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開頭方法之設置懸疑法

2020-12-14 向上作文胡老師

人們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咱們中小學生的好奇心更是強烈,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喜歡看《查理九世》《福爾摩斯探案》《魯賓遜漂流記》《三體》等偵探懸疑科幻冒險內容的書籍的重要原因。 在文章的開頭以某個人物、事物,或某種現象、情景等設置謎團;或者直接以問句形式出現,卻只問不答,賣個關子,以引起讀者關注,引起讀者的急切期待,吸引讀者去尋求謎底。這種寫法既能引起讀者的好奇心,激發閱讀興趣,也增加了文章的曲折性,顯現出文章的結構美。

美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弗裡蒂克·布朗曾寫過一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把它譯成現代漢語僅僅只有一句話: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儘管只有一句話,但它製造的懸念,卻給讀者設置了自由而廣闊的聯想、想像等思維空間。這25個字能使讀者心中產生無數問號—— 地球上怎麼會只剩下一個人?其他人都到哪裡去了?如果死了是因為什麼而死的?既然地球上僅剩一個人,那麼敲門的又是誰呢?是人類還是外星人?這最後一個人是否去開門?開門後將看到什麼?……最後故事又將會怎樣發展?

總之,將會使每個讀者都產生多維而豐富的聯想和想像。有一百個讀者,就會有一百個關於「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的故事。

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之與魔法石》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家住女貞路4號的德思禮夫婦總是得意地說他們是非常規矩的人家。拜託,拜託了。他們從來跟神秘古怪的事不沾邊,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那些邪門歪道。  弗農德思札先生在一家名叫格朗寧的公司做主管,公司生產鑽機。他高大魁梧,胖得幾乎連脖子都沒有了,卻蓄著一臉大鬍子。德思禮太太是一個瘦削的金髮女人。她的脖子幾乎比正常人長一倍。這樣每當她花許多時間隔著籬牆引頸而望、窺探左鄰右舍時,她的長脖子可就派上了大用場。德思禮夫婦有一個小兒子,名叫達力。在他們看來,人世間沒有比達力更好的孩子了。   德思禮一家什麼都不缺,但他們擁有一個秘密,他們最害怕的就是這秘密會被人發現。他們想,一旦有人發現波特一家的事,他們會承受不住的。波特太太是德思禮太太的妹妹,不過她們已經有好幾年不見面了。實際上,德思禮太太佯裝自己根本沒有這麼個妹妹,因為她妹妹和她那一無是處的妹夫與德思禮一家的為人處世完全不一樣。一想到鄰居們會說波特夫婦來到了,德思禮夫婦會嚇得膽戰心驚。他們知道波特也有個兒子,只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孩子也是他們不與波特夫婦來往的一個很好的藉口,他們不願讓達力跟這種孩子廝混。

邊讀你就會邊想:德思禮一家究竟有什麼秘密?這個秘密跟哈利波特一家有什麼關係?這種疑問使你不得不繼續往下讀,直到把書讀完得到答案。

如果我們寫作文的時候,開頭就運用設置懸念的方法,一定能激發讀者好奇心,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下面給同學們介紹幾種懸疑設置法的開頭。

先把故事的結局寫出來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中有一篇《錢學森》的課文,這篇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

1955年10月1日清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輪正劈波斬浪駛往香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人邁著穩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陣陣海風,不時掠過他那寬大的前額。眺望著水天一色的遠方,他屈指一算,已經在海上航行了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麼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呀! 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

開頭先寫了錢學森即將回到祖國的激動心情以及報效國家的迫切心情,然後才詳細介紹錢學森如何求學,如何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為祖國飛彈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過程。

另外一篇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開頭也是運用這種手法: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

文章寫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李大釗遇難的經過。開頭點明父親遇難的日期,後面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定、沉著;被害後寫了全家的無比沉痛。

