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裝雖卸志不改」平鄉縣河古廟鎮疫情防控退役軍人在行動

2021-01-20 觀河北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平鄉縣河古廟鎮退役軍人戎裝雖卸志不改,他們用自己的本色初心堅守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崗位上,為人民群眾構築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又一道防線。

董蘭坤

1月12日,在平鄉縣河古廟鎮董莊村的帳篷裡,退伍老兵、河古廟鎮董莊村副書記董蘭坤已吃住了三天沒有離開,在他的帶動下,董莊村黨員、群眾代表、退伍軍人、平鄉好人都踴躍報名參加到這次防控的第一線。

在接到疫情防控命令下達的第一時間,董蘭坤便組織發動幹部群眾,逐人排查,逐戶勸導,逐路消毒,制定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吃著高血壓藥連續加班,值守在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我是一名作戰退伍老兵,又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必須做到衝到最前線,為董莊老百姓保好駕護好航。」董蘭坤說。「若有戰,召必回。」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更體現了退伍老兵們的家國情懷。

戰「疫」前線娘子軍--司玉聰

在這樣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有這樣一名「女戰士」始終奮戰在戰「疫」一線,在大災大難面前毫不退縮、挺身而出、衝鋒抗「疫」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退役軍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英勇本色,她就是河古廟鎮高阜鎮村的司玉聰。司玉聰2018年9月入伍,2020年9月退出現役,在疫情發生以後,迅速參與到村裡疫情防控工作中,組織村民進行核酸檢測,並主動承擔了檢測登記員、宣傳員工作。

主動到村民家中對個人如何預防講解,一邊安撫大家的情緒,一邊為全員核酸檢測登記數據。

已連續工作8天的她說到:「身為一名退伍軍人,在疫情期間,雖然沒有工作在抗擊疫情最前沿,但我也要努力發光發熱」。

袁新獻

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河古廟鎮路家莊村包村幹部袁新獻與該村黨員幹部群眾一道,並肩作戰,齊心協力,共戰疫情。在做好村口疫情檢測點過往人員信息登記、測量體溫等工作的同時,創新思路,積極作為,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貼心暖心服務,凝聚戰「疫」合力。

袁新獻說:身為一名退役軍人,一名鎮包村幹部,我理應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為確保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站好最後一班崗。

讓群眾能在家安心隔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袁新獻與村黨員幹部一起商議,將整個路家莊村劃分成區片,組成由村幹部、平鄉好人、大學生志願者一起參與的若干支生活物品採購團,以微信群、手機等方式與群眾和隔離戶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製作了各戶生活急需物資清單,實行統一採購,並分頭配送上門,有效解決了居家隔離群眾燃眉之急,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賈增輝

賈增輝,退役軍人,河古廟鎮工作人員,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出現役,服役期間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士兵。在疫情發生以後,迅速參與公路沿線值班巡查工作。對沿街門市進行關閉,並對道路的消毒情況嚴密督導。同時疏導群眾積極配合防止疫情傳播,並及時對新冠肺炎防護知識進行宣傳,用迅速、透明、準確的信息徹底消除群眾的恐慌情緒。

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實現了一名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用執著和堅守詮釋了一名退役軍人的責任與擔當。

張春雨

張春雨,退役軍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古廟鎮林兒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在村裡他是被人人誇讚的好書記。在疫情面前他是最美的「逆行者」。他是戰「疫」一線的排頭兵,為切實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實到位,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主動值夜班,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團難留給自己。有時吃飯也是潦草從事,從不擅自離開值班室。

面對疫情,不退縮,不畏懼,始終衝在戰「疫」第一線,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一名退伍軍人、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做出最大的貢獻。

孫書奇

河古廟鎮常莊村的孫書奇,中共黨員,同時也是一名退役軍人,現任常莊村村支書。疫情防控以來,為保障群眾的健康安全,他盡心盡職,在村口值班值勤、村內巡邏宣傳,並自費購買口罩分發給值勤人員。他講政策,做工作,嚴格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穩控在家,確保疫情不蔓延不擴散。「戴口罩、不出門、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風......」孫書奇每天通過喇叭廣播、微信等各種形式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識,提高群眾的防控意識。

一個村、一個口罩、一疊宣傳資料、一個喇叭、一個檢查點、一個值班小組、一個網格區...這便是孫書奇的生活。孫書奇大力配合鎮黨委政府,落實各項政策和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堅守著那份屬於「軍人」的榮光。

孫書奇是村裡的「守門員」,也是「疫路」上的「一塊磚」,肩負著職責,也服務著群眾。

劉群波

劉群波,中共黨員,退役軍人,1991年12月入伍,1994年12月退伍,現任東位村支部書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劉群波嚴格按照上級黨委的安排部署,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團結帶領兩委幹部以及全村群眾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抑制疫情傳播蔓延,凝心聚力、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退伍軍人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築牢農村疫情防控的「橋頭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劉群波和東位村裡的志願者們一起防疫逆行,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蔡貴田

