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簡介:
許紅哲,1953年6月生,山西襄汾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際工藝美術師協會理事,中國北京神州書畫院院士,東方詩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博古畫院特聘山水畫家。
自幼習畫,師從山水畫大師黃賓虹先生的得意門徒著名山水畫家劉松巖老師,崇尚傳統,取法自然,師古不泥,博採眾長。形成筆墨恣肆,灑脫天真,俊秀清逸,雄渾蒼勁的風格。在省內外拍賣會上,上百幅作品被國內外典藏家收藏。
2008年其作品收錄於北京佳世德國際拍賣公司出版的《國際實力派書畫名家收藏拍賣精典》一書,向世界各大畫廊推薦。
2012年4月參加中日韓書畫名家交流大會獲銅獎。
2014年4月二十幅作品應邀參加濟南市政府舉辦的「風新氣正 心墨心語-中國當代實力派名家精英」書畫展。
2014年5月二十五幅作品應邀參加濟南空軍藍天美術館舉辦的五人畫展。
2017年2月十五幅作品應邀參加北京琉璃廠一得閣藝融美術館舉辦的新歲墨香五人書畫展。
心墨心語 ——讀許紅哲老師畫作有感
中國畫,是一個文人心靈深邃的表達。古往今來,莫不皆然。
中國畫之特殊的藝術語言形式,使其展現出深層的哲理——一種藝術的風格之確立和目的,就是在使這種藝術與自然之間產生一定的「距離美」,藝術本來就是用以彌補人性和自然的缺陷的,其最高目的絕不是描繪人生和自然之惟妙惟肖,而是每一位創作者情感之真實流露。「筆墨取於物、發於心,為物之象、心之跡。(潘天壽先生語)」
中國畫之點、線、面,皆緣於下筆之時,全部神情傾注於點,行筆成線,積之成面,然後精神定現。其用筆雖有繁簡疏密之分,畫好則不結不滯,筆韻清新;其運墨亦有濃淡乾濕之別,用好則墨彩滋潤,神完意足。縱觀許紅哲老師作品,或疏淡清逸,或繁茂雄厚,用筆凝重洗鍊,行筆縱橫奇峭,筆與墨間一片化機。觀其作,更加強調的是一種「精神性」之筆墨意境,以黑與白、虛與實、濃與淡、幹與潤之對比來構成每一幅畫面,以筆墨之靈,寫出了意味之美、造化之奇。
一幅好的作品,其本身就是一種形象思維的藝術,它具有一定程度的「似」,同時更是一定程度的「不似」。許紅哲老師更是將中國畫線條的書法性、抽象性巧妙運用,展現的更加淋漓盡致。這使得其每一幅作品本身都展現出了藝術獨立性,而具備了獨特的審美和欣賞價值。
一個好的藝術家,看習見之風物,看自己之內心。一件好的藝術作品,更能使人們除見事物本身之美,更能從現實世界跳開,欣賞到、見識到精神境遇之妙。藝術的魅力之所以能夠抓住人心,莫不在此。許紅哲老師是一位真正的踐行者。
歲在己亥秋,水墨山房主人王偉於京華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