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慢慢領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2020-12-09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論語》中記載:司馬牛憂愁地說,「人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兄弟們死的死,逃的逃,全都失散了。」子夏安慰道:「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是人能強求的,應該接受上天安排。君子做事肅敬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合乎禮儀,那麼四海之內皆兄弟。怎麼會沒有兄弟呢?

其實,子夏這裡所說的「兄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人朋友圈加了很多好友,但是真正能夠談心交心的朋友寥寥無幾,甚至是沒有。為什麼說出現這種情況呢?用一句話總結——傳統的關係網不復存在,利益交換更加簡單直接。

以前社會,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現在,朋友一詞被說多了,見誰都稱兄道弟,反而沒了真感情。人到中年,我們才慢慢領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也會慢慢明白:最好的朋友關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恰到好處。

01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越是優秀的人,朋友會越少,因為能夠與他們志同道合、產生思想上共鳴的人不多。因此,文學巨匠魯迅先生感嘆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這是對現實的吶喊,更是對朋友情的珍惜與慎重。

高漸離和荊軻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喝酒,一邊擊築,精神上能夠共鳴,互相稱得上是「知己好友」。荊軻刺秦王臨行時,高漸離送荊軻於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築,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後來,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始皇通緝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高漸離為了替好友荊軻報仇,刺殺秦皇帝(沒有成功),自己也丟了小命,正可謂「士為知己者死」。古人的知己也不多的,但是他們對待知己的感情很真摯,甚至不惜犧牲自我。

現代社會,人們好像變得越來越聰明和自私,只為自己著想,當然也難有真心朋友,知己就更少了。其實,真朋友不在數量多,有幾個就可以了。朋友在精不在多,要更加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關鍵時刻,能夠出手幫我們的才算是真朋友。

現如今,真朋友就像愛情一樣,非常奢侈與稀有,少有人願意與你談心交心,更多的都是利益之交,都是互相利用罷了。所以說,在這樣的大環境,誰要是有一個真心知己,就應該非常知足了。很多人,終其一生,一個知己也沒有遇到,表面上的呼朋喚友,都是假象,實則是沒有一個真朋友。

022、君子之交淡如水,恰到好處。

古人對於人性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他們先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然後又說:「以勢友者,勢傾則斷;以利友者,利窮則散」。這番話一下子點透了人際交往的本質——大多不是感情主導,而是利益主宰,有利則聚,無利則散,很現實,很扎心!

正是因為現在的很多人際關係變得庸俗化了,反而才會讓那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情,顯得格外珍貴。就如企業家任正非所說:「金錢至上的社會中,你還能刨出一種精神來,這才是留給後人最寶貴的財富」。

很多同學或朋友,平日裡不與你聯繫,到了他們有事情的時候,才過來求你幫忙,好像感情很好一樣,這就是屬於利益之交。

但是,在眾多朋友當中,總有一個或兩個沒有利益瓜葛的「淡水之交」,他們只與你談夢想、談人生,互相鼓勵,互相欣賞,等等。這樣的關係,不濃也不淡,恰到好處,點到為止,這才是最令人舒服和愉悅的關係。