以上兩篇文章均採用典型的倒敘手法。這種手法多用於寫人的作文,同學們可以借鑑。

把人物放在典型環境中設置懸念

安徒生經典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開始這樣寫道: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乖巧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

讀了這些,人們不禁要問:這個小女孩是幹什麼的?天冷又下著雪,她為什麼還光頭赤腳?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為什麼不趕快回家?文章一開頭,就把人物放在這樣一個典型環境中,給讀者設置了一系列的懸念,於是便緊緊地抓住了讀者的心,激起讀者急於知道事情底細的閱讀興趣。

描寫人物反常的行為引起懸念

有位同學寫《媽媽變了》的作文,開頭是這樣寫的:

「 一陣熟悉的腳步聲由遠而近——是媽媽回來了。我和弟弟興衝衝地迎了上去。怎麼拉?媽媽一反往常,理也不理我們倆。愁雲滿臉,默默地放下提包就直往臥室走去。」

這種一反常態的行為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好奇心,當然要繼續往下看,一探究竟。

先交代一個起線索作用的物件

我國知名兒童作家張之路曾經寫過一篇《羚羊木雕》的小說,並選入了七年級語文課本,節選的部分開頭是這樣寫的:

「那隻羚羊哪兒去了?」媽媽突然問我。

媽媽說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那是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給我的。

節選的文章用媽媽的一句問句開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節奏明快,開頭讓人產生疑問,緊接著交代羚羊木雕的來歷,引起讀者興趣。這樣的開頭非常適合以某種物品為線索的作文。比如:《禮物》《飛來的獎狀》《父親的茶杯》《家鄉的棗樹》《爺爺的眼鏡》等等。同學們看看有沒有你要寫的類似的作文,別忘了嘗試一下這種開頭方法啊。

先截取一個精彩的事件片段

把文章最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文章開頭,然後再追述其先前因後果,這樣的開頭就有先聲奪人之感,一下就抓住讀者的心,進入故事當中。

網絡作者半江明月的《隱忍的痛,肆意的愛》一文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  

醫院裡。醫生瞅了X光片半天,讓母親走兩圈。母親走得很慢,左腳抬起,落下,右腳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邊的地板隨著腳的落下陷下去一截。醫生問,這樣瘸著多久了?我有些不高興,一直都這樣,哪是瘸呀?母親忙說,17歲時上地裡幹活,跨一個溝坎時閃了一下,就這樣了。醫生眼鏡後的眼珠凸出來:就這樣「走」了30年?不疼?父親說,一直都疼,前兩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彎不下腰,就跪著一步一步地挪。

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醫生搖著頭,不可能啊。腿骨脫臼了,怎麼走呢?他指著片子說,你看,腿骨脫出骨巢,偏向一邊,骨巢裡已長滿了厚厚的細胞,都長平了。現在腿是靠著臀部的肉支撐著,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結塊。即使手術把骨巢刮平,要讓骨頭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

一股深秋的風從窗外吹過,吹動了母親額前那一綹枯黃的頭髮,母親似乎瑟縮了一下。醫生感嘆道,真是奇蹟!你看她全身都變形了,怎麼不覺得整個身體都疼呢?

文章開篇以「抬起、落下、抬起、更深地落下、陷下去一截」等一系列動詞,形象地描繪出母親走路瘸拐的姿勢,並以醫生「奇蹟」一語為證作側面烘託,傳神展現母親的隱忍、堅強與偉大。這個描寫在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同時,也吸引著讀者去思考:這位母親究竟是怎樣堅持下來的呢?然後追述母親在「我」記憶中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忙前忙後,老來還日夜都抱著孫子,為了這個家,她傾注了所有的愛和心血,而毫無怨言,使得文章曲折動人,感人肺腑。

先介紹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關的人物

林海音《城南舊事》這本書中有一篇同學們耳熟能詳的文章《爸爸的花兒落了》,讀來讓人唏噓不已。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

