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國光伏,「十四五」需拓寬應用場景

2020-12-18 國際能源網

自日前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碳中和」目標之後,12月12日,我國又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全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這對於近十年來發電成本下降最快的光伏產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雖然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能源行業帶來一定衝擊,但光伏產業仍然表現出頑強韌性,實現快速復甦。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到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均達到2.23億千瓦。

「今年年底,光伏發電從規模上有望超過風電,成為全國第三大電源。『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也將遠高於『十三五』。」

近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的一席話,更是讓整個光伏圈為之一振,擴產熱情高漲。

不過,在「大幹快上」的背後,隱藏的風險卻不可忽視。

「了不起」的中國光伏

回顧「十三五」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作出三個字的評價「了不起」。

他表示,「十三五」是「大事不斷的五年」,也是「引以為傲的五年」。

2018年6月之前,我國的光伏產業猶如一輛疾速行駛的列車,但6月1日下發的一紙文件《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限制了光伏補貼規模,也使光伏發展陷入了「低潮」。

「斷奶」之後的光伏,經過一輪輪優勝劣汰,重新駛入快車道。截至2019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已超過2億千瓦。

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連續七年全球第一,光伏累計裝機連續五年全球第一,並基本實現全產業鏈國產化。

「過去5年,中國光伏的四個主要環節——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均在製造端實現了翻倍增長。其中,矽片增長最多,超過了兩倍,電池片增長也接近兩倍。」

王勃華稱,目前,我國有多項技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產品性價比全球最優,在設備、零部件、原輔材、軟體系統、標準體系等方面基本實現國產化。

在規模大幅增長的同時,光伏各環節成本也在穩步下降。

「十三五」期間,多晶矽價格下降近25%;矽片、電池片、組件價格均下降50%;系統價格下降約47%。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間我國光伏產業融資環境明顯改善,光伏企業市值已超2萬億元。

在王勃華看來,光伏裝備製造企業和輔材輔料企業上市數量增多,說明我國光伏行業的綜合實力正在增強,短板正在被補齊。

而在碳中和的目標下,不少全球巨頭開始紛紛跨界布局光伏產業。

百度在其雲計算中心投建光伏發電項目,日本東芝也將增加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研發投資……

國際能源署分析預測,2019~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滿足99%的全球電力需求增量,到2025年,光伏在所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中的佔比將達到60%,擁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十四五』時期國內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在70吉瓦左右,樂觀預計這一數字將提升至90吉瓦。」

此前,業內曾預計「十四五」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250吉瓦,年均50吉瓦以上。

顯然,王勃華做出的上述最新預測已大大超出了原有預期。

熱鬧背後隱藏風險

2020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光伏發電都具備了平價上網條件,超預期的目標也刺激了企業擴張的熱情。

面對新一波擴張熱潮,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副局長李勰更擔心「過熱」背後的風險。

「我國光伏行業已經從跟隨者轉變為領軍者,這種身份的變化就更需要做好風險預測,掌握髮展的主動權。」

在李勰看來,在當前嚴峻的國際形勢之下,我國光伏行業對風險的預測和防範還遠遠不夠。

「很多企業發展規劃的依據是來源於國外研究機構的數據,這一事實蘊含著太大的風險。如果預測出現問題,就會非常被動。」

對此,李勰提醒光伏從業者,「一定要想辦法在做好市場的供求預測、風險防範後,再做出抉擇,掌握髮展的主動權。」

任育之也表示,光伏發電產業鏈長,快速發展會對相關產業產生影響。但國際上的政策變化以及市場都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

因此,光伏行業需要增強風險意識,相關企業、協會、學會、商會要加強對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國內外市場的風險研究,對問題要及時跟蹤研判,並及時與國家相關部門溝通解決。

而對於技術的迭代,如果過快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製造與研發高級副總裁張光春表示,技術迭代過快,設備投資了兩三年就要更換,會產生巨大的浪費。

他覺得,目前整個行業有過熱的傾向,尤其是製造領域的投資人,頭腦一定要保持冷靜。

「很多人把實驗室的研發技術和製造業的產業化相混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弄不好就打水漂了。實驗室技術走向產業化是一個再開發的過程,並不是所有技術都能順利走出實驗室。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很多投資就是無效的。」張光春提醒道。

除了這些可以預測到的風險之外,光伏產業擴張之前還要面對很多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擺在首要位置的就是成本。

過去十年,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已超過八成,越往後發展,成本下降就越困難。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2021年我國光伏將全面進入平價時代,但隨著總體成本的下降,非技術成本佔比也越來越高。

據統計,大概有15%左右的成本並非光伏企業自身能夠控制,如土地、稅收等。

此外,任育之表示,光伏行業如何繼續以較快速度擴大規模、如何融入電力系統、如何成功參與電力市場等,都是「十四五」主攻的難題。

「隨著光伏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電網,消納問題將變得越來越困難,這需要電網和光伏行業共同商討解決。」他說。

