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隨著現在近視裝備技術的發展,無人機成為了各國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在進幾次的軍事衝突中,無人機都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在地面裝備中,戰鬥機器人,確切的說是無人戰車也備受重視,不過各國在發展戰鬥機器人的過程中,質量差距就有些大了。
戰鬥機器人:用平衡車能忍,手扶拖拉機實在有點草率了
相比較於美軍用來幫忙「背東西」的四足機器人「大狗」,扛著「老乾媽」重機槍的履帶式戰鬥機器人,擁有重火力,甚至依舊測試AI智能的俄式戰鬥機器人,其他各國公開的戰鬥機器人中,真的是「異彩紛呈」,風風各異。
作為曾經擁有相當強悍軍工實力的烏克蘭,也在不斷研發新的軍事裝備,比如說多功能機器人複合體「駱駝」,不過其實其底片就是一型沙灘車,上面裝備有觀瞄、遙控設備以及重機槍。
烏克蘭這型戰鬥機器人的優點是底盤便宜結實,採購來源簡單,通過和越野能力出色,整體造價比較便宜。
而到了波蘭的戰鬥機器人看起來「科技含量」要高一些,底盤是一輛平衡車,上面裝備有短管的六管機槍,看起來很簡單實用。
當然波蘭的戰鬥機器人有一定的缺點,就是在公路或相對平整地域以外的環境中平衡車的通過能力,還是要略差一些的。
但是,用平衡車能忍,下面這款用手扶拖拉機做底盤的就有點過分了。
印度尼西亞的一型武裝機器人,整體風格看起來非常的奇怪,其底盤看起來十分眼熟,應該是手扶拖拉機,然後直接在上面罩個殼子,就可以了。
當然,有點非常明顯,相比較烏克蘭的沙灘車底盤和波蘭的平衡車底盤,印尼的手扶拖拉機底盤首先就勝在的成本優勢上,平臺簡單易維護,維修保養的成本也很低,農用車輛的通過性能也非常不錯。
但是,這個外部「裝甲」似乎有點草率了,重要的發動機部分都裸露了,而皮帶傳動也比較不適應戰場環境,哪怕不是直接被射擊,彈片飛過來就能造成動力故障了,當然,還是那個優點:便宜隨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