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我對一支隊龍桂林主任下連隊的印象
一支隊一大隊(一師二團)渠玉松
1965年,鈇道兵一師二團奉命參加援越抗美,我所在的八連駐紮在越南北河省北江市北江大橋兩公裡處的新美鄉巴村,那是一個被竹林魚塘 環繞的村莊,周邊水稻田裡到處是美軍飛機狂轟濫炸畄下的彈坑,公路兩邊隔幾米就有一個混凝土築成的帶蓋的防空洞。
1966年5月中旬的一天,晴空萬裡,雖有幾次防空警報響起,但敵機只是在海防方向活動,北江少有的安靜了一陣子。約十一時許,一輛蘇制越野車從河友公路下線左拐,駛向通往我連的一條林蔭便道,停靠在附近一棵菠蘿蜜樹下。當時,我和連長劉萬夥參加班、排關於搶修北江大橋的戰評會,通訊員小黃跑來說,上級來人了,讓我和連長去接待。
我和連長一塊趕過去,老遠就看到一位長者坐在連部的條凳上。他身材魁梧,穿著被汗水浸透了的白色襯衣、藍色褲子,腳穿那種帶輪胎底的越式抗戰涼鞋,他兩鬢染霜,眼圈微凹,目光炯炯,面前擺著一個掉了部分油漆的軍用水壺。這正是我在石家莊鐵道兵學校學習時的老校長、時任中國志願工程隊第一支隊的主任龍桂林。
我走向前去敬了個軍禮,自我介紹說我是石家莊鐵道兵學校第三期學員、現任八連指導員渠玉松。龍主任親切地說,我們在異國他鄉又見面了。示意我和連長坐下。我讓通訊員去沏茶,龍主任拿著軍用水壺晃了晃說,不用不用,這有隨身攜帶的,走到哪喝到哪。
龍主任說:"今天同高科長來看看沿線的部隊,看你們有什麼困難和問題。"我說:謝謝首長的關心,連隊一切正常。我和連長匯報了連隊的基本情況。當匯報政治思想教育時,我談了連隊正在開展的「四好連隊、五好戰士的活動,結合學習鈇道兵在抗美援朝中湧現的英雄楊連弟,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當時,國內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就匯報了連隊學老三篇、背語錄的情況。龍主任說,部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提高戰鬥力,要教育幹部戰士施工不怕苦,學技術不怕難,打仗不怕死,像英雄楊連弟那樣。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戰士,不要把背誦多少語錄、寫了多少心得體會作為考核指標。
接著,劉萬夥連長匯報了搶修北江大橋的情況。龍主任聽了很滿意,他站起來,拿著軍用水壺喝了幾口水,滿面笑容地說:「搶修北江大橋,你們八連幹得不錯,大橋被破壞得那樣嚴重,你們搶修只用五天就通了車,受到越方好評,越方還以胡志明主席的名義送來了錦旗,長了鐵道兵的志氣,振奮人心。你們是一支有戰鬥力的連隊。好,很好。」
連隊開飯的哨聲響起,到了中午就餐的時間。我和連長想安排司務長給龍主任加兩個萊,龍主任不讓,執意要和戰士們一起吃飯。我記得當天的主菜是罐頭冬瓜粉條湯,主食是饅頭、綠豆稀飯。我讓司務長熊龍虎端來一盤泡菜,有蘿蔔、辣椒、卷心白菜等幾樣。我知道龍主任是山西人,特地端來一小碟醋。龍主任邊吃邊說:越南這地方,眼前除了空心菜,沒有別的菜吃。要改善夥食,還得靠自力更生。龍主任一手拿著饅頭,一手拿個泡辣椒,醮上點醋,吃得津津有味,他說,「泡菜做得地道!正宗!原料是哪裡的?是四川兵泡的吧?司務長熊龍虎說,蘿蔔、辣椒、白菜是從廣西憑祥運來的,泡菜是四川藉的戰士做的,他們有經驗,一共做了十多壇呢!」龍主任說:「越南這地方又潮又熱,我們來後普遍水土不服,戰士們吃不下飯,勞動強度大,體力消耗大,這樣下去會影響戰鬥力。你們炊事班想辦法改善夥食,讓大家多吃飯,這泡菜就是下飯菜。我要表揚你們,感謝你們!戰士們一起為龍主任的鼓勵鼓掌,氣氛非常活躍。
在五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回憶起龍桂林主任到連隊的往事,仍有一股暖流在心裡流淌。龍主任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革命,他是那麼平易近人,他自已背著軍用水壺,他實事求是地對待連隊的政治思想工作,他與戰士們擠在一起就餐,就著泡菜啃饅頭,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直激勵我要學習老一輩的革命精神,一路風雨兼程,腳踏實地,大步前行。
編發:心寬無界
來源:新華號 無畏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