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藍天救援隊員車禍背後:「公益遊俠」保險制度亟需完善

2020-12-18 界面新聞

記者|趙孟

「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漢打怪獸!」在微信朋友寫下這句話11天後,蘇州藍天救援隊隊員許鵬在運送物資支援武漢「抗疫」途中,遭遇車禍罹難。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藍天救援隊出動的救援隊員有五六百人,他們都是沒有報酬的民間志願者。

與他們一樣,忙碌在武漢各個社區的普通志願者,有數萬人之多。這些活躍的民間力量,為封城後的武漢社區繼續運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撰文指出,志願服務能夠填補因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而導致的缺憾,擴大社會公共福利的能量。在歷次救災行動和此次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志願服務已經因為其靈活性、貼近個體、及時發現並填補盲區等特點難以替代。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群龐大的「公益遊俠」,卻長期處於保險不足的尷尬狀態。志願服務中一旦發生意外,志願者往往只能利用公開募捐和申請榮譽稱號的途徑,來爭取救治或給家屬的撫恤。

早在2013年,民政部就制定的《中國社會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指導綱要(2013-2020年)》,提出推動建立志願者保險制度,明確志願者保險的責任主體、涉險範圍和風險承擔機制。但落實效果並不理想。

3月5日,民政部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啟動「志願者、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湖北省養老機構工作者關愛保障行動」,對全國參加疫情防控的各類志願者免費提供專項保險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將獲得5萬元保障,身故者將獲得25萬元保障。

這讓參與此次「抗疫」服務的民間志願者感到安慰。公益人士認為,這種臨時性的政策亟需制度化,以便在未來志願者服務中,更好的保障志願者權利,讓志願精神得以存續。

許鵬參與救援任務前,按照藍天救援隊的規定,正式隊員必須購買一份560元的年度救援險,死亡最高賠償80萬元。此外,許鵬幫助運輸的物資由中華慈善總會負責,該會也為他投了一份保險。目前,藍天救援隊正在協助許鵬申報烈士。

「公益遊俠」不可缺

2020年春節前,許鵬和好友李晨約定,春節後到他們合作的刺青工作室聚會。2月5日,李晨給許鵬打電話,讓他第二天到店裡相聚,但許鵬告訴他,自己已到武漢參加救援了。

李晨一直留著珍藏多年的好酒等許鵬回到蘇州再喝,但半個月後,他等到的是許鵬遇難的消息。2月21日凌晨,許鵬從山東運送防疫物資到武漢,在梁山縣境內遭遇車禍身亡,年僅39歲。

李晨告訴界面新聞,許鵬在沒加入藍天救援隊之前,一向樂於助人,但一直沒有找到「組織」。像他這樣的性格,一旦找到「組織」,便會「一發不可收拾」。

李晨是許鵬的大學好友,當年他們一起組建過樂隊,許鵬是主唱,李晨是鼓手。在李晨的記憶中,許鵬為人仗義,多才多藝。許鵬的故鄉江蘇大豐縣,正好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朋友們覺得他「就像梁山好漢」。

有一次,許鵬和李晨等朋友去西藏,車上遇到一名男子與一位女乘務員起衝突,爭吵即將演變成打鬥。其他乘客都默不作聲,這時許鵬站起來,一把將這名男子放倒在地。許鵬的舉動也獲得了回報,那次他們的行李不巧忘在車上,這位乘務員很快幫他們尋找送回。

還有一次,在上海迪士尼樂園,一名男子旁若無人的插隊,許鵬上前勸阻,對方起初不聽,許鵬就給他講道理。「最後說得旁邊人都鼓掌了。」李晨說,最後這名男子只能灰溜溜離去。

有一年,許鵬和幾個朋友自駕遊去西部某地,正好碰到藍天救援隊在此展開救援行動,有一批物資無法送達,許鵬便用自己的越野車幫忙送到。這成了改變許鵬人生軌跡的契機。

2016年前後,許鵬加入江蘇藍天救援隊,很快從志願者變成預備隊員,正式隊員,不到40歲的他,還被提拔為藍天救援隊機動隊隊長。李晨曾聽許鵬戲稱,「救援是個無底洞」,「一億富翁變千萬富翁,百萬富翁變十萬富翁」,但他仍然樂此不疲。