蔡貴田,河古廟鎮楊爾莊村的老支書,是一名中共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為了廣大群眾的安全,按上級要求進行封村,蔡貴田同志積極參與村卡點的設置,積極參加站崗值班,把卡點當家,直接把鋪蓋搬進了卡點,晝夜值班。並把自己的私家車無償開來堵路。

他主動承擔起全村街道巷道的每天兩次的消毒工作。不畏嚴寒每天準時對全村進行兩次消毒,每次消完毒都會把手凍得又紅又腫,有人說這樣太辛苦了,蔡貴田同志笑著說,為了全村的安全辛苦點是值得的。

姚志貴

姚志貴,是一名中共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疫情來了,總要有人站在一線。他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悍然淚下的請戰書,他只有作為一名黨員、退伍軍人的初心。疫情開始,他就主動請纓到崗,與村兩委一起奮戰疫情第一線。

他常說:作為黨員,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就應該站在最前面做好表率,嚴守第一道防線,盡責履職擔當,就是保護鄉親,就是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李靈娟)

相關焦點

  • 抗擊疫情,信宜退役軍人在行動
    新華社廣州2月15日電(孟兵、謝志藝)近日,廣東省信宜市人武部組織退役軍人,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退役多年的林德強、彭強盛、彭家榮等五名老兵同在廣東省信宜市東鎮街道長塘社區,在這次攻堅戰中主動請纓。
  • 可愛的人再次逆行而上——揚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抗擊疫情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即是責任。揚州市廣大退役軍人聞令而動,發揮「召之則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的戰鬥精神,實幹擔當、勇挑重擔,以實際行動踐行退伍不褪色、回鄉保本色的莊嚴承諾和本色擔當。揚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退役軍人志願者精準志願社區抗疫。
  • 河北省武安市:疫情防控大軍中,有這麼一群可愛可敬的人
    萬龍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軍人保衛人民的使命。「越是在危險艱難之時,越要衝鋒在前」石洞鄉石洞村的張世超,現為陸軍工程大學訓練基地舟橋裝備技術保障專業學員,現役軍人。在春節回鄉探親期間,得知村裡正在安排疫情防控相關工作,他便在第一時間找到村黨支部書記,提出志願參加疫情防控,並立刻投入到村疫情防控工作中。
  • 初心不泯抗疫情 這名退役軍人奔走在「戰疫」一線
    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紹興市越城區富盛鎮不少退役軍人主動請纓,奔赴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紅山村村委主任陳家坤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緊急尋人「據靈芝街道反饋,此人剛在張市卡口被攔截,有熱度,自述是富盛人,目前坐著公交車閒逛,請大家看看是不是自己村裡的,急!」
  • 關注退役軍人以實際行動回報人民厚愛
    今年兩會上,一個5700萬人的群體——退役軍人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高度關注,特別是「退役軍人保障法」話題,更是一度衝進微博熱搜前十名。   去年兩會,習主席「不要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讓軍人受到尊崇」的講話不僅振奮了軍心士氣,也讓廣大退役軍人深受感動。
  • 鹹安區退役軍人志願者今後有了「正式組織」
    為進一步號召退役軍人志願者積極投入到基層社會治理中,努力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退役軍人的風採,提高鹹安區退役軍人對屬地的責任感和歸屬感。疫情防控、抗旱防汛、搶險救災等危急關頭都湧現了一批勇於奉獻、敢於擔當的退役軍人志願者,退役軍人具有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甘於奉獻的自身優勢。
  • 萊克電氣董事長倪祖根獲頒「蘇州最美退役軍人」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思想政治引領,講好退役軍人故事。近日,蘇州市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召開,會上萊克電氣董事長倪祖根被頒發「蘇州最美退役軍人」榮譽。家國情懷,軍人本色,他進入吸塵器行業的第一件事就是鑽研當時中國尚未啟及的電機國產化。憑著一股鑽研勁兒,他僅用3個月就攻克了吸塵器電機的重大生產技術和工藝難題,首次實現了吸塵器電機國產化。1994年,改革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倪祖根創辦了蘇州金萊克電器有限公司(萊克前身)。
  • 楊凌退役軍人風採|永不退役的空降兵
    編者按:在部隊,獻身國防;退役後,服務地方。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回到地方後,不忘初心,牢記宗旨,以永恆的軍人信念、過硬的素質作風和不竭的奮鬥精神,幹事創業,擔當有為,用實際行動展示了新時代退役軍人轉業不轉志、退役不褪色的優秀品質。為了講好退役軍人故事,激發農科城的英雄氣質,在全社會營造關心國防、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楊凌示範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楊凌融媒體中心、楊凌示範區作家協會聯合推出「楊凌退役軍人風採錄」專欄,敬請垂注。
  • 退役軍人學什麼技能好?褪去一身戎裝,願你在烹飪行業依舊神採飛揚
    退役軍人學什麼技能好?;  今日,你們忍著不舍脫下戎裝,告別軍旅生活,與昔日並肩作戰的戰友依依惜別,各自開始迎接嶄新的人生。  你是否也迷茫  退役後的自己該如何前行?  對於軍人來說,「退役」是一個不願面對卻必須面對的現實。
  • 退役不"退兵" 六名退役軍人增援防控站「利劍」突擊隊
    、不怕艱辛,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各個戰場,守護著四千餘萬人民群眾的安危。馳援與逆行,守護與感動,無時無刻不在上演。在戰疫前沿,有這麼一支隊伍,牢牢的扼守在西安市鄠邑區西大門疫情防控檢查站——祖庵鎮退役軍人「利劍」突擊隊,他們已經在此地值守21個日夜,不曾讓新冠病毒邁入平安鄠邑一步。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 軍魂入骨,我心依然——記濟南市天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王虎
