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只考慮家境是荒謬的;不考慮家境是愚蠢的!——簡·奧斯汀
婚姻大事要慎重決定,而每個母親都會為自己的女兒幸福操心,擔心害怕自己的女兒嫁錯了人。所以很多母親在女兒能夠談婚論嫁的年齡時,難免就會給女兒們一些忠告。
第一、父母的生財之道對他的影響很大
經濟是很小一方面,如果沒有很大負擔,兩個人靠譜努力就好。最重要的是原生家庭的價值觀,氛圍,精神條件其實更重要。嫁娶講究門當戶對,只有兩方門戶相當,雙方觀念才不會有太大出入,這樣雙方更容易相處。畢竟結婚不僅僅是兩個年輕人,組建家庭,更是將兩個陌生家庭聯繫在了一起。男方家庭條件好一些,女生嫁過去能夠輕鬆一些。嫁女兒的哪一個不希望女兒嫁過去少些勞苦,這是人之常情。有的家庭看父母能看出來男方的將來。窮沒根富沒苗,有的窮人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他出身一般,但父母勤懇工作、知足常樂,這樣的人可嫁,因為踏實和樂觀讓人富足,他會逆襲;如果他的家底殷實,但父母唯利是圖,這樣的不能嫁。因為狡猾和勢力,他可能會坐吃山空。
第二、重男輕女家庭下長大的大男子主義者
那樣的家中就只喜歡男孩,假如嫁過來,你生了閨女,會飽受白眼,更不必說照料你與小孩,一天到晚會催要你生小孩,徹底不管不顧你的身體。在他們眼裡,你徹底變成生孕專用工具,在那樣家裡沒什麼影響力可循。也別寄希望於老公能幫你。他從小在那樣的家庭長大,有很大的可能持寵而嬌,很孩子氣沒擔當,未來的小孩也不容易有好的成才環境。並且在那樣的家庭氛圍下長得的男孩,多少都會有點大男子主義,下班回家什麼都不做,認為女人伺候男人是理所應當的。
第三、就是媽寶男
和媽寶男一起生活,媳婦註定無法在這樣的三角關係中立足。在他心中,母子情誼大於夫妻情誼,姑娘你得聽他們母子的。看《愛情保衛戰》時上面經常有一些媽寶男,雖然橋段有可能是節目組事先安排好的,可是導演的腦洞也是蠻強大的,套路一環接著一環。我記得有一期說的是,婆婆居然「保管」著媳婦的工資卡,媳婦想要生活費需要通過老公去找婆婆要,還要明確告訴婆婆這錢是花在什麼地方……那樣的家中,女人嫁過來就是受委屈的命。家婆強悍的家中,婆婆一說話全家人都不插嘴,不管對與錯只有無條件服從。
碰到這三種家中,女人總是苦一輩子,累一輩子,一定不可以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