作為一家社會組織,全國的藍天救援隊成員超過5萬名,這些成員分正式隊員、預備隊員和志願者三級。不管是正式隊員,預備隊員還是志願者,他們與藍天救援隊之間並無合同等隸屬關係,在法律意義上都屬於志願者,參照《志願者服務條例》管理。

許鵬和李晨等朋友曾合開了一家刺青工作室,加入藍天救援隊後,許鵬便很少顧及工作室的事。他的身影曾出現在阜寧風災、廣元沉船、玉樹雪災等等事故現場。甚至還被派往西藏可可西裡、緬甸、寮國等執行任務。

藍天救援隊有一位南京的成員,從小是一名孤兒,這個團隊讓他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幾乎將自己所有收入都獻給了救援隊。

許鵬在藍天救援隊的同事蔡超說,藍天救援隊的人喜歡自嘲是「瘋子」,救援所有開支都需要自己承擔,但還是有人源源不斷申請加入,「還是真的喜歡幫助人,覺得內心快樂吧。」

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曾撰文指出,價值敏感度高的人一旦捲入公益事業,便驚訝地發現自己迅速成為「公益遊俠」,激發出極大的潛能,可以不眠不休還精神抖擻,支撐他們的便是志願精神。

金錦萍說,志願服務是承擔公共責任的公眾參與行為,而對於社會責任的主動自願的擔當恰是公民意識的覺醒。在歷次救災行動和此次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志願服務已經因為其靈活性、貼近個體、及時發現並填補盲區等特色引起關注,彰顯其難以替代的功能。

2008年汶川地震吹響了志願者的集結號,「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刻,讓我們如夢初醒地意識到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有那麼多秉承良知、誠心和責任,願意以自身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的人。」

主動涉險投保難

實際上,救援作為一種主動涉險行為,風險較高,一直不在保險公司的險種涵蓋範圍內。身處險境卻無保險保障,成為「公益遊俠」們長期以來的「隱痛」。

西部某省藍天救援隊負責人黃浩告訴界面新聞,救援隊員缺乏保險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保險公司針對救援隊員的險種不足;二是救援隊因資金或管理等原因,對購買保險執行不到位。尤其在藍天救援隊成立初期,「幾乎都是在『裸奔』。」

黃浩原來是一名媒體人,2008年參與512地震報導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發現與其用筆寫文章間接推動問題解決,不如自己直接組織力量參與其中。於是,他加入剛剛成立不久的藍天救援隊,成為最早一批藍天救援隊成員。

2008年,民間救援屬於新事物,並沒有針對普通志願者救援行為的險種。一些藍天救援隊成員參加救援時,只能自己購買普通的人身意外險,但有關保險法規規定,主動涉險不在賠付的範圍內,「買了也很難獲得賠償」。

隨著近些年各類自然災害頻發,讓藍天救援隊名聲日隆,救援隊「裸奔」的狀態引發關注。2013年,民政部制定的《中國社會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指導綱要(2013-2020年)》提出,推動建立志願者保險制度,明確志願者保險的責任主體、涉險範圍和風險承擔機制。

2015年前後,一家保險公司新增了一種針對救援隊員小額險種,出任務時臨時購買,保費每天3元,按日計算,遭遇死亡最高賠付10萬元。多位藍天救援隊員表示,這一險種的賠付「聊勝於無」,他們並沒有期待這份保險給自己帶來安心,只能在救援過程中「自求多福」。

黃浩曾就救援隊員無法購買保險一事,找到有關部門反映,有關領導曾召集該省保險協會人士與救援隊員們開了一次協調會。保險公司人員在會上表示,將爭取新增適合救援隊員的險種,「但後來還是不了了之。」

最近幾年,一些保險公司增設了針對民間救援隊的救援險,但保費都在數千元。2019年初,一家保險公司針對藍天救援隊新增了一種額度較大的年度救援險,每年繳納保費560元,遭遇死亡最高賠付80萬元。

