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觀象臺)

2020-12-17 人民網

近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在減少土地退化、保護珊瑚礁、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態安全屏障。

這是中國對守護藍色地球的最新表態。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個別政客在海洋垃圾問題上向中國潑髒水。但是,事實和數據證明,這些政客的做法實在可笑又可恨。

海洋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是別有用心的人經常炒作的題材。但事實上,早在2008年,中國就實施「限塑令」,大力推廣廢塑料循環再利用。截至2019年底,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接近99%。中國沿海城市已全部建立垃圾分類和「海上環衛」機制,積極開展海灘和海洋垃圾清理活動。今年9月,由美國12家權威塑料垃圾研究機構參與,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的20位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誌聯合刊文指出,中國人均塑料垃圾產生量不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1/6。同時,根據研究模型預測,在全球排放塑料垃圾目標限制在800萬噸的閾值模式下,到2030年,中國塑料垃圾排放將進一步減少,排在世界第24位。根據這個結果,如果扣除滯留在湖泊和河流水環境的塑料垃圾,中國向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更少。

反觀美國,數據則令人觸目驚心。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達4200萬噸。美國雖然只有世界總人口的4%,卻製造了世界上17%的塑料垃圾。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才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美國既不批准《巴塞爾公約》,又在2019年5月《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上試圖阻撓關於加強管控塑料廢物修正案的通過,並長期將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塑料廢物的最終處置場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塑料垃圾出口國。30年來,美國把半數可回收的塑料垃圾運往海外,主要是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塑料垃圾中有不少無法再利用的部分,最終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汙染。

然而,事實和數據無法阻止美國個別政客把髒水潑向中國。只是,拙劣的表演遮蓋不了中國在海洋保護問題上的作為和擔當。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總體改善,2019年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為76.6%,比2012年增加12.9個百分點。在漁業資源養護方面,中國率先做出姿態,承擔起相應責任。中國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實加強遠洋漁船監管,有效實現了規範有序發展;先後加入了8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切實履行國際漁業資源養護和管理義務;為積極養護海洋漁業資源,今年在全球率先提出並自主實施休漁。此外,中國將在「十四五」期間,以海灣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力爭到2035年,全國1467個大小海灣都能建成「美麗海灣」。

全力守護藍色地球的美麗,早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無視自身不足,向他國甩鍋推責,絕對不是正途。美國個別政客的拙劣表演,可以休矣。

