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萬物,最美總在一瞬間;世間萬事,最難只在堅守中。黨的好女兒、優秀紡織女工趙夢桃離開我們已57年,但「高標準、嚴要求、行動快、工作實、搶困難、送方便」的夢桃精神,始終激勵著無數一線工作者砥礪前行。12月11日,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在陝西省總工會召開創作座談會,這也標誌著這部由西演·西安易俗社創排的主旋律大劇,正式投入創排階段,該劇將用秦聲秦韻,在舞臺上,唱響「夢桃精神 代代相傳」的楷模之歌。
以趙夢桃為主人公,《織夢人》將帶所有觀眾走入這位新中國最美奮鬥者的不凡人生和精神世界:趙夢桃是原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進廠的11年裡,她曾42次被評為勞動模範、紅旗手,連續7年月月全面完成生產計劃,並幫助13名工人成長為工廠和車間先進生產者。她創造的一套先進的「巡迴清潔檢查操作法」在陝西省被全面推廣。她的人生雖然短暫,但也同樣不凡,時代變遷,趙夢桃小組的精神接力依然不輟,並輻射到各行各業,為所有奮鬥者提供榜樣力量。西安易俗社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全國勞動模範惠敏莉表示:「百年易俗社創排《織夢人》,正是希望以秦腔藝術形式,向以趙夢桃為代表的全國『織夢人』致敬,向為共和國事業奉獻青春的英模人物致敬,將『夢桃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座談會上,編劇張泓介紹了該劇劇本的初步創作情況,參會嘉賓對趙夢桃的人生歷程、感人故事、工作事跡、精神品質進行深度挖掘與梳理,趙夢桃的好姐妹、曾任夢桃班組組長的梁福雲,回憶起趙夢桃時幾度哽咽,「她病情最重的時候,我正好也在坐月子,她坐公交車去醫院看病,中途也是下車先來看望我,把我安排妥當了,自己才去看病。無論什麼時候,夢桃的心裡,永遠想的都是同事們,想的是大家。」
眾人紛紛表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西演·西安易俗社《織夢人》的創作是弘揚夢桃精神、謳歌勞模的重要創新,全劇以「夢桃精神,代代相傳」為創作指導思想,將新時代倡導的工匠精神與夢桃精神融合展現在戲曲舞臺上,契合時代主旋律,更將激發人人爭做時代最美奮鬥者。「織夢人」所展現的,將不僅僅是趙夢桃一個人的先進事跡,更期待這部秦腔大戲,能唱出陝西人的夢、中國人夢、民族夢、國家夢。西安演藝集團董事長寇雅玲表示:「西演將致力將《織夢人》打造成藝術精品,推向藝術舞臺最高點,「我們所有創作人員,將以學習和踐行夢桃精神的態度去創作這部重點大劇,也用夢桃精神激勵著我們往下走,並不斷傳承、傳播夢桃精神。」
據悉,在座談會後,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創作團隊12日已前往鹹陽紡織集團展開實地採風,作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獻禮劇,該劇將於明年與觀眾見面,並計劃進行晉京演出與全國巡演。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