藍天救援隊全國總隊長張勇告訴界面新聞,按照藍天救援隊的統一要求,藍天救援隊的所有正式隊員、預備隊員和志願者,參與救援時都應該購買保險。但藍天救援隊屬於「品牌授權」模式,全國各地的藍天救援隊都獨立運作,總隊與地方救援隊並不是領導關係,保險費用具體由誰購買,以及購買多大額度,決定權仍在各個救援隊。

界面新聞了解到,在許鵬所在的蘇州藍天救援隊,要求每位正式隊員自行購買年度救援險,預備隊員和志願者不做購買年度保險的要求,他們往往只購買了每天3元錢的臨時新救援險。

按照藍天救援隊的規定,只有身著藍衣服的正式隊員才能參加救援,預備隊員只能做些「輔助性工作」,「相當於培訓」,有時候也要去救援現場,一旦發生意外,臨時救援隊和志願者獲得的賠償較低。

按照藍天救援隊總隊的要求,正式隊員必須購買年度救援險。2019年8月月,深圳藍天救援隊隊員許挺秀和尹起賀在救助受困驢友時,突遇溪水暴漲與大部隊脫離後不幸遇難。一位參與處理後事的藍天救援隊成員透露,二人都未購買年度救援險,僅購買了每天3元的保險,家屬只能獲得10萬元保險賠償。

「幸好他們的父母都很通情達理,如果堅持問救援隊為什麼不給孩子買保險,我們就難辦了。」這位人士說。

社區志願者的愛與憂

在此次疫情中,除了藍天救援隊這樣專業性較強的志願者隊伍,活躍在武漢各個社區的普通志願者有數萬人,他們在封城期間為武漢市民生活的正常運轉起到關鍵作用,但他們的保險問題少有關注。

2月23日,武漢市啟動「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在全市範圍內專項招募志願者,服務內容主要為在小區內為居民提供食品藥品代購代送等。當地媒體報導,招募通知發出3天後,報名人數突破5萬。

武漢市「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志願者招募通知要求,武漢市區防控指揮部和各區文明辦為志願者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防護保障和工作保障,交管部門和各區為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提供通行證件。

2月26日,武漢市龍城社區居民李博通過社區報名,成為一名志願者。他的工作是幫助不能外出社區內居民「跑腿」,偶爾也在小區巡邏,勸導出門活動的市民不要逗留太久。

龍城社區較大,招募了數百名志願者,其中有一部分是李博這樣的自由職業者,以前從未做過志願者,對志願者的義務和權利都不甚了解,「安排什麼就幹什麼。」

龍城社區一位工作人員稱,暫時沒有為志願者購買保險的計劃,「志願者就是不求回報的幫助別人,如果你有什麼要求,建議先不參加。」

實際上,疫情發生後,多家保險公司也針對性的增加了針對新冠肺炎的險種,或在原來的意外險中,將感染新冠肺炎納入保險範圍內。但志願者組織方和志願者本人,缺乏主動保險的意識。

李博每天三班輪換,食宿自理,沒有報酬,也沒有保險。但他安全意識較高,出門服務前一天,瞞著家人花了68元錢,購買了一份涵蓋新冠肺炎的意外險,最高賠付20萬元。其他的志願者,許多人並沒有去購買保險。

除武漢以外,湖北其他地市也招募大量志願者為社區服務。王政是湖北隨州一個社區的志願者,已經服務了半個多月,這裡人手緊張,他需要隨時待命。王政自己沒有保險,「我們是志願者,也不好意思提這些要求。」

最初幾天物資緊張,李博每天只能領到一隻口罩和一雙手套,後來才給了他發一些消毒液。他每天準備兩套衣服,在外服務期間穿一套,回家進門前脫掉,再換上另一套,然後再用消毒液反覆洗手。

「志願服務手冊」要求他們不接觸可能攜帶病毒的人群,但風險仍然無法絕對避免。有一次,小區一位老人不小心將手割破,需要送到醫院救治。「人們都害怕去醫院,那裡是高危地區。」李博說,一番思想掙扎後,他和另外幾名志願者一起,將傷者送到了醫院。

