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孩子們的節日,這個節日裡的孩子本應享受的是健康的生活,但是近日關於兒童玩具中含有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的新聞衝擊著父母們的心,難道這一代孩子只能在接二連三被曝光的化學製劑中長大?
鄰苯二甲酸酯,國內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塑料玩具中含有這類物質,危害著孩子的健康,據悉,目前包括歐盟、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均已禁止生產和銷售含有該物質的玩具。有業內人士爆料,國內企業生產兒童玩具有兩套標準,出口的標準很高使用無毒無害的漆和原料,而國內使用的是有很多隱憂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玩具生產內外有別「毒玩具」只傷害中國孩子?!
標準真的內外有別嗎?
在歐美等國家與地區,鄰苯二甲酸酯在兒童產品中已被禁止使用;我國對於玩具中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要求並無相關規定。
歐盟對玩具中特定重金屬的限制有19種;我國玩具國家標準只對8種重金屬有限量規定。
日前,國際一家環保組織在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四大城市隨機購買了聚氯乙烯(PVC)材質的玩具樣品30份,具體包括幼兒玩具、幼兒戲水用具、幼兒泳圈、嬰兒遊泳池等,並送至獨立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在30份用品中有21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其中一隻綠色玩具球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甚至達到43.1%。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玩具是否會會危及孩子健康,以及我國的玩具標準與國外相比差距到底有多大?這兩個問題有關技術專家就已經進行了回應。這些專家認為:一、鄰苯二甲酸酯的危害尚無定論;二、我國玩具標準與國際標準基本一致。
但是網友似乎並不買帳。
在談到「生產標準與國際接軌」這個問題時,網友顏偉傑表示:「客觀地講,不同的生產和消費環境要求,產品標準存在差異很正常,但倘若標準不盡合理,甚至已存在安全隱患,那就須儘快予以修訂和完善。而已知事實是,我們的玩具行業安全檢測標準,普遍不測重金屬含量,也沒有任何關於重金屬對兒童是否存在危害以及存在怎樣的危害的解釋。標準,作為確保社會產品合規的一項特殊制度,必須隨著社會、市場因素的條件變化而改變。在我們日益『接軌國際』的同時,在信息如此透明的當下,是不是也應該考慮更全面的對接?」
遼寧遼陽網友silviazeng_00也對國內玩具存在的問題發表了看法: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企業一個型號的產品送檢一次,只要花錢就能過認證(包括認證費招待費等等),而之後真正上到市面上銷售的產品可能跟當時送檢的樣品完全不一樣的材質和質量標準的,因為幾乎沒有人去市面上抽檢,監督環節幾乎空白,所以強制認正幾乎成為擺設。還有些企業新品出來可以說是與老款產品一個型號的話,那麼新品就直接用原來那種強制認證書了。消費者不能弄清楚商品的安全狀態,必定會產生恐慌。
「基本一致」是文字遊戲 別和我們躲貓貓
網民熱議的焦點無疑會集中到專家口中的「基本一致」這一說法上。湖北黃石網友老楊就對這一說法表示質疑:「為什麼要叫基本一致,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這其中還是有些不同的地方?那麼不一致的是什麼?可以公開說明嗎?中國的文字遊戲真的太高深了!」
河南三門峽lyingz也說:「支持用數據說話,做出中外標準對比表看看。不拿數據的話,專家的話很難說服人。現在是網絡時代,消費者只要簡單上網查詢一下,就能發現玩具安全檢測方面國內外標準其實是存在區別的。」
「請問專家們,你們有自己買過玩具嗎?你們有拿自己買到的玩具和出口的玩具對比一下嗎?看看國內市場上在售的哪些產品是真正符合你的標準的?既然是專家,就應該拿出專家應有的嚴謹作風來,用事實說話,別總和我們躲貓貓。」廣東深圳網友mille如是說。
網友:安全問題無小事 監管不能少
北京網友motorola_jack:「對於鄰苯二甲酸酯的危害性,國際上一直存在爭論。」既然是存在爭論的東西就不應該用,這個社會要對兒童的生命健康負責。不能假設沒有證據就等於沒有危害。
山東淄博網友sjw431:只要是涉及到安全問題的就不可能是小事,相關部門要引起重視。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如火如荼的拷問著我們的良心,希望玩具別再像食品一樣問題多多,畢竟玩具的使用對象是我們可愛的下一代!
四川成都網友ghostempire:「標準是不是完全一致都是其次的,問題是我們的監管不嚴,很多標準沒有很好的執行下去;而國外的必須要檢查的所以標準得到了執行。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的監管部門給力一點,也許就不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消費者也不會感到如此恐慌了。」
80後的我們,幼時的玩具「低碳」之極,看看下面這些玩具,是否在你的記憶中保留這泛黃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