03結束語: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們才能慢慢領悟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那句詩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人到中年,我們才慢慢明白:最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還有一兩個知己,就應該十分知足了。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和誰走得太近,往往都將是一場災難。看完本文,大家做何感想?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哲學、勵志、正能量、情感等方面的美文,歡迎點讚文章,並關注帳號。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這是魯迅用清人何瓦琴的聯句,書贈翟秋白的條幅。瞿秋白曾兩度為中共最高領導人,魯迅終其一生傲然於世。然而,世人未曾想到的是,兩人因文字結伴,終成生死之交。這樣的一份情,著實是,人生的一知己足矣!滾滾紅塵,得一知己,便不再是孤單一人,從此,心靈有了歸屬,靈魂有了依靠。有人說:「過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現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的確,飯桌朋友越來越多的,但真心朋友越來越少了。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現在願意付出真心的人越來越少了。
  • 什麼樣的朋友,才稱得上是知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在與人交往時,有沒有碰見興趣相投,聊什麼都可以聊到一塊去的人?有沒有遇見,兩個人總是能夠相交甚歡,即便是許久沒有見,等到再見面時,兩人相視一笑,而不用客套的人?有沒有遇到過,兩個人在一起時,即便不說一句話,也不會感覺尷尬,不舒服的人?也許,這個朋友就是知己。在相處時,可以自然地做自己。談到一些事情,他描述出來這個事物的感覺和想法,感覺剛好和自己的心理活動一模一樣。
  • 《陳情令》曾經無人能敵,歸來容顏未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文:《陳情令》曾經無人能敵,歸來容顏未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作者:遲姐侃娛樂無敵是多麼寂寞,魏無羨就以自己作為了一個例子,世人皆不理解,親人也無法理解。十六年前,魏無羨通過自己的努力,鬥智鬥勇,摸爬滾打,達到人生的頂峰,自亂葬崗歸來卻是一身邪氣,懲惡揚善從未停止過,卻最是孤獨,最是受到質疑。當一個人的力量達到頂峰之際,世人皆畏懼,世人皆羨慕,世人皆想要的得到這股力量,殊不知有些力量只有特殊的人才能控制。
  • 從家人到事業,加索爾延續科比的一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加索爾此舉博得了球迷的一致好評,甚至還有人建議加索爾和其他NBA名宿們可以輪流將《Detail》節目做下去。除了節目之外,加索爾還設身處地為科比的家人們著想,為此加索爾夫婦倆成為陪伴瓦妮莎和科比女兒們時間最長的人。
  • 人生得一紅顏知己,有你真好!
    人們都渴望能有這樣一個紅顏知己,在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都會有勇氣,同時也是人生的信念,更是人一部分的精神支柱。穿越人海,越過千山萬水,這樣的一份紅顏知己情,總能給人一種動力。任何時候心都有一份依靠,不會漂泊無依。從異性的角度來分析,異性相吸,紅顏知己很容易讓人混淆,從而很難把握好這個度。
  • 人生一輩子,知音難尋,知己難得,若有這樣一個知己,此生足矣!
    人生一輩子,知音難尋,知己難得,若有這樣一個知己,此生足矣!魯迅先生曾說: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確實如此!曾聽過這樣的一句話,獨木難成林,獨枝難遮陰。有些人幫你、是有利益可圖;有些人幫你、是有交換條件;不求回報幫你的人,卻少得可憐。真心幫你的人,在你需要時,不問原因,不需理由,直接出手,慷慨解囊,助你一臂之力。不願幫你的人,無論你有多困難,無論你有多無助,無論你多渴望有人幫助,就算是酒桌上的好哥們,也會冷漠地拒之於千裡之外。
  • 人過中年,真正的靈魂伴侶,是這樣的
    不可否認,生活當中,很多男女會遇到伴侶只能談生活、談愛情,但沒辦法深層次談靈魂、談理想、談人生的情況在。但在婚外一些異性身上,又能非常意外獲得這些方面的認同與共鳴。可礙於已婚的身份,與之相處,也存在相當大的限制與難度,一個沒把握好,靈魂伴侶就會成為曖昧甚至出軌對象。人過中年,真正的靈魂伴侶,是這樣的。
  • 管仲和鮑叔牙,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可是這樣的觀點,不免讓人覺得成年人的社會,過於無趣,過於黑暗了,不是嗎?比起這些,我寧願考生們和我們,看到的是一些積極向上的點,比如說鮑叔牙和管仲之間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後來兩人一起上戰場,管仲三次上戰場,三次當了逃兵,所有人都在恥笑管仲,唯獨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裡有個年邁的老母親,放心不下,替管仲去和大家解釋,管仲深感鮑叔牙對自己如此信任,十分感動,說出了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阿鮑」。後來齊國時局多變,鮑叔牙性格卻是不爭不搶,不願意出仕為官,於是管仲前去勸解鮑叔牙,鮑叔牙這才去輔佐了當時還是公子白的齊桓公。
  • 人生難得一知己:無關風月,只為真心
    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人生路上來來往往有無數人停留又有無數人離開一次回眸便是一生相伴一世盟約最後不過天各一方每一段人生路都有不同的人相伴我們不缺同行的人>但缺心心相惜之人知己不是陪你玩鬧的酒肉朋友是真正懂你的是在繁華中能帶給你內心片刻寧靜的是無論何時都站在你的身旁的永遠偏愛你的知音