「當時確實害怕,你不知道有沒有發熱病人。」李博說,到醫院門口,他猶豫要不要進去,最終還是陪同傷者辦完所有手續。付帳時,老人才發現自己忘記帶錢,準備聯繫妻子將錢送來。李博為了讓他家人減少暴露風險,自己幫他墊付了。

沒過幾天,社區另一位正在巡查的志願者,突然倒地昏迷,大家趕緊將其送到醫院,慶幸並不大礙,只是食物中毒。醫生提醒李博,回到家不僅要用消毒液洗手,還要用沾酒精的棉球,在鼻孔和耳朵裡「轉一轉」。李博這時才意識到,他低估了做志願者的風險。

武漢市「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志願者招募通知要求,凡累積服務時長達到規定時間的志願者,獲得相應級別的「志願服務證書」,表現突出者在全市各類優秀志願者推選中優先考慮。

「對我這種自由職業者意義不大,」李博說,「我們想法很簡單,就是力所能及的幫大家做點事。」他唯一的願望是疫情早日結束,自己平安無事。

善待志願者是善待社會和未來

金錦萍認為,志願者參與的雖是公益服務,但同樣享有一些權利,這包括獲得與志願服務活動相關信息的權利;接受培訓的權利;獲得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必要的物質保障和安全保障的權利;以及獲得志願服務組織為其購買保險的權利。

金錦萍說,志願者的這些權利體現在相關立法中,同時需要在志願者招募說明和志願服務協議中予以明確。

大量志願者參活躍在社區服務中,引起了民政部門的注意。3月5日,中國志願者日當天,民政部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啟動「志願者、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湖北省養老機構工作者關愛保障行動」。

該政策對全國參加疫情防控的志願者、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湖北省養老機構工作者提供專項保險保障,符合條件的人員可在線發申請領取,若感染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將獲得5萬元保障,身故者將獲得25萬元保障。

這讓參與此次疫情服務的志願者感到安慰。但黃浩認為,這種臨時性的政策亟需制度化,以便在未來常規的志願者服務過程中,志願者的正當權利能得到保障。

按照2017年出臺的《志願者服務條例》規定,「志願服務組織安排志願者參與可能發生人身危險的志願服務活動前,應當為志願者購買相應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這意味著,為志願者購買保險的責任主體,在志願服務組織。但在具體落實中,規定與現實存在差距。

黃浩說,許多像藍天救援隊一樣的民公益組織,沒有固定收入,偶爾有一些企業捐贈,或幫助其他機構培訓獲得收入,但負擔不起所有人的保險。「如果要求隊員自己購買,又不一定人人都做得到。」他說。

長江志願救援隊也面臨類似問題。該隊負責保險事務的蔡女士告訴界面新聞,由於專門的救援險價格普遍較高,他們只能為救援隊購買普通的意外險,一旦遭遇意外,是否能獲得滿意賠償存在變數。

長江救援隊沒有收入,保險費用只能依靠企業贊助。蔡女士說,有些人經濟狀況不好,但對公益很熱心,而且有救援技能,不能拒絕他們加入救援隊,僅僅依靠企業贊助購買保險難以確保救援隊穩定運轉。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徐曉華認為,組織方為志願者購買保險是「天經地義」的,對於組織方沒有能力負擔龐大的保費等問題,他建議可尋找有關部委和國有保險公司,爭取打破常規給予支持。

徐曉華告訴界面新聞,疫情發生後,各部委都出臺應對疫情的政策,「哪一個不是打破常規的?」他介紹,中國的福利和救助體系比較完善,人社部和應急管理部都有相應資金儲備,工傷保險帳戶結餘也比較大。特殊情況下要「敢想」,才能靈活發揮這些資金的用途。他甚至建議,可將志願者納入工傷標準來處理。

北京市煒衡(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封頂認為,志願服務發達與否能夠體現社會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如果將政府和NGO(非政府組織)視為社會服務的常備軍,那麼廣大志願者則堪稱後備軍。政府和NGO人手有限,一旦發生疫情、地震這樣的重大事件,志願者的作用更不可替代。

