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5月28日消息 (喬夢)近年來,軍地有關部門聯合下發通知,部署軍人依法優先出行工作,體現了對軍人合法權益的重視和維護,但軍人交通優待政策還存在許多亟需優化的地方。同時,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代表委員意識到,現行的醫療裝備審批流程,使得國產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研發和生產水平受限,影響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救援裝備的供應保障自主權。
此外,如何做好疫情後的康復和心理疏導工作?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怎樣避免因疫情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返貧現象?今天,小央在「兩會·談國是」專欄中,圍繞上述熱點話題為您綜合整理了軍隊代表委員提出的相關建議,一起來聽聽他們有什麼真知灼見。
蔡紅霞代表:建議統一現役軍人免費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政策的執行標準
蔡紅霞,全國人大代表、聯勤保障部隊第984醫院精神病科總護士長
「目前,城市內部公共運輸軍人優待政策有待進一步加強和細化。」蔡紅霞代表談到,按照軍人優待有關規定,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和軌道交通工具享受優待,具體辦法由有關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目前,很多城市執行標準不一,有的規定軍人憑證件免費乘坐,有的憑有效證件登記後換取乘車卡,有的對義務兵、士官、軍官區別優待,還有的沒有具體的優待措施。這些問題需要有關部門統籌研究解決,拿出有效的措施辦法。
「不斷優化完善城市交通軍人優待政策,既可為官兵執行軍事任務提供有力保障,也有助於增強軍人榮譽感自豪感,激發廣大官兵獻身國防的熱情和動力。」蔡紅霞建議,將現役軍人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和軌道交通工具的做法由部分城市向全國推廣,切實擴大軍人交通優待政策覆蓋面。
王輝山代表:建議開通醫療裝備審批綠色通道
王輝山,全國人大代表、北部戰區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部戰區總醫院先後派遣兩批醫療隊援鄂抗疫。醫護人員在救治中發現,某高端醫療器械依賴國外進口。來自該醫院的王輝山代表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從產品定型到取得註冊證周期較長,限制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研發和生產水平。為此,他建議開通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救援裝備審批綠色通道,為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政策支撐。
「加快重大公共衛生危機救援裝備註冊審批,推動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的實踐應用,既有助於掌握核心技術、突破封鎖,實現供應保障的自主權,也有助於提高批量傷員救治能力,降低就醫成本。」王輝山建議,開通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救援裝備審批綠色通道,對核心技術原理已經得到驗證的醫療器械產品縮短審批時限,加速上市流程,確保戰鬥力加速轉化。
畢京京委員: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做好疫後心理疏導
畢京京,全國政協委員、原國防大學副校長
原國防大學副校長畢京京委員表示,受此次疫情影響,疫後康復和心理疏導已成為社會綜合性問題。由於科學認知不足、政策法規不夠完善、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等原因,現有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還不能滿足需要。
對此,畢京京委員提出5點對策建議:一是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建設;二是加強社會心理服務規劃設計,在經費投入、基礎建設、政策指導、人才扶持和行業規範上有所傾斜;三是夯實社會心理服務基礎工程,著力打造理論支撐、技術支持和行業布局3個體系;四是健全社會心理激勵疏導機制,著力發揮風險預警、疏導幹預、凝心聚力作用;五是加快孵化社會心理服務產業平臺,制訂健全技術標準,塑造良好行業生態。
馮毅代表:應當層層壓實責任 確保脫貧效果
馮毅,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軍區政委
馮毅代表認為,當前脫貧攻堅到了最吃勁兒的時候,應當進一步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堅持黨委主責不懈怠、從嚴督導不放鬆、改進作風不走樣,壓緊壓實責任,確保貧困群眾真脫貧、脫真貧、全脫貧、不返貧。
馮毅代表表示,要著眼長遠,堅持因地制宜,按照「一地一計、一村一品、一戶一策」脫貧思路精準施策,持續鞏固脫貧成果;重點跟蹤掌握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情況,及時幫扶,防止返貧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