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全國工會「憲法宣傳周」活動啟動
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我國第三個「憲法宣傳周」。全國總工會日前啟動2020年全國工會「憲法宣傳周」活動。據了解,今年工會系統「憲法宣傳周」活動緊緊圍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憲法精神」的宣傳主題,以「憲法進企業」主題日、民法典在線學習宣傳和各地方工會、產業工會系列宣傳活動等方式進行。北京、上海、甘肅、河南、遼寧、湖南等地工會也紛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憲法宣傳活動。
視頻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第一行圖片從左往右分別來源:「徐匯工會」微信公眾號、「遼寧省總工會」微信公眾號
第二行圖片從左往右分別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湘工e家」微信公眾號
工作創新
福建採取市場化手段破除競賽生產「兩張皮」
福建省總工會近年來對勞動和技能競賽的組織方式進行市場化創新,讓市場主體參與到競賽全過程,從大賽賽題徵集、企業專家評審、成果市場轉化等多方面著手,增強勞動和技能競賽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山東省濟南市總構建多元立體法律援助服務體系
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區縣、街道(鎮)工會全部按照「六有」標準建立健全了工會法律援助實體化機構,實現市轄區「2公裡」範圍內、非市轄區「半小時」工作圈內全覆蓋,構建起了多元、立體的工會法律援助服務體系。
參與社會治理
廣東省江門市探索建立工會會員評議行政執法機制
日前,廣東省江門市啟動職工群眾評議行政執法工作。該市53.3萬名實名註冊工會會員可使用手機登錄「江門智慧工會」APP,對市發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市直26個具備外部行政管理職責的政府部門工作進行線上評議。
圖片來源:「江門工會」微信公眾號
小編有話說:在工會系統創新建立會員評議政府職能部門行政執法工作的機制,事實上是為廣大職工開闢了建言獻策的直達通道。同時,職工群眾評議時填寫的滿意度將被納入各部門年終考核,如此一來,有助於相關部門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擴大對行政執法行為進行社會評議的覆蓋面,打通行政執法與社會評議的堵點,實現閉環監督。
上海90%以上街鎮建立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
自2018年上海市政府和市總工會召開聯席會,建立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後,2019年該市16個區全部建立了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截至目前,上海90%以上街鎮建立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並取得了積極成效,各區服務職工水平不斷提升,工會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素質提升
第二屆「北京大工匠」網絡投票啟動
在北京市總工會主辦的第二屆「北京大工匠」選樹活動中,30個職業(工種)的60名「北京大工匠」提名人選已出爐。目前,選樹活動正式進入綜合評審階段。即日起,廣大職工可登陸相關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進行投票,投票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20日24點。
圖片來源:「勞動午報」微信公眾號
湖南省長沙市連續3年重獎技能人才
日前,湖南省長沙市「十行狀元、百優工匠」技能競賽活動舉行總結表彰會,對「十行狀元、百優工匠」、全國技術能手及培育單位進行表彰。據悉,對「狀元、工匠」獲獎者,除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的獎勵,還會優先推薦勞模評選。該競賽活動開展至今已有3年,共計發放獎補資金4300多萬元,獎勵對象9698人次。
圖片來源:「長沙工會」微信公眾號
思想引領
雲南省昆明市總構建「黨建引領123+N」工作體系
雲南省昆明市總工會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構建聯繫廣泛、服務職工的「123+N」工作體系,著力發揮工會組織和職工群眾在融入市域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123+N」工作體系指堅持黨的領導核心、抓實「兩支隊伍」、建設「三個陣地」、深化「N項服務」。