「志願者服務不計報酬,但不意味著我們的社會、政府可以無視其所冒的風險。」封頂說,以本次疫情為例,如果政府根據法律或臨時性政策招募志願者,補充行政力量的不足,為志願者提供保險和其他必要保障,就是政府的責任。而據《志願者服務條例》,為志願者提供相應的保障構成政府的行政給付義務。

黃浩提到,《志願者服務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志願服務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合理安排志願服務所需資金,促進廣覆蓋、多層次、寬領域開展志願服務。」在江西一些地方,政府每年為當地藍天救援隊提供50個人的保費支持,但在許多欠發達地方,志願者們只能「自力更生」。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黃浩、李博和王政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助力應急救援 湖南新華保險向藍天救援隊捐贈4萬元救援設備
    藍天救援隊隊員指導湖南新華志願者穿戴激流救生衣,並進行實戰演練。紅網時刻11月12日訊(通訊員 吳文捷)近日,新華保險湖南分公司向湖南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捐贈4萬元資金,交由湖南省紅十字會專項採購激流救生衣,用於社會應急救助服務。
  • 藍天救援隊總指揮張勇:民間公益救援的艱難突圍
    張勇臨時決定改變隊員的任務:每人組織一個車隊和紅十字會對接,領物資,然後帶隊去送貨。汶川的經歷讓張勇重新思考救援的意義:「救援需要勇氣,更需要理性和專業。」2008年11月,藍天救援隊正式成立,「目標是建立一支中國最專業救援隊伍,從現有的山地救援逐漸擴展為更全面的城市救援、水上救援、地震救援等自然災害領域」。
  • 2020棗莊藍天救援公益年會順利召開
    「如果說:港灣是風帆的嚮往,雨露是大地的嚮往,春風是寒冬的嚮往,那麼,藍天就是你我的嚮往。我們拾一粒石子,讓靈魂激蕩起漣漪,漫過海角。我們借一縷月光,點燃熱切的呼喚,讓夢想飛過天涯。」回顧2020年的不平凡之路,用這句話形容藍天救援隊可以說是非常貼切。
  • 「山西十大最美公益人」專題報導(六)田先進:「藍天英雄」衝鋒在...
    2010年,他登山時結識了北京藍天救援隊隊員許可,了解到藍天救援隊是中國民間專業、獨立的純公益緊急救援機構,就此和藍天救援隊結緣。2011年,田先進加入呂梁藍天救援隊;2012年,他因為工作原因調回孝義,開始組建孝義藍天救援隊;2013年10月,經藍天救援品牌授權,孝義藍天救援隊正式成立。目前,該救援隊共有隊員82人,其中正式隊員29人,預備隊員6人,志願者47人。
  • 聞汛出動 長城炮藍天救援機動隊首戰廬江
    7月24日,長城炮藍天救援機動隊在接到安徽廬江汛情告急的通知後,迅速調度當地長城炮車輛奔赴一線,參與到抗洪救援的任務中去。在成都車展開幕當天,長城炮藍天救援機動隊成立,為抗洪搶險提供助力,為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再添勁旅。
  • 「上刀山下火海」,自籌資金免費救援!藍天救援隊為啥這麼牛?
    在志願服務領域,藍天救援隊可以稱得上是一塊響噹噹公益品牌,那麼在這麼多的公益組織中,藍天救援隊為啥這麼牛?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解密一下。藍天救援隊執行救援任務。藍天救援隊參與公益活動。入隊考核很嚴格,通過率只有五成濟南藍天救援隊目前有隊員76人,志願者160人。對於名氣響噹噹的一支公益團隊來說,這個數量並不算大,這是因為藍天對於每一個成員的選擇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藍天救援隊參與救援。
