC 內容令人十分期待。
作為收集品之一的「名場面卡片」
不過單純視為開放世界 RPG 的話,遊戲還是有著不少的缺點:道具種類繁多但仔細一看都是贈送用禮品,戰鬥和飛行操作比較繁瑣需要適應,雖說是開放世界但可做事情實際並不多,部分支線任務非常敷衍偶爾會讓玩家跳戲,滿屏幕的 Z 球似乎有填充空曠世界的嫌疑,很多令人期待的精彩劇情被一筆帶過……
但即便如此,《龍珠 Z 卡卡羅特》依舊是值得《龍珠》粉絲入手的作品。看著一個個屬性的角色以全新形態建模出現在大屏幕上,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玩著 PS2《龍珠:電光火石》的悠閒午後 —— 在本世代主機和 PC 平臺,確實沒有比它更好的龍珠作品;非粉絲但希望通過遊戲方式了解故事,同樣也非常適合。
基紐特種部隊依舊令人印象深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