「十四五」需拓寬應用場景

據任育之透露,目前,「十四五」光伏產業相關發展規劃正在制定中,一大批項目和配套支持政策也將陸續出臺。

其中包括新能源基地示範工程行動計劃,並考慮在三北、西南布局多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動建設一批百萬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平價基地,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農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多模式的光伏發電項目。

任育之坦言,目前光伏發電剛剛實現表觀平價上網,全面參與電力市場,和煤電等傳統能源競爭還存在比較大的難度。

但必須認識到,隨著市場不斷深入,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必須逐步參與電力市場競爭,這是大勢所趨。

為不斷拓寬應用場景,創新商業模式至關重要。據任育之透露,「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推進一批示範項目建設,創建「光伏+儲能」、光伏制氫、光伏直供等新產業新業態,並實施一批行動計劃,促進光伏發電多點開花。

王勃華也表示,「十四五」應更加注重光伏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例如,「光伏+工業園區」實現多能互補、集成優化,源、網、荷、儲一體化運行,在能源消費地區實現終端一體化,供能、消費與需求相結合;「光伏+建築」不佔用土地,採用併網光伏系統實現建築節能;「光伏+交通」可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邊坡等沿線布局光伏發電設施,「光儲充」將成為最具潛力組合;「光伏+通信」解決無電地區及城市電網供應不穩地區基站用電問題等。

「『十四五』我國將不斷完善光伏行業配套支持政策,初步考慮繼續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納權重考核制度和綠證交易制度,推動平價時代光伏定價政策出臺,做好與電力市場的銜接。」

任育之表示,在保證項目基本收益的前提下,我國還將逐步有序推動新增光伏發電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推動新一代電力市場建設,確保大規模光伏發電的接入和消納,加強光伏發電和用地環保政策的結合以及推動出臺建築上安裝光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相關焦點