    2020年2月5日,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王虎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從全局黨員退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專職聯絡員中選拔精幹人員,迅速組成"黨員突擊隊",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突擊力量。這個決定,催生了全省、全市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由全局黨員退役軍人組成的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戰疫」隊伍。
  • 田橫島度假區退役軍人吹響戰「疫」集結號
    「我不懂醫,不能在戰『疫』最前線,可我是黨員、是退役軍人,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投入到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我也想為身邊的父老鄉親們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主動請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田橫島度假區黃龍莊村退役軍人韓方波這樣說。  春節回家團聚的他主動請戰到防控卡點執勤,當聽說防疫人員嚴重缺防護用品時,通過關係買到幾百個口罩、大衣無償捐獻給執勤人員。無獨有偶,劉敬展等4名退役軍人為防控一線人員捐獻2000多元物資,退役軍人劉先兵、陳豐體為村莊捐獻84消毒液醫用酒精……  從除夕就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孫忠賢也是一名退役軍人。
  • 退役軍人主動「請戰」擔當防控尖兵
    在看到這條消息後,退役軍人鄭方建主動請纓,獨自前往黃岡運回這批抗疫物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是退役軍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參加這場『戰鬥』。」2月3日,陳李峰主動到松木坪村報名,登記成為疫情防控隊中的一員,卡口執勤、代購送貨……總能見到他在鄉間村道忙碌的身影。
  • 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發布 濟寧1人上榜
    一代又一代革命軍人用鮮血和生命、智慧和汗水,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一聲「到」,一生到。無論是身著戎裝保家衛國,還是脫下軍裝,退役軍人在各條戰線上都書寫著精彩篇章: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路上,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在防汛救災的最前線……在每個國家需要的緊急時刻,他們都衝鋒在前,用行動踐行著「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錚錚誓言。
  • 旅順退役軍人無償獻血,共抗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2月29日上午,大連市旅順口區14名退役軍人和3名區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人員參加緊急無償獻血活動,現場共獻血5400 ml,彰顯了軍人保家衛國的濃厚情懷。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連市的臨床供血一直處在「緊平衡」狀態,進入12月抗疫關鍵時期,受多種因素影響,大連市獻血人數銳減,臨床供血壓力持續增大。今年12月份,旅順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著手組建了退役軍人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目前這隻隊伍已與大連市血液中心建立了經常性聯繫,並將以需求尤其是應急需求開展常態化無償獻血活動。
  • 喬錦仁王輝被追授為「陝西最美退役軍人」
    3月3日,記者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省委宣傳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軍區政治工作局近日決定,追授喬錦仁、王輝同志為「陝西最美退役軍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迅速動員廣大退役軍人,紛紛以捐款捐物、運送物資、醫療救護、社區防控、維護安全等方式走上抗疫戰場。
  • 退役軍人的戰「疫」堅守——追記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退役軍人王海東
    3月12日上午8點30分,因連日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突發大面積腦梗塞住院治療的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退役軍人王海東,經搶救無效去世,34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 2020年度「安徽最美退役軍人」揭曉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退役不褪色,忠誠勇擔當。12月9日,由省委宣傳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軍區政治工作局主辦的2020年度「安徽最美退役軍人」發布儀式在合肥舉行,1個集體和9名個人榮膺「安徽最美退役軍人」殊榮。
  • 濟南市舉辦2020年度「泉城最美退役軍人」「抗疫優秀退役軍人...
    全市廣大退役軍人不忘初心使命,永葆軍人本色,在各個領域、各自崗位上,愛崗敬業,擔當奉獻,取得不平凡的業績。此次受表揚的同志,是全市廣大優秀退役軍人的典型代表,用實際行動展示了「退役不退志」的精神風貌,樹立了 「退伍不褪色」的良好形象。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抓實抓細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努力營造全民擁軍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