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保育仔豬副豬嗜血桿菌病的防控

2020-12-06 瀟湘名醫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溼度加大,細菌性疾病的發生概率增加,其中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病率較高。副豬嗜血桿菌一般最易感染 2 周齡到 4 月齡的仔豬和育成豬,且主要在仔豬斷奶前後和仔豬保育階段發病,通常 5~8 周齡的仔豬發病率可達 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 50% 以上。在臨床上副豬嗜血桿菌病已經成為了豬藍耳病、圓環病毒 2 型感染、豬偽狂犬病、豬流感、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病的繼發病,並通常與豬氣喘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以及豬鏈球菌病等混合感染。因此,在高溫高溼季節,養豬場應高度重視保育仔豬副豬嗜血桿菌的防控。

一、臨床症狀副豬嗜血桿菌病急性病例一般首先發生於膘情良好的豬群。病豬表現體溫升高(40.5 ℃~42 ℃),精神沉鬱,食慾下降,呼吸困難,且呈腹式呼吸,皮膚發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願站立,腕關節、跗關節腫大,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有些急性病例甚至還會在無明顯症狀的情況下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則多見於保育仔豬,病豬常常表現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直至衰竭而亡。

二、防治策略 1. 可採用氟甲碸黴素、頭孢菌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以及增效磺胺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2. 而發病嚴重時,抗生素治療效果不理想,如豬群已經出現臨床症狀,則應立即採用口服藥物之外的治療方式,可應用大劑量敏感性強的抗生素藥物對發病豬進行注射治療,如用排疫肽給病豬肌肉注射,每天注射 1 次,連續注射 3 天;也可用甲磺酸達諾沙星注射液按病豬每千克體重用藥 1.5~2.5 毫升進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 1 次,連續注射 4 天,並配以肌肉注射抗菌肽,連續注射 4 天,對重症病豬則應適當增加用藥量。同時對其他豬群進行預防性用藥。3. 在仔豬斷奶前後,可在飼料中添加支原淨 100 毫克 / 千克 + 金黴素 300 毫克 / 千克 + 阿莫西林 250 毫克 / 千克或支原淨 100 毫克 / 千克 + 氟甲碸黴素 80 毫克 / 千克予以預防;或用喘速治 + 黃芪多糖粉或氟康王 + 黃芪多糖粉拌料飼喂,連續飼餵 12 天;或在飼料中添加頭孢拉定粉 100 毫克 / 千克 + 恩諾沙星粉 80 毫克,連續飼餵 12 天。4. 副豬嗜血桿菌病發病嚴重的養豬場戶,必要時可選用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對豬群進行免疫,一般母豬初免可在產前 40 天進行,產前 20 天進行二免;經產母豬在產前 30 天免疫一次即可。在受副豬嗜血桿菌病嚴重威脅的養豬場戶或養豬地區,仔豬也應進行免疫,一般仔豬免疫應安排在 7~30 日齡內進行,每次免疫注射 1 毫升,最好一免 28 天后再重複注射免疫 1 次。5. 應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與環境消毒,並注意減少豬群的各種應激因素刺激。6. 在副豬嗜血桿菌病流行期間,養豬場戶對仔豬斷奶後可暫不混群,可將病豬集中於隔離舍中隔離治療。7. 在仔豬斷奶、轉群、混群或運輸前後可在飲水中加入一些抗應激的藥物如多維、維生素 C 等,同時在飼料中添加預防性用藥的保健藥物組合,可有效防止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生。編輯:李敏