新建的大禮堂裡,坐滿了人;我們畢業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間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是臨來時媽媽從院子裡摘下來給我別上的,她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時一樣!」

爸爸病倒了,他住在醫院裡不能來。

文章寫的是爸爸,但是開頭卻是寫「我」以及替代爸爸上臺的夾竹桃花。女兒這樣重大的事件,爸爸都不能參加,這不禁引起讀者的擔心:爸爸怎麼得病了?爸爸得的啥病啊?病得咋樣啊?能否治好?為什麼媽媽要給我一朵夾竹桃?爸爸跟夾竹桃什麼關係?一連串的疑問從「我」開始,往下一點點揭開。

先提出一個問題,引出下文

文章以提問開頭,通過提問,啟發讀者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小學三年級有一篇《海底世界》的課文,課文一開始就是以問句開始:

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

雖然是短短的一個問題,卻把同學們的思路帶到了大海的深處,引領大家去探索海底的秘密。

還有一篇《冬之瑣記》的作文是這樣開頭: 朋友,你讀過毛澤東同志的《沁園春·雪》嗎?你不為詞中「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盛景陶醉嗎?你聆聽過如雷貫耳的朔風嗎?如果你是溫柔細膩的南方人,那你一定對北方的隆冬充滿了熱切的嚮往。好吧,請你隨著我的拙筆去暢遊一番吧!

