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來印尼,所以選擇了一個相對小眾的島嶼作為此次旅行的目的地。龍目島位於印度尼南部的西努沙登加拉省,南臨印度洋,總面積543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335萬。相對於熱門旅遊地峇里島,龍目島保持著更好的原生態環境,大海、森林、古老村落,椰林牧場、火山瀑布,山腳下隨處可見的野生猴群……
從印尼首都雅加達乘坐航班直達龍目島,落地島上唯一機場-龍目島國際機場(LOP)。從機場搭乘計程車前往市區。機場與市區沒有往返的公共運輸,所以打車是唯一的途徑。位於南部的庫塔地區是最受遊人歡迎的落腳地,這裡擁有大量民宿、餐廳、旅行社,連接印度洋的的庫塔海灘區。西岸中部的馬塔蘭地區是龍目島的首府所在。西北部有著島上最美海灘聖吉吉和吉利群島,北部是貫穿全島的山脈林賈尼火山中心所在。
為了出行便利,我選擇了南部的庫塔地區,作為此次環島之行的第一站。入住當地的民宿酒店,帶有濃鬱的地方風情,椰林環繞的泳池,綻放的雞蛋花帶來熱帶氣息。從酒店步行5分鐘便是悠長的庫塔海岸線,湛藍的海水,椰林斜陽。正巧遇上當地的節日盛典,當地人穿著傳統服飾,沿路表演歌舞鑼鼓,極具地方特色。
庫塔地區擁有柔軟的白色沙灘,在原生態的沙灘邊往往還會有野生猴群出現。海灘不僅僅是遊人的觀光地,更是當地人賴以生存的保障,岸邊停泊的漁船是當地人生活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來到龍目島的第二天,我在當地租了一輛摩託車,30元一天,油費自理。一場從南至北的龍目島穿越之旅,在一天之內見識原生態島嶼的美麗風景與當地的民俗風情。由於當地是靠右行駛,與國內剛好相反,在行駛過程中還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從庫塔地區行駛不過20分鐘左右,我便來到了島上的薩德原始村落。用茅草堆屋頂,以牛糞壘房牆,一千年來保持著原生態的生活習慣和屬於自己民族的傳統風俗,在這裡你能夠欣賞到龍目島數百年前的風貌。這個古老的村落不與外族通婚,所有年輕人都是近親結婚,女孩子不能上學,學會織布、料理家務就能嫁個好人家。
繼續往北行駛我來到了龍目島中部的薩薩克地區,薩薩克人便是龍目島的原住民。無意進入了當地的村落,這裡的生活非常愜意,村民生活雖不富裕,但是自建樓房,種植農田,也有經營小生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偶遇放學的學生,他們身穿白色襯衫,紅色運動褲,神採奕奕,與他們揮手告別,繼續北上我的旅行。
繞過一段段山路,行駛1個多小時來到了龍目島的首府馬塔蘭地區。相對於鄉村,這裡的人口更為密集,街道商鋪林立,雖沒有摩天大樓,卻也是熱鬧喧囂。
繼續北上就來到了龍目島上最著名的聖吉吉海灘。海灘悠長綿延,隨著山勢起伏被劃分為兩個海灘區域,位於東側的海灘擁有沙灘椅和度假村,適合喜歡建設完善的遊人。另一邊是更加原生態的海灘,與當地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他們時代在這裡生存,也把海灘當做了自己的日常區域。在這裡他們蓋起茅草屋,養雞、養牛,而穿過牛群則是一片豁然開朗的黑沙海灘。
一天的時間,從南到北的穿越,一輛當地的摩託車,騎行100多公裡,龍目島就如同峇里島十年前的樣子,原生態遊人少,沒有過多的開發使得這片島嶼自然保持著原有的樣子。火山、大海、森林、梯田、瀑布……所有大自然的風景都在這裡匯聚,古村、寺廟無一不在訴說著小島自己的故事。
龍目島的摩託之旅,又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第一次租摩託環遊一座小島,雖然路途艱辛,但其中的樂趣也是跟團出行無法替代的,在離家數千公裡的一座偏遠小島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挑戰,認識了印尼龍目島,比峇里島更加值得探索的原生態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