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脈縱橫的遂川,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城區空氣環境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品質優良率98.3%。這一片藍天白雲,是遂川人對生態環境的共同追求。「十三五」以來,該縣以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為核心,構建準確、高效和精細的大氣汙染綜合防控體系,全力打好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
多措並舉、鐵腕治理彰顯著遂川綠色發展的決心與動力:持續強化秸稈禁燒巡查檢查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工地一律「不達標、不開工」;完成23家加油站的油氣回收及雙層罐體改造核查工作;排查「散亂汙」企業37家,限期整改23家,整合搬遷入園1家,強制關停取締13家,完成燃煤鍋爐改造淘汰22臺。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在創新中求進步,在改革中求發展。
盛產花崗巖的禾源鎮,縣、鎮兩級投入2000多萬元建起花崗巖建材產業園,企業入園通過環評,灑水車和保潔員定時對園區主幹道進行灑水降塵、清掃、收集路面粉塵,部分企業試點添置增壓噴淋設備,路面清潔得以改善,粉塵濃度大幅降低。為確保實現全縣環境空氣品質「鞏固、優化、提高」的年度目標,近日,該縣再次召開空氣品質保良部署會,並制定《大氣汙染防治衝刺攻堅戰10日工作方案》,進行縣城揚塵汙染綜合治理、露天禁燒和禁燃禁放管控、餐飲油煙汙染治理、加大工業企業大氣汙染防治、加強對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排放達標檢測、強化乾燥天氣降雨措施。同時,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住建等多部門聯防聯控,協同發力,快速響應,安排專人定區域、定責任、不定時巡查,加大大氣汙染管控力度,保障環境空氣品質提升。
「以往馬路兩邊住戶受揚塵影響較大,現在工地施工要安裝圍擋和噴淋系統,灑水車灑水的頻率高了,還有工作人員常態督查。環境好了,我們都受益。」家住縣城山水國際小區的張女士對筆者說。(李書哲、李文峰、林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