【來源:科普中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豬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的症狀和預防治療最快最有效用藥方案
    豬副豬嗜血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這種細菌長期存在於豬的上呼吸道,在環境發生劇烈改變的情況下或者是豬身體抵抗力差的條件下,這個病會作出相應的發展。臨床發現,這個病多發於外購仔豬和斷奶仔豬的身上,主要由疲勞運輸和應激因素誘發。
  • 豬副嗜血桿菌病的詳情與治療
    小豬斷奶以後非常常見的是副豬,又叫做副豬血桿菌病。我們會發現小豬越來越瘦,小肚子會越來越大。這些豬呢也經常會發燒,咳喘,腹式呼吸。有些部分的小豬呢關節腫大。這些很可能就是副豬了。副豬呢在養殖場中普遍存在。
  • 豬圓環用什麼藥效果好?中西結合,才是好方法
    豬圓環病毒病是有疫苗的,但疫苗只有2型,只能防控1型和2型的圓環病毒。但是圓環病毒有四種類型,3型目前在養豬場很常見,卻沒有疫苗可以防控。所以,預防圓環病毒除了做好疫苗之外,最好再配合拌料:藍圓非太保,起到更有效的防控效果。
  • 冬季仔豬腹瀉拉稀怎麼辦?老獸醫教你一招,簡單又省錢
    2、細菌性腹瀉 常見有黃痢、紅痢、白痢、副傷寒和痢疾等。黃痢主要在生後數小時至5日齡以內仔豬發病,以1~3日齡最為多見。紅痢主要發生於1~3日齡,一般病程較短,死亡率極高。白痢10~30日齡最為多發,死亡率低,但影響生長發育。仔豬副傷寒多發生在2~4月齡。痢疾主要症狀為粘性出血性腹瀉。
  • 圓環病毒為什麼容易繼發副豬?
    當下飛速發展的社會,豬病也是很跟形式,一爆發就是幾種病一起發生,或者是一種疾病繼發其它疾病,豬真是越來越難養了,那麼為什麼圓環病毒容易繼發副豬呢!   圓環病毒為什麼容易繼發副豬?想治療圓環必須控制副豬!
  • 育肥豬急性死亡之常見病因分析!
    最急性死亡的病豬氣管內常充滿泡沫狀、血性粘液,無纖維素性胸膜炎出現。發病24小時以上的急性病例,可發現肺臟表面有大量的纖維性滲出物,胸腔積液體,肺出血、壞死,氣管內充滿泡沫狀。  急性放線桿菌病,急性敗血性鏈球菌病等呼吸道疾病均可能引致豬只突然死亡,需要仔細鑑別診斷。  豬應激症候群是因氟烷基因突變所致的一系列症候群。
  • 仔豬腹瀉最佳治療法,當然是中西結合
    所以在治療仔豬腹瀉的時候,很多中藥發揮出了很好的價值。中藥講究的是對症,我不管你是什麼細菌、什麼病毒,只要解決症狀不就行了嗎。你發燒我就退燒,你腫痛我就消腫止痛,你拉稀我就止瀉。在中藥裡,很多止瀉效果很好很明確的成分被用於治療豬的腹瀉。比如白頭翁、馬齒莧、楊樹花、黃連、黃柏等。一般不嚴重的腹瀉,單純用包含這些成分的:利克太保,這一中藥就可以搞得定。
  • 慶大黴素對仔豬黃白痢有效嗎?看完本文,你就徹底懂了
    仔豬黃白痢在養豬場很常見,我們不止一次介紹過其治療方法:阿莫西林+利克太保+硫酸粘菌素。這個方案,兩個抗生素連用殺滅造成黃白痢的病原大腸桿菌,利克太保則是止瀉效果很明顯。三個一起用,基本上常見的仔豬黃白痢都很容解決。
  • 收藏:豬突然死亡,先找這9種病因!
    豬肺疫(Swine plague) 由多殺性巴氏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豬巴氏桿菌病),俗稱「鎖喉風」,「腫脖瘟」。對多種動物和人均有致病性,以豬最易感。 豬肺疫之猝死為瞬間死,是最快的猝死。死前諸般正常,眨眼就死了。沒有潛伏期前驅期和任何病理變化。
  • 仔豬閹割的經驗技巧,看完後悔沒有早知道
    仔豬閹割去勢是豬場最基礎工作之一,看似簡單,人人可能都會操作。但很多人給閹割去勢存在錯誤,如果閹割去勢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仔豬流血造成仔豬貧血,發生感染後輕則仔豬生長發育緩慢,發生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葡萄球菌概率大大增加,甚至是出現死亡。那麼在今天不講閹割過程,我們來討論一下小公豬閹割去勢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 仔豬拉稀最好的口服藥,是中西結合
    仔豬拉稀的話題,我們說過很多回了,但還是有養殖戶一直問,看來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常見。大家最期待知道的是豬仔拉稀有什麼特效藥。考慮到小豬治療腹瀉,最好不用應激大的打針方式。那麼,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仔豬拉稀最好的口服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養殖豬,中獸藥方劑在養豬生產中的應用
    以案例:仔豬腹瀉大多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對仔豬的成活率影響很大,母豬少奶和仔豬的關係密切,想要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就必須綜合治療仔豬的腹瀉和母豬的少奶,中獸醫在治療這方面疾病有獨特之處。1、仔豬腹瀉仔豬腹瀉的原因分析仔豬腹瀉(俗稱「拉稀」)在中醫上講分為兩種,一是瀉,二是痢,水分和雜食分得不清為瀉,此病的根源位於脾胃,中醫上側重對脾胃的調養。仔豬腹瀉時應考慮為痢疾。
  • 仔豬腹瀉發病率高?給你支招,讓養殖戶們少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錢!
    無論是外購仔豬,還是自繁自養,養殖戶總免不了遭遇小豬腹瀉的慘況,而且用什麼藥都不管用,尤其是斷奶仔豬腹瀉發生率更高,那麼,保育小豬嚴重腹瀉究竟該怎麼辦?給你支招,讓養殖戶們少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錢!   1.病理性腹瀉:一般由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行為胃腸炎,輪狀病毒,大腸桿菌等單獨或混合感染所引起的腹瀉;   2.生理性腹瀉:是因為仔豬生理系統發育不夠完善,消化系統和體溫調節技能不健全,對外界抵抗力差,免疫力下降,消化功能失調,引發腸道內致病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腹瀉;   3.應激性腹瀉:是由於仔豬斷奶,環境改變和飼料變化等因素造成的
  • 豬催肥絕密配方:豬催肥用什麼藥?這裡有養豬催肥最簡單的方法
    它裡面包含糞腸球菌、芽孢桿菌、植酸酶、甘氨酸鐵、賴氨酸鋅、牛磺酸等成分,不但可以催肥促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和瘦肉率,還可以提高豬群的抗病能力。第三步:保育豬階段的抗病、促生長。在育肥豬之前的保育豬階段,豬的生長發育也非常重要。
  • 保育豬的定位調教有哪些常見的方法?這五點小訣竅你都知道嗎?
    許多豬場由於沒有及時對小豬進行定位調教,導致豬場管理成為了一大問題,定位調教是為了讓剛轉入保育豬舍的仔豬在欄舍的固定地點採食、飲水、躺臥和排洩,使仔豬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便於後續的飼養管理。它的作用主要有:保持欄舍衛生,減少勞動強度,減少疾病傳播,提高保育豬的生產成績等。
  • 豬知樂—(2021新版)豬場精細化管理SOP
    檢査包括: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及豬瘟、偽狂犬。病豬送檢,由機構進行解剖觀察及採樣檢查,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診斷,便於快速針對性採取相應防禦措施。運輸:避免由運輸工具攜帶病原菌進入,設立汽車清洗站,拉豬車輛必須經過嚴格清洗、消毒合格後方準進入。1、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