開頭提出問題或者以設問形式開頭,最明顯的作用就是引起讀者思考,激發讀者探求知識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寫人作文的九種開頭方法+示例
    文章的開頭視為龍頭,中間段落視為豬肚,結尾視為鳳尾。今天作文課堂講解的內容是「龍頭」,所舉寫人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媽媽》。關於作文的開頭,筆者列出以下九種方法,每一種方法給出了該方式的運用優勢、原始文字片段以及具體行文實例,希望這幾種開頭技巧能夠給孩子一些提示與啟發,使其在學習作文的過程中,打破傳統行文風格,開拓思維模式,讓作文更具創新性與創造性。1.
  • 記敘文是小學階段主打文體,學會8種開頭方法,作文開頭不再難
    作文也是一樣,很多大作家寫文章時,覺得開頭是最難的,開頭寫好了,後面就順了。我們不是經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嗎,也是一個意思。小學生寫作文開頭很重要,一旦開了一個好頭,就能帶動全文,使文章順利展開起來,而且能抓住讀者,勾起讀者的閱讀欲望。古人說的文章的"鳳頭、豬肚、豹尾"就含有這個意思。
  • 三年級習作《看圖畫,寫一寫》,寫好開頭的三種方法
    小學生同步作文,助力同學們早點學會寫作文今天,我突然發現,寫作文最好的學習方法,不是某位老師傳授的寫作技巧,不是書店排行榜單上的作文圖書,不是網上查找的作文範文。作文最好的教材,就是同學們所學的語文課本。課本內容都是名人作品,並經過專家的精挑細選,當然能帶給我們最好的體驗。在學校裡,每篇課文老師都逐字逐句地講過,不過,可能從寫作文的角度講得不多,不深入。
  • 作文開頭怎麼寫?12個技巧長假作業準用得上!
    名人名言開頭 這種開頭法不僅使所要表達的意思簡明扼要,而且能集中地表達文章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一學生寫《自信》: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 作文之談「懸念」法
    利用懸念,短文章也能寫得波瀾起伏《曹劌論戰》是一篇文言文,全文200來字,寫了齊魯長勺之戰的經過。左丘明是個高手,筆墨不多卻寫得波瀾起伏。《曹劌論戰》所以能成為名篇,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通過設置懸念,把平直的歷史事件寫得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 初中記敘文開頭不會寫?一線教師推薦兩種「萬能開頭法」
    「你怎麼還沒有開始動筆寫作文?」「我不知道咋寫開頭。」——這樣的對話情景境,相信各位都不陌生。很多同學認為作文難,尤其難在開頭,一旦寫開了頭,往下面寫著就走了,就容易了。為什麼?很明顯,能寫開頭,至少意味著已經選定了材料,而且基本完成了構思。
  • 乾貨整理:寫好中考作文的10個關鍵技巧
    中考作文一直是最拉分的一道題,寫好作文,是語文高分的重要因素。 那麼,寫作文除了平時的積累和拓寬閱讀面以外,有沒有一些應試小技巧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老師們給大家的建議。
  • 考場作文開頭結尾方法,學會作文輕鬆得高分
    2.交代人物開篇法方法: 開頭交代主要人物,這是很傳統的開頭方法。尤其是古代的人物傳記,常常用此法開篇。7.設置懸念開篇法方法:開頭巧妙地設置一個懸念,在讀者心中留下一個疑團,吸引讀者往下看。8.險嶺奇峰開篇法方法:此法與設制懸念開篇法有相通之處,但並不完全相同。開篇如奇峰突起,扣人心弦,動人心魄。描述緊張驚險的故事常用這種開頭方法,武俠小說、偵探小說亦多用此法。考試中寫記敘文如用此法,可以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 想要作文拿滿分?開頭、過渡、結尾這樣寫,準沒錯!
    因此在作文具體內容中,開頭段落、中間過渡和最後的結尾是老師停留時間比較多的內容,如果這3部分內容,看到了有精彩的內容,區別去其他同學寫的作文,那麼給老師的印象分就會大大提升,作文也能夠拿高分了。那麼作文的開頭、過渡、結尾段,到底應該怎樣去寫呢?
  • 寫事作文如何開頭?三種方法教給你,作文成品直教人稱呼「妙」
    本文內容:三種作文開頭方法——時間開頭法、回憶開頭法、睹物思人開頭法。時間開頭法我成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個陰雲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12歲。我記得的,不只是那天的時間,那天的天空,還有那天發生的事情……睹物思人開頭法我抬起頭望見兩隻紅色的風箏,帶著長長的藍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它們舞動著,飛越公園西邊的樹林,飛越風車,並排飄浮著,如同一雙眼睛俯視著舊金山。突然間,哈桑的聲音在我腦海中響起……這段話來自《追風箏的人》,哈桑是作者的朋友,小時候兩人經常參加追風箏大賽。
  • 名師指導:寫爸爸媽媽的作文,開頭怎麼寫才更真實?
    杭州一位小記者,在採訪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時,提出一個問題,開始練習寫作文您建議我們寫什麼題材?莫言答道,希望大家去關心自己的父母,身邊的親人,多寫寫他們。莫言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希望孩子們從最熟悉的人寫起,試著了解他們的生活、感情、一舉一動,因為孩子跟他們的感情最深,能寫出最真實的感情。
