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流行因為一個片段追了一整部番,因為一個角色追了一整部番等等,那這次就來聊聊因為一首ed驚豔眾人的動畫——《城鎮青年》。
2017年,一首歌曲《ぼくら》(譯名為《我們》)在雲村被廣大的音樂愛好者們喜愛,以其獨特的語調,喚醒了眾人對於當初的夢想,從而引發共鳴。順著這首歌延伸,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部名為《城鎮青年》的動畫短片。
《城鎮青年》是一部分為3部分,每部分6分鐘左右,合計19分鐘的動畫。它是一部為了宣傳招聘雜誌《TOWNWORKS》而誕生的動畫短片。因為其採用的是轉描的製作手法,因此,整部動畫的畫風因為抖動因素而偏向獵奇。
儘管畫風有些獵奇,但整部動畫的劇情卻令人稱讚。《城鎮青年》在豆瓣上獲得了8.4的高評分,其中參與評分的人中,給出一星與兩星的人數不足1%,只有0.9%,這足以證明這部動畫的魅力。
但無論怎樣,動畫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畫面,而《城鎮青年》這部動畫的畫風卻顯得有些獵奇,與一般的動畫畫風有著很大區別,與其說是畫,它更像是一種描。
實際上也是如此,《城鎮青年》這部動畫所採取的製作手法就是轉描,它是一種靠著真實影像(一般都是照片)為標準,然後靠著人工將其一點一點描出來的方法,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可言,純屬一種體力工作,當然,也有一部分的轉描技術則另闢蹊徑,將其自身轉換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城鎮青年》沒有涉及到這一部分,這裡就不細說了。
由於人工在案板上描繪的原因,會出現手抖的因素,因此,動畫中所呈現出來的畫面看上去有些「彎彎曲曲」。這也是整部動畫畫風獵奇的根本因素,也是由於這個因素,讓《城鎮青年》這部動畫在某種意義上便輸給了其它動畫。
但8.4的豆瓣評分卻也不是亂評的,這就跟整部動畫的劇情與ed有著很大的關係。
整個動畫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初聞海潮香》、《讀我的夢想》以及《為這遙遠的路程》(以下分別 簡稱為《海潮》、《夢想》以及《路程》)。看似毫不相關的3個部分,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從《海潮》到《夢想》再到《路程》正好是一件事情發生的過程。《海潮》對應著事件發生的誘因,《夢想》則是誘因所引導出來的想法,《路程》則是實踐想法之後的行動,三者就構成了一個整體,牢不可分。
同時,拋卻劇情不談,《城鎮青年》中還有一個影響著整部動畫的關鍵元素,那就是名為《我們》的ed。
整個動畫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初聞海潮香》、《讀我的夢想》以及《為這遙遠的路程》。每部分的動畫時長大都是6分鐘左右,但實際上,有動畫的時長只有5分鐘左右,還有1分鐘的時長就是動畫ed,每一部分都是如此,可見ed在整部動畫中佔有的重要地位。
不僅如此,《我們》這首歌也起到了為《城鎮青年》導流的作用,看著評論區一大波由網易雲推送過來的觀眾,不由感嘆《我們》這首歌真的有著很強的魅力。
正如《我們》中歌詞描述的那般「若有一日歲月蹉跎,我們變成了普普通通的大人,還能做現在的,這樣的自己嗎」。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既是對整個動畫的疑問,同時也是對於我們的疑問,從而增強動畫與觀眾之間建立的共鳴點。
這種強化觀眾內心情感的ed,就是儘管《城鎮青年》的畫風有些獵奇,不同於大眾畫風的精緻,但卻也能獲得8.4豆瓣評分的重要因素。
從畫風來看,《城鎮青年》的確比不上很多動畫,這裡僅就畫風的細膩而言,但從劇情上來說,《城鎮青年》是一部可以觸動我們內心的動畫。
除開劇情,整部動畫最為驚豔的,便是動畫的ed。一首《我們》,跳動的節奏,中性的女聲,令人沉思的歌詞,讓我們在看完5分鐘的動畫後,隨著歌聲一起回憶當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