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是我國歷代醫學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於一體的藥酒,不僅配製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現代的高純度酒更是將藥效充分發揮出來,所以藥酒歷經千年流傳至今而仍深受歡迎。
酒是一種很好的溶媒劑, 可溶解一些難溶 於水的物質, 如生物鹼、 貳元、樹脂等,而不少 中藥多含這些成分, 若用酒浸泡藥物, 則可增 加其有效成分的析出, 使酒與藥物有機地結合 起來, 直接或間接地加強藥物的效能
配方
生地50克 枸杞子50克 黃精 50克 白芍50克
制首烏50克 麥冬50克 女貞子50克 龜板膠50克
功效
1.生地: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是涼血滋陰的主藥。
2.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枸杞子甘平質潤,藥性平和,是平補肝腎最常使用的中藥。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
3.黃精: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
4.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
5.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用於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乾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後期熱傷津液等證。
6.女貞子性平,味甘、苦,歸肝、腎二經,有滋陰益壽、補益肝腎、清熱明目、烏須黑髮等功效。
7.龜板膠:滋陰,補血
8.白芍: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
補益類藥酒宜在飯前服用,這樣才能迅速被人體吸收,較快地發揮藥效,不宜佐餐服用,以免影響藥效。
最佳服用量以每天10-20毫升左右(半兩)為宜,且不可長期飲用,避免酒精對人體心肝腎及神經系統的損害。使用治療性藥酒者,應依據醫生的處方或經驗方來配製和服用。最佳服用量以每天20毫升左右(半兩)為宜,且不可長期飲用,避免酒精對人體心肝腎及神經系統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