  • 開頭巧妙切題結尾深沉有力,考場作文這樣寫,老師:得高分真不難
    中考、高考作文始終是很多學生和家長以及老師們熱衷議論的話題,50多分在那放著呢,誰能不動心。怎麼寫才能保證穩穩的拿到相對的高分呢?一線教師認為開頭巧妙切題結尾深沉有力,考場作文這樣寫,想得高分真的不難。
  • 作文開頭寫不出來?老師教你用量詞開頭法,寫出精彩的第一段
    作文課上,發現很多孩子絞盡腦汁,不知道怎麼寫作文開頭。好不容易寫出來,也很平淡,有些老套。比如寫《我的家鄉》開頭:我的家鄉坐落在一座美麗的大山旁邊,那裡山美、水美……美麗的黃河邊,有我可愛的家鄉……這樣的開頭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缺乏新意,怎麼樣寫出優美的句子,在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的眼球,這裡有一個簡單易學的好方法。
  •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作文開頭方法之「設問生疑,製造懸念」
    作文開頭方法例說設問生疑,製造懸念。例1、 美是什麼?我帶著這道千年難題,穿越時空隧道,我要叩問孔子,請教屈原,看看他們是如何解答的?例2、 如學生習作《貧困·超越·財富》開頭:「英國的皇冠是伊莉莎白女皇的財富;《吶喊》和《彷徨》是魯迅的財富,「奉獻我一人,方便千萬家」是徐虎的精神財富。那麼我的財富又是什麼呢?」例3 、又如《生命的色彩》:「我時常不由自主地想:什麼是財富呢?是財大氣粗?不!是生活優越?不!是權傾四海?不,都不是!那麼,財富是什麼?
  • 語文老師推薦:寫景作文的開頭+結尾寫作方法詳解,實用好操作!
    語文老師推薦:寫景作文的開頭+結尾寫作方法詳解,提高寫作能力,實用好操作!寫景作文,是語文常見的作文類型,那麼寫景作文應該怎麼寫呢?同學們想要寫好寫景作文,就要注意這4點:1、景物要有特色。同學們寫景,這個景物就要有特色,比如同樣的寫山,我們就要寫出山與山之間的不同點,例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衡山的秀麗、衡山的幽靜等,這些都是各大名山的鮮明特點,同學們把這些特點描述出來,就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2、仔細觀察。寫景作文,學會觀察很重要,就正如蘇軾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寫作文都有哪些寫作技巧,寫景寫人和寫事的作文技巧有什麼不同
    二、移步換景法和定點觀景法移步換景和定點觀景是寫景作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使文章脈絡分明,詳略得當的技巧。移步換景往往展現一串景色的動態,大多抓住景物的特點一帶而過,而定點觀景則意味著靜下心來細細地、從各個角度來描摹景物的特點。這樣一詳一略搭配著來寫,才能寫出景物的層次,讀來使人流連忘返,意猶末盡。
  • 寫景作文,狀物作文,用些古詩來開頭,真是錦上添花!
    寫作難,寫作文更是難上加難,尤其對於小學生來講,不知如何起筆的孩子佔據了絕大多數。那麼,今天小小老師教孩子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用課文中學過的古詩,來寫寫景作文的開頭或結尾。用法:1、用於寫景作文之我喜歡的季節開頭今天的作文要寫自己喜歡的季節,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喜歡哪個季節嗎?聽我來背一句古詩,你就知道了。」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聰明的你,一定猜到了吧!
  • 小學生作文結尾常犯的幾個錯誤,推薦:滿分作文的結尾技巧法
    小學時期,孩子們對作文的寫作,往往是比較基礎性的,小學作文的學習也是為了後期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家長都知道,高分作文,往往不僅是有好的開頭,還要有好的結尾,好的開頭,固然能引人入勝,吸引讀者讀下去,但是結尾如果寫的很爛,閱卷者被一個不妙的結尾掃了興,會覺得加倍惋惜,扣分也會扣得比較厲害一些,因為「他剛從天堂一下子就掉進了地獄裡面」。
  • 點評孩子的作文說方法,我教孩子如何寫讀後感
    現在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一提筆就犯愁,不知如何下筆,不知道怎麼寫。我的孩子也不例外。平時書也沒少讀,但是還是寫不好。於是,這個暑假,我給兒子布置了一篇作業:題材體裁不限,每周給我交一篇作文,500字以上。目的很簡單,要讓他多讀多寫鍛鍊寫作,哪怕是有意識的模仿創造也好,希望他的寫作水平慢慢提升。
  • 作文通用素材:30篇萬能作文開頭+結尾合集,多運用,考試拿高分
    要想寫好作文,良好的寫作技巧佔一部分,熟練運用積累的素材也佔一部分。在寫作文的時候,同學們使用平時積累的素材會使整篇文章變得富有生機,更可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這也是老師要求同學們課外去按時積累的主要原因。一篇文章有好的開頭與結尾,是會加不少分的,所以同學們學習之餘去多積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