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綜合消息 據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報導,早晚高峰期道路擁堵,電動滑板車、獨輪平衡車、雙輪平衡車這些「代步神器」,就成了不少上班族的選擇。那麼這種設備是否可以上路呢?又真的安全嗎?
小張是一名白領,今年年初花了將近一萬塊錢,買了一臺雙輪平衡車,因為操作簡單,又避開了堵車的麻煩,這臺平衡車就成了小張的新座駕。
雖然如此,但時間一長,這平衡車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雖然平衡車反應非常靈敏,但相對於汽車的鐵包人,毫無保護的騎著平衡車穿梭在車流中,還是讓人有些擔心。因此平衡車也逐漸被小張淘汰了。現在只是偶爾在小區內拿出來玩玩。那這平衡車的操作原理到底是什麼?是否安全呢?
姜智遠告訴記者,平衡車種類有很多,主要分為雙輪和獨輪,價格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但基本上都是需要進行充電使用的。例如他剛剛演示的這款雙輪平衡車,充電4小時,可以行駛28公裡以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18公裡,和自行車的速度差不多。
由於簡單易學,平衡車的銷售量也是日漸看漲,平均一家門店月銷售近20臺。其中大部分的購買者都是青少年。
平衡車究竟屬於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需不需要上牌照?能不能行駛在人行道上?出了事故如何認定呢?面對這一新生事物,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出臺相關法規,規定平衡車屬於玩具範疇,不具備道路行駛權。而青島的相關規定正在制定當中。
「代步神器」,看上去方便易學,還能避開擁堵交通,可平衡車沒有方向盤、沒有剎車,這樣上路,危險係數也挺高。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禁止平衡車上路,青島的相關規定也在制定當中。生活中,您會使用「代步神器」上路嗎? (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
北京開查代步神器 電動平衡車滑板禁上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這兩年不知道您在大街上見過沒有,有一種獨輪車特別時髦,電動的,不用蹬,站在上面就能往前走,有的上面連扶手都沒有,直走、拐彎兒全靠雙腳的重心掌握,徹底解放雙手,所以踩上去很酷,你可以揣著兜兒,叉著手,看著報紙什麼的……反正電動獨輪車的廣告是這麼拍的。
雖然很酷,但是這種東西要想掌握,一般都很難,那種不帶扶手的電動獨輪車吧,除非天賦異稟,一般人得練上個兩星期左右才敢上路。關鍵,連閘都沒有,剎車也得靠重心掌握,所以雖然它可以作為一種代步工具,但是安全隱患著實不小。
於是,繼上海之後,北京也開始對這一類的代步工具上路說不了。據北京交管部門介紹,不只是雙輪或單輪的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等類似工具也在禁止上路的範圍,交管部門已經開始對駕駛這種代步工具的行為進行糾正和警告了。不過,雖然不允許這類工具上路了,但是並不會影響愛好者們的熱情,在公園、廣場這類的場所還是能去騎一騎的。
電動平衡車是什麼東西?回想一下在商場或者超市裡,服務人員站在上面,抓住扶杆,前傾就能行走,後仰就能停下的那個傢伙,你一定有印象。這種只需一個或兩個輪子就能「健步如飛」的代步神器今年風靡全國,北京也不例外,很多人都將它搬回了家,王先生就是其中一個。雖然很喜歡,但王先生支持對騎電動平衡車上路說不:
記者:你什麼時候買的這輛電動平衡車?
王先生:今天春天。我覺得很拉風,很多人都喜歡這個車,就覺得特別好玩,因為它本身就像風火輪一樣。公園裡經常騎,在家的話,遛狗有時候也騎著它,我覺得特別好玩。
記者:騎這輛電動平衡車上過路嗎?
王先生:沒有上過,就在小區裡邊、在公園裡邊轉過。
記者:覺得它安全性好嗎,有沒有摔過跤?
王先生:摔過,一開始摔好幾跤。
記者:你覺得如果它上路的話會有危險嗎?
王先生:我覺得在馬路上理論上講是有危險的。
而同樣被擋在馬路之外的另一個東西,人們則更加熟悉。近些日子,還有一個和它有關的神曲洗腦之勢席捲全網絡。沒錯,那就是滑板。電動滑板的風靡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前,許多歐美校園影片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踩著它上路有何不可?滑板愛好者李垌表示,即使是水平還算不錯的自己,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
李垌:滑板的話,就是這種木質的滑板,然後底下是金屬的。金屬的輪子的這一類的滑板,就是說,我認為它的安全性跟個人的水平有很大的關係,你比如說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還好,七到八年從事這個運動,包括跳,包括飛,包括很多一些更高難度的動作,其實在路上的話,對行人的躲避是有一定預判的。如果是新開始的人肯定是會很危險,尤其是在拐彎的時候,對。
因此,對于禁令,李垌也表示很支持。作為自身滑板愛好者,他並不認為不許上馬路會影響「追風少年」們對滑板的熱情。
李垌:其實在我去德國留學的時候,看到德國的街道也是這樣的,包括在美國滑板比較盛行的地方,其實這都是違法的。他們的慣例,第一次會勸阻你,如果不行的話,第二次直接就是開罰單。
記者:一般的情況下滑板愛好者會找一個專門的場地來進行這項運動嗎?
李垌:我覺得在中國,因為主要是專門的場地第一是可能很遠,或者是收費很貴。所以大家會找開闊的公園或者是廣場,很多人的地方。(中國日報網)
小夥騎代步神器獨輪車闖紅燈致殘 被判擔責70%
只需一個輪子就能「健步如飛」,身體前傾或後傾就能加速或減速,如同哪吒腳下的風火輪一般。時下這種名為IPS自平衡獨輪車的「代步神器」深受不少人熱捧。然而對於這種車的類型存在很大爭論,近日海澱法院判決,一名騎「代步神器」闖紅燈致殘的學生,承擔交通事故的主要責任。
闖紅燈被撞擔主責
去年7月4日晚上,小飛(化名)和他的幾名同學分別使用IPS自平衡獨輪車在路上騎行,在行駛至海澱區學清路與石板房南路交叉口北側時,小飛因急於追趕已由西向東通過路口的同學,急匆匆地闖過了紅燈。此時,恰巧一輛小轎車遇綠燈由南向北正常通過,與小飛身體及IPS自平衡獨輪車接觸,將小飛撞倒在地。事發後,小飛被緊急送醫治療,右脛骨被鑑定為粉碎性骨折,其傷情構成10級傷殘。
事故發生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小飛使用的IPS自平衡獨輪車進行了車輛類型鑑定,最終劃歸為無法確定類型。交通管理部門認定,小飛使用IPS自平衡獨輪車由西向東遇紅燈通過路口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小轎車由南向北通過路口未確保安全是發生交通事故的次要原因。因此,小飛負主要責任,小轎車方負次要責任。
起訴至法院獲賠10萬
小飛起訴至海澱法院要求對方賠償醫療費、營養費、護理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法官根據事故雙方的過錯,判定小飛擔責70%,小轎車方擔責30%,小飛獲賠近10萬元。目前,判決生效並履行完畢,雙方服判息訴。雖然獲得了經濟賠償,但這名才21歲的青年卻變成了殘疾人。
承辦本案的法官表示,在這起事故中,小飛因缺乏交通安全意識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但該起事故反映出的問題卻值得人們深思,此類「代步神器」是否可以上路,應該算是什麼性質的交通工具,遵守怎樣的交通規則,出了事故怎麼分責等一系列問題,還需相關管理部門制定規則,對它進行制約和管理。(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