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全國的江西樂安曾春亮殺人案以曾春亮的落網而告一段落,但是回顧曾春亮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生軌跡,我們不難發現,曾春亮的悲劇是一種性格的悲劇,也是一種人生選擇的悲劇。如果他成年之後,沒有好逸惡勞的惡習,沒有好高騖遠的空想,也許他的人生不至於如此悲催。
曾春亮從小家境貧寒,他的母親在生下他的弟弟之後患上了重病,精神失常,他的父親也在他二十出頭的時候因病去世。曾春亮沒有進過學校,沒有文化基礎,但是按照常理來說,這些都不影響他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過上自食其力的生活。
曾春亮曾經和老鄉去浙江台州一家製鞋廠工作,但是工作了不太長的時間,就染上了賭博和偷盜的惡習。據當年在浙江台州做小生意和曾春亮熟識的張女士介紹,那時候曾春亮花錢很大方,和人賭博不管多大的都敢來,手頭沒錢了就去偷。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境貧寒本來可以成為人生勵志的一種動力,可是在曾春亮身上,卻不幸成為了自暴自棄、自甘墮落的一個理由。
曾春亮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和一個姐姐,姐弟五人有同樣的父母,經歷著同樣的成長環境,為什麼其他四人都能從事平常的工作、過平常的日子,單單曾春亮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呢?
今年五月份曾春亮出獄後,厚坊村村委幫他介紹了一份工作,據說每月工資三四千元,還包吃住。只要堅持幹下去,過幾年也可以慢慢有些積蓄,過上平穩安定的生活。但是曾春亮卻嫌工資太低拒絕了。他的計劃是做老闆開採石場,但是因為資金不足,手續不全沒有成功。一個沒有資金、沒有經驗、沒有資質的刑滿釋放人員,不願做力所能及的普通工作,而是想一口吃個胖子一下子就做老闆掙大錢,很明顯曾春亮過於好高騖遠了。
文學家柳青曾經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是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曾春亮的悲劇或許正因為他在年輕時養成了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的壞習氣,所以即使經歷十幾年的勞改生活,依然不能放低身價,依然不能踏踏實實面對自己的人生。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曾春亮十幾年的牢獄生活剛剛結束,本來可以開始自己嶄新的幸福生活,但是他卻以自己的狂妄和愚昧,不僅犯下了血腥罪行,也把自己徹底送上了不歸路,實在令人為之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