相關焦點

  • 能量中國與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海洋保護公益活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量中國平臺(通訊 雷龍宇)近日,能量中國平臺與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了「守護美麗岸線,我們共同行動」公益活動。此次活動由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山東省海洋局、中共青島市委網信辦、共青團青島市委、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共同指導,由青島愛心角志願服務中心、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承辦。
  • 遙望網絡瑜大公子又有新身份,藍絲帶授予「海洋保護倡議大使」稱號
    直播一開場,瑜大公子便宣布本次直播將從每一筆成交訂單中撥取0.1元作為公益基金,捐贈予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用於海洋垃圾處理及教育宣傳。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蒲冰梅秘書長也空降直播間,宣傳海洋垃圾危害及海洋保護知識,與瑜大公子共同向公眾呼籲關注海洋生態保護。直播現場,蒲冰梅秘書長代表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為瑜大公子授予"海洋倡議大使"稱號,並為其頒發證書。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舉辦世界海洋日...
    根據自然資源部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織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海底世界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面向社會公眾的海洋日主題線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呼籲社會大眾採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提升公眾海洋意識的目的。今年的海洋日系列活動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
  • 青島有19個中國第一你知道幾個 太驕傲了(圖)
    本文來自「青島新聞客戶端*關心」    作為地地道道的青島人,你知道青島在中國有幾個第一嗎?看完這條微信你就知道啦! 對,俺們青島就是如此傲嬌, 在這些方面我們就是第一!被稱為「中國第一條公路」。    6    中國第一個有汽車的城市——青島
  • 接軌大上海︱大陳颱風「捕捉」基地落成,欲打造國家級觀象臺
    立於山巔,眺望東海12月3日上午在東海之濱的大陳島上一個專門「捕捉」颱風的氣象基地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大陳颱風綜合探測基地揭牌並投入運行標誌著大陳已成為我國華東區域颱風探測研究又一重要平臺填補了東海颱風海洋探測的部分空白台州是氣象災害的頻繁造訪之地,颱風災害影響尤為嚴重,是浙江乃至全國受災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 海洋環境保護
    2.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聯合執法制度 1985年以來,國家環境保護局和沿海地方環境保護部門分別建立了自然保護司,海洋環境保護辦公室,海洋環境管理處或管理科,充實管理人員進行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目前,海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人員有25 00多名。
  • 世界海洋日——熱愛藍色海洋,保護海洋生態
    生物圈中的生物能夠生活在一個溫度適宜的環境中,與海洋調節氣溫的作用有很大關係。海洋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海洋是生命的發源地,孕育著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在海洋中出現。目前海洋中的生物約有二十萬種,生存著17萬餘種動物、2.5萬餘種植物。
  • 新時期的組工幹部要有新擔當新作為
    要有敢於擔當的勇氣。組織工作無小事,特別是新時期的組織工作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新任務。當前,有的幹部遇到問題繞著走,面對風險不敢闖,缺乏的就是敢於擔當的勇氣。敢於擔當,就是敢於擔責攬過,必須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幹,該負的責,有風險也要承擔。
  • 保護海洋:小人物 大能量
    蔚藍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人類文明的起源,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依託和物質保障。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隊伍中,有這樣一群普通人:漁民、畫家、潛水員、公益人等,雖然每個人能力有限、影響力有限,但他們卻希望通過自己的「小能量」,一點點撬動身邊人,逐步凝聚成整個社會關注海洋保護的「大能量」,以此推動海洋生態保護。
  • 構築「海上塞罕壩」 創新海洋牧場中國樣本
    近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發展論壇在遼寧大連舉辦。論壇研討了海洋牧場在修復海域生境和生物資源養護中的作用,並交流先進技術和典型經驗。會上,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19年度4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年度評價結果,其中被列為「好」的示範區有5個,被譽為「海上塞罕壩」的唐山祥雲灣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排在首位,成為海洋牧場的中國樣本。海洋牧場建設作為農業農村部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海洋命運共同體戰略思想的重要實踐活動已持續多年。
  • 小萌希奧公益再出發:放生小海豹助力海洋生態保護
    小萌希奧希望通過此次放生小海豹的公益活動,提高公眾保護海豹生存環境的意識,倡導全社會共同投身到海洋生態保護的行動中來。 (小海豹「cute seal」) 小萌希奧創始人Derek Zhao說,海洋是人類的生命之源,而海豹與海洋相伴而生。海豹作為萬千海洋生物中的一種,對海洋生態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2020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怎麼做?
    海洋保護目標是一個逐漸演進的進程,發端於約翰尼斯堡提出「建立有代表性的海洋保護區網絡」,發展於「愛知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強調「保護10%的海洋和沿海地區」。當前歐盟、小島嶼國家、英國和澳大利亞以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和平等國際組織要求到2030年保護30%的海洋。
  • 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加強海洋資源開發保護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奮力向海圖強,開創經略海洋新局面」,提出堅持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對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設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等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 碧歐泉WATER LOVERS開展三亞淨灘活動 助力海洋保護
    【2020年12月8日】作為一個致力於海洋保護的品牌,碧歐泉從2012年開始,一直通過WATER LOVERS計劃推進海洋保護行動。今年,碧歐泉繼續攜手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延續「中國海洋保護計劃」,通過治理三亞市海洋塑料垃圾,為海洋環境減負。此次全國品牌銷售會議,碧歐泉品牌帶領全體同事前往三亞開展大型淨灘活動,為海洋減塑貢獻力量。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行了海洋日線上主題系列宣傳活動。  今年的海洋日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線上主題系列宣傳活動面向所有社會公眾,內容包括:保護海洋生態主題創意作品大賽、海洋生態專題講座、海洋雲課堂、海洋知識線上音頻科普、大學生志願者「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今年世界海洋日活動主題確定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王叢 濟南報導2020年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記者日前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宣傳活動期間,自然資源部將圍繞紅樹林的海洋生態功能、當前的問題及近年來的保護措施等內容,組織開展系列線上活動。各單位要根據本地區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各類宣教活動。
  • 展現新作為,彰顯擔當
    幹部敢於擔當作為,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擔當實幹,堅持擔當為要、實幹為本、發展為重、奮鬥為榮理念,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奮力實現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 潮說100|海洋野生保護動物知多少?
    此時,海洋、海水與動物又成為人們高度與廣泛關注的話題。 近日,大連海洋大學的一位高姓老師微信與我轉達有在校學生疑問:海洋野生保護動物物種與數量幾何?每年的3月3日是國際野生動植物日,但眾所並不周知,對於海洋野生動物保護來說:「保護海洋物種,傳承海洋文明」,同樣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進程中的主題。
  • 用擔當作為詮釋對黨忠誠
    作者:李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否敢於負責、勇於擔當,最能看出一個幹部的黨性和作風。」擔當是對黨忠誠的試金石。當前,一些黨員領導幹部不願擔當、不敢擔當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是因為沒有深刻地理解「擔當」二字的內涵,沒有意識到「不擔當就是不忠誠」。  入黨時我們莊嚴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這就意味著只有擔當作為、努力奮鬥,方顯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前赴後繼、壯烈犧牲。
  • 開展海島淨灘 保護海洋環境
    惠州日報訊 (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王思 梁維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祖國的藍天、碧水、淨土是我們每一位海事志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