  •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人到中年,我們才明白:人生無常,落魄落難識人心。當我們人到中年的時候,我們已經進入了人生的下半場。於是,在人生無常中,我們學會了自己咬牙去堅持走過人生最冷的這個冬季,學會了在苦澀中堅守自己信念,以此等待來年的春暖花開。人到中年,我們才明白:人生無常,病來如山倒。當我們人到中年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機能,已經開始下降。
  • 知己難求,男女之間會成知己嗎?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謂知己?知心也!知己是人與人交往的最高境界,古往今來,人們對「知己」朋友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歷史上知己朋友的典範就是鍾子期和俞伯牙。知己朋友心是相通的,即使十年不見也如同隔日。心意相通,不管時間多久遠,相見都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曹雪芹嘆道:「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所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現代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與古代有了很大不同。感覺現在的「知己」標準至少應該是三觀一致吧,否則何談知心?再一點,男女之間怎樣算是知己之交啊,知己與情人又怎麼界定呢?
  • 「原創」人生難得一知己—欣欣
    「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今生有緣,非常慶幸,因為我遇到了你,我的知己好友,我的閨蜜,我的同事—欣欣。記得有一次,我買了一些葡萄,感覺非常好吃,就帶了一些到辦公室裡,當著辦公室裡其他同事的面,直接放到了欣欣的辦公桌上。其中有位領導忍不住揶揄說:「好吃的就只給欣欣吃,沒我們的份呀。」欣欣一聽,連忙把葡萄分吃了。平日裡,欣欣有什麼好吃的,同樣也是如此,總是想著我。我們彼此之間是不設防的,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總是互相傾訴和安慰一下。
  • 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
    歲月的風霜早已讓人們飽經滄桑,多少青澀懵懂,都已默默退場,唯有內心的豐盈如鎧甲一樣,讓人由原來的稚嫩漸漸成熟,由脆弱變得堅強。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不容易,可是時光無法倒流,誰也無法回到過去。因此,必須勇敢地迎接挑戰,一路奮勇殺敵、披荊斬棘!因為,生活總是需要人們去面對,從性格的深層入手,脫胎換骨,調整和改變自己,最終救贖自我,從來都是如此。
  • 人生五大幸事,得一足矣
    人生盡興,不負韶華。芸芸眾生,往來匆匆,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人「身處禍亂不知禍」。長樂無憂也罷,杞人憂天也罷,漫長的一生,不會盡如人意。世間五大幸事,得一便足矣,得二實屬大幸。史上最著名吃貨莫過於蘇東坡,走到哪吃到哪。甚至被貶到鳥不拉屎的地方,都不忘發明菜餚,依然有滋有味,樂在其中。我們常說被一件事愁得「茶不思飯不想」,反之,吃嘛嘛香,必然心中無大事。
  • 世上人千萬,我只求一知己於願足矣,贈吾友
    有多少人在風雨過後,突然頓悟世間萬千。又有多少人為求一知己願為知己者死,不惜以性命相請。「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人間寂寞徘徊處,和知己暢談,我心甚歡。圖片來源於網絡人生坎坷路迢迢,一個懂自己知自己的知己實在難得,真正的知己不是浮於表面的淺淡,而是靈魂上的共鳴交融;不因美貌而喜感,不因醜陋而疏離,而因性情生歡喜。
  • 人老了才明白:與親戚斷交,與同事斷聯,尋三五知己,各自安好
    不得不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等你老了之後就會明白:與親戚斷交,與同事斷聯,尋三五知己,各自安好。01人老了,要懂得與親戚斷交俗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03人老了,要學會尋三五知己年輕的時候,總覺得「多個朋友多條路」,可人開始變得成熟之後,會發現人的一生,有三五知己足矣。很多人喜歡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用的社交裡,可是那些被你稱作為朋友的人,會對你的人生有幫助嗎?
  • 人生多情!知己難尋!讓我們珍惜知己之間的情意吧!
    紅顏知己就是我們內心尋找的歸宿!人生得一知己,不管是女人也好,男人也罷,都足以,慰紅塵,訴衷腸!真正的,紅顏知己,愛你,卻不會佔有你,以最真誠的心,與你同行,與你相知!真正的,紅顏知己,懂你,卻不會時時刻刻纏著你,而是會在不遠不近的地方,默默關注你,守護你們最真的情意!
  • 人生難得一知己啊
    我今天發言的主要內容是《人生難得一知己》。人生難得一知己。相守陪伴是知己,逍遙玩樂是知己,傾聽訴說是知己,知人善用更是知己。懷才不遇是多少仁人志士鬱郁不快的心結,管仲遇到了鮑叔又是用了幾千年才修來的福分。齊桓公一事,讓我不禁想到了小時候看到的一則故事。悼公問祁黃羊用人之事。
  • 一茶一知己,一書一人生
    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才恍然大悟:人生在世,若是有一些真正的愛好來滋養歲月深情,那麼內心也是純粹而歡喜的。一個人有了真正的熱愛,那麼他的生活將變得更加充實。生命將更富有層次感和幸福感,人生也將變得淡定而從容。一書一茶,一知己,聊聊此生。
  • 人生五大幸事,得一足矣!(說得極好)
    人生盡興,不負韶華。芸芸眾生,往來匆匆,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人「身處禍亂不知禍」。長樂無憂也罷,杞人憂天也罷,漫長的一生,不會盡如人意。世間五大幸事,得一便足矣,得二實屬大幸。史上最著名吃貨莫過於蘇東坡,走到哪吃到哪。甚至被貶到鳥不拉屎的地方,都不忘發明菜餚,依然有滋有味,樂在其中。我們常說被一件事愁得「茶不思飯不想」,反之,吃嘛嘛香,必然心中無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