  • 「十四五」光伏系列新政醞釀中 新增裝機將再上臺階 布局多個新...
    初步預計,今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為3500萬千瓦,將持續八年保持全球第一;累計裝機將達2.4億千瓦,將超越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  這是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12月10日在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透露的信息。他介紹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在測算「十四五」「十五五」時期新能源的發展目標。
  • 光伏企業加速布局「十四五」
    光伏企業加速布局「十四五」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2月10日,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年度大會上,業內外普遍認為,要實現中國的碳中和目標,能源生產的零碳化是重中之重,加速發展風電、光伏等零碳能源,替代煤電等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光伏將在「十四五」期間迎來一個加速發展階段
  • 七大能源集團 「十四五」 光伏目標200GW
    中國華能:新能源規劃裝機8000萬-1億千瓦 昔日「電力一哥」中國華能的「十四五」新能源發展規劃也已公諸於世。11月27,中國華能召開「十四五」規劃院士專家研討會。中國華能董事長舒印彪在會上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新能源裝機將呈現倍速增長,轉型任務十分艱巨。
  •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今年年底光伏將超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
    國家能源局正在按照這一目標測算「十四五」光伏風電的發展目標,從目前的測算情況看,「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光伏發電將實現平價上網,擺脫補貼依賴迎接「成人禮」:2020年光伏競價的項目平均補貼強度將降到3.3分錢,全國大部分地區光伏發電都具備了平價上網的條件,但這同時也意味著行業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 五種非典型分布式光伏應用場景及解決方案——晴天科技案例分享
    11月26-27日, 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伏們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分布式光伏嘉年華在江蘇蘇州召開,會議共同探討行業趨勢、發展模式、產業和技術進步態勢等焦點話題,共迎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新契機。在應用場景及案例分析分論壇上,浙江晴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剛就非典型分布式光伏的場景應用及解決方案進行經驗分享,主要圍繞光伏車棚應用、TPO柔性屋面應用、T型彩鋼瓦屋面應用、預製混凝土屋面板應用、馬鞍板屋面應用共五個方面。
  • 江蘇光伏產業協同發展大會召開 開啟「十四五」強鏈提質新局面
    原標題:江蘇光伏產業協同發展大會召開 開啟「十四五」強鏈提質新局面   近日,2020江蘇省光伏
  • 未來十年我國的風電光伏裝機還需至少增長7.2億千瓦
    根據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到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均達到2.23億千瓦。不僅如此,初步預計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將達3500萬千瓦,持續八年保持全球第一;累計裝機將達2.4億千瓦,將超越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
  • 11省「十四五」光伏發電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
    2020年6月30日,根據四川發改委官方消息,四川省甘孜、阿壩、涼山州及攀枝花市「三州一市」光伏基地規劃評審會召開。該規劃修改完善規劃後,將按程序報批,為四川省「十四五」及以後光伏基地建設創造條件。河北在建的、計劃2021年底前併網的光伏項目規模就高達1294.3萬kW;如下表所示。計劃在十四五末完成的儲備項目包含三類,其中光伏項目911.5萬kW,如下表所示。計劃在十四五末完成的、處於謀劃階段的新示範項目包含四類,如下表所示。
  • 『能源「十四五」系列報導』風電光伏到底會新增多少裝機?
    因為根據光伏行業協會最近在義烏年會上發布的關於光伏未來裝機數據的預測, 「十四五」樂觀預計國內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或將達到90GW。由此可見,想一下子提高風電和光伏的新增裝機並不是一句簡單的話,這其中涉及的各種難題需要妥善解決才行。所以我們國家制定的12億千瓦的目標是考慮到目前風電、光伏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出的安排。還要做出哪些改變?風電和光伏在「十四五」期間新增裝機量會有質的飛躍。
  • 謝長軍: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需與電網規劃協同
    謝長軍於2001年任龍源電力總經理,2013年轉任國電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親歷了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階段。他認為,「十四五」期間,風電每年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是可行的,新增裝機規模將由市場決定。但他同時也指出,未來風電行業將進入低利潤時代,並且面臨環保與消納的雙重挑戰,所以風電應循序漸進地發展,不宜冒進。
  • 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參加工信部「十四五」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
    11月12日,「十四五」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主持會議,並與相關領域院士專家和企業代表就「十四五」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等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代表公司,作為唯一光伏企業受邀出席此次會議,並為「十四五」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建言獻策。辛國斌指出,「十三五」時期,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十四五」時期,我國總體上仍將處於工業化中後期,鋼鐵、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資源能源消費還將有一定增長,人民群眾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
  • 二十而已:光伏大佬上海灘齊論道,這些趨勢或是光伏未來……
    2020年8月7日,姍姍來遲的SNEC第十四屆(2020)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論壇在上海浦東召開。會上,朱共山、高紀凡、李振國、石定寰、李俊峰等數位光伏行業翹楚,就光伏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聚而論道。仲夏的黃浦江,真知與一川江水,奔騰到海......
  • 2030年中國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將超12億千瓦
    這是12月12日氣候雄心峰會上透露出的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而在此之前的9月22日,中國剛剛宣布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願景。「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志存高遠且腳踏實地,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構想正在傳導至具體領域的具體指標和不同的時間節點上。
  • 風電人,你們想要的十四五風電「藏寶圖」來了!
    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25年,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約4200萬千瓦。 在海上風電,重點開展低風速、大容量、抗颱風、防鹽霧風電機組技術攻關,加強主軸承研發製造,提升葉片設計及新材料研發應用,推進風電機組集成、遠距離輸電、新型風機基礎等技術研發。
  • 復盤中原分布式光伏 展望十四五開局之年——2020河南省第三屆光伏...
    大會得到了中國地市新聞網盟、國網新能源雲、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會、河南省建設文化協會、河南省理正企業管理研究院、河南省工業經濟聯合會信息中心、河南省產業集聚區編委會、省扶持資金申報服務平臺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歐達光電冠名年會晚宴。
  • 樂活空間 ▏加速與整體衛浴結合,傳統陶瓷拓寬應用場景
    8月21日,2020中國裝配式整體衛浴行業領袖峰會暨探尋陶企的裝配式之路圓桌會議在廣州召開。記者了解到,會上探討了傳統陶瓷行業和整體衛浴的結合機會和發展趨勢。據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相關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整體衛浴市場規模會突破百億元。根據全裝修、整裝衛浴和裝配式建築的數量關係進行預測,到2021年中國整體衛浴市場規模將達173億元,其中住宅市場規模將達164億元。
  • 光伏產業2020:「一片玻璃」難求 也需警惕過快、過熱
    在過去幾年中光伏行業也走出了較高的成長性:來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則顯示,2015年年底,中國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為43.2GW;截至今年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將達到240GW。在「30·60」目標的指引下,行業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目前的測算情況,「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
  • 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現狀分析
    太陽能的利用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主要的應用。 近年來,我國太陽能發電量持續提高。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太陽能發電量為1172.2億千瓦時。另外,據最新數據顯示,1-9月我國太陽能發電量累計達1070.6億千瓦時。
  • 光伏年度大會連爆猛料:光伏發電將超過風電成為第三大電源!
    就在今天,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如期在義烏舉辦「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多位主管機構官員及協會領導在會上表達了對行業發展的高度認可和期望,同時也給行業企業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議。  「十四五」新增裝機規模將遠高於「十三五」  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正在測算「十四五」「十五五」時期光伏發電的目標。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十四五」的光伏發電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為此,有必要進一步調動光伏製造企業、光伏發電企業等主體的積極性。
  • 聯盛籤署"531"後光伏行業最大分布式組件訂單,工商業分布式...
    根據協議,阿特斯將向聯盛提供1GW以上的單多晶全系列組件,用於聯盛在國內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這是2018年531新政後,國內分布式光伏領域最大的組件訂單及唯一的GW級訂單。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總裁莊巖、中國區戶用分布式和售電業務副總裁張國興、中國區銷售總經理葉磊、聯盛新能源集團CEO郝鵬、中國區副總裁王季軍、中國區副總裁張玉發出席了此次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