山東「時代新人說」全省職工演講比賽決賽舉行
12月2日,山東「時代新人說」全省職工演講比賽決賽舉行。通過演講方式,持續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作貢獻,用勞動和奮鬥共圓百年夢想。
01
02
03
圖片來源:「山東工會」微信公眾號
脫貧攻堅
陝西省商洛市總打造社區工廠助留守婦女就近就業
陝西省商洛市總聯合企業興建社區工廠幫助留守婦女就近就業增收。「公司+社區工廠+農戶」發展模式得到商洛市商州區委、區政府的認可和推廣,這一扶貧創新做法在多個社區得到「複製」。
集體協商
北京平谷區總推動「一事一議」協商保護職工權益
今年以來,北京平谷區總集體協商指導組在疫情防控形勢下,以工資福利待遇、女職工特殊權益維護等集體協商內容為重點,規範推進集體協商提質增效,尤其是通過「一事一議」等協商方式維護職工權益,創造和諧工作環境。
山東省威海石島漁人碼頭商圈集體協商聚焦穩崗位
山東省威海石島漁人碼頭商圈聯合工會決定開展以穩就業、穩崗位、穩收入為核心的集體協商,以降低疫情給商圈職工帶來的影響。同時,商圈聯合工會通過職代會成立了3人組成的工資集體合同監督小組,定期深入商戶調查,與職工溝通,督查整改,保證企業商戶規範履約。
助力復工復產
江蘇省灌南縣百餘企業設立「待替崗」
為了維護職工身心健康,同時幫助企業穩崗穩產,江蘇省灌南縣總決定在企業中普遍推行「待替崗」做法。「待替崗」職位一般由企業生產能手、技術骨幹及行政管理人員等組成。當生產一線職工需要替崗時,由公司工會安排熟悉崗位的「待替崗」職位人員頂替職工上崗。
小編有話說:職工有困難,工會來幫忙。灌南縣總在調研中發現了「待替崗」 的做法,借鑑而來後加以推廣,讓「待替崗」的做法惠及更多職工。該做法不僅為職工解決了日常工作中面臨的困難,也保證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這既體現出工會「娘家人」對職工的關心關愛,也展現出工會組織整合社會資源,並藉助多方力量加以推廣的能力。
服務職工
浙江啟動職工心理素質提升工程
12月3日,「健康從心開始·職工心理素質提升工程」在浙江省職工服務中心啟動。未來,該工程將充分利用省職工心理服務中心專家團資源,調動多方面積極因素,為全省職工提供多樣化、系列性、針對性的心理服務。
江蘇省鎮江市工會全程關注職工的職業生涯
江蘇省鎮江市總工會今年出臺了《關於加強和規範基層工會舉辦職工會員入職入會儀式等活動的指導意見》,引導基層工會全程關注廣大職工的職業生涯,盡心盡力辦好職工會員入職入會、集中授榮、榮退歡送儀式。
組織建設
甘肅省蘭州市八大群體建會入會取得新突破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房產中介企業工會聯合會近日成立,並舉行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據悉,城關區房產中介企業工聯會的成立,是該市推進八大群體建會入會的新突破。
圖片來源:「甘肅工人報」微信公眾號
三言兩語
勞動競賽要避免「冷場」,市場化是關鍵
又見勞動和技能競賽領域的一個好做法——據《工人日報》近日報導,海峽兩岸信息服務創新大賽暨福建省計算機軟體設計大賽很受初創企業歡迎,原因在於活動主辦單位之一的福建省總工會培育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場化競賽方案,有效破除了以往競賽活動與實際生產「兩張皮」「兩不靠」現象。
想起之前小編在基層採訪工會開展勞動競賽的工作時,有企業工會主席坦言:勞動競賽工作若想獲得企業的支持,一定要跟企業生產實際結合起來,最怕的就是上級開展的勞動競賽跟本企業生產實際沒關係。
有關報導顯示,當前,非公、中小企業是勞動和技能競賽開展的薄弱環節之一。這一局面跟企業的這種「擔憂」不無關係。
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建的做法就有了破題的意義。比如,賽事從設題開始就以實戰化方向為準則,分「公共」和「企業」兩大專題,各有側重、互相補充。其中公共專題從產業入手設題,著眼行業大方向,企業專題則從需求入手設題,著眼細分領域應用。再比如,為解決競賽成果轉化的問題,競賽搭建了「大賽加油站」,為參賽團隊提供免費的辦公和研發空間,對接導師資源、創投機構等,對項目和人才進行深度孵化。緊貼企業需求,注重競賽成果轉化,這樣的競賽「粘牢」了競賽與生產的「兩張皮」,不愁企業不積極參與。
福建的做法體現了市場化的導向。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它是市場「逼出來」的——「躺在」既有經驗上搞競賽「不靈」了,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這也應該是各級工會在開展勞動競賽時應有的姿態。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