  • 嶽陽市藍天救援隊十年參與救援5150次 幫助上百萬群眾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趙 芸)從2010到2020,嶽陽藍天救援隊已走過了整整十年;10年來,嶽陽藍天參與的救援約5150次,志願總時間約28萬小時,幫助過的群眾上百萬。十年的風雨同舟,十年的大浪淘沙,經過不斷考核、培訓與實戰救援歷練,嶽陽藍天逐步成長為一支鋼鐵的隊伍。
  • 英雄看英雄 濟寧藍天救援隊免費觀影:願世上再無「緊急救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倩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晚上,濟寧藍天救援隊組織集體免費觀看《緊急救援》電影活動,觀影結束後,隊員們表示,真切的感受到了救援的溫度和意義,也更加深刻認識到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 藍天救援隊許鵬運送物資遭遇車禍,不幸去世!
    2月22日下午3點40分,滬寧高速蘇州新區收費站外,來自全省各地的藍天救援隊隊員,排起一條300米的整齊隊伍,和眾多蘇州市民一起,迎接許鵬回家。凜冽寒風中,一條條橫幅寫滿了不舍,寄託著無盡哀思。「歡迎許鵬隊友歸來!」「兄弟,一路走好!」
  • 「驢友」探險被困事件頻發 深圳擬立法規範戶外運動和救援
    2019年8月,24名驢友不顧颱風預警執意登上惠州白馬山,營救行動中深圳藍天救援隊兩名隊員突遇山洪,最後犧牲;今年6月13日,又有3名驢友颱風天登山被困懸崖,救援隊連夜搜救近12小時;更有甚者,今年深圳一戶外活動組織帶領22名兒童在深惠交界山林徒步時迷路,險些釀成大禍……業內人士指出,戶外探險所秉承的冒險精神值得鼓勵。
  • 工作簡報 | 藍天救援2020年12月28日任務內容簡要發布
    (已完成)  9、金寨藍天救援籌備組在隊部召開隊委會及工作組聯席會議。(已結束)  10、界首市藍天救援隊(籌)在華信電影城組織隊員和志願者集體觀看《緊急救援》。(已結束)  11、東至縣藍天救援隊(籌)在東流鎮長嶺中學進行防疫消毒工作。(已結束)
  • 平泉藍天救援隊舉辦2020年度總結,大會
    近日平泉藍天救援隊舉辦2020年度會議。會上進行了年度工作總結。平泉藍天救援隊成立於2019年9月,註冊於2020年8月,是民間專業、獨立的公益緊急救援機構。一年來,在生命救援、水域救援、山野救援、走失人員捜救、安全教育培訓、急救知識培訓、大型活動安保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長江救援志願隊再次獲贈保險和救援裝備
    1000萬元額度保險 7類水上救援「神器」 長江救援志願隊 再次獲贈保險和救援裝備捐贈現場。記者李慧紫 攝武漢晚報訊(記者李慧紫 通訊員陳誠)12月8日下午2時,12名長江救援志願隊員齊聚長江觀景第一臺,9日他們將代表武昌區社會救援力量參加湖北省應急救援力量職業技能比武競賽。
  • 藍天救援河北品牌督導、張家口藍天救援隊隊長王東升因病去世,享年...
    沉痛哀悼藍天救援河北品牌督導、張家口藍天救援隊隊長王東升。2021年1月7日13時18分,藍天救援河北品牌督導、張家口藍天救援隊隊長王東升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享年54歲。王東升,ID:隨波vs逐流。2008年加入藍天救援隊,曾參與汶川地震、緬甸洪水、魯甸地震、雅安地震、尼泊爾地震等眾多的國內外救援行動。
  • 英勇犧牲的救援隊員尹起賀、許挺秀:暴雨山洪中的生命守望
    原標題:英勇犧牲的救援隊員尹起賀、許挺秀:暴雨山洪中的生命守望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13日訊 2019年8月,廣東惠州惠東縣白馬山,為營救17名被困驢友,深圳藍天救援隊隊員尹起賀和許挺秀,突遇山洪英勇犧牲。
  • 深圳藍天救援隊許挺秀、尹起賀捨身救援被確認為見義勇為
    深圳藍天救援隊供圖 深圳晚報訊 (記者 李晶川) 9月7日,深圳藍天救援隊發布消息,經廣東省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確認,該隊原隊員許挺秀、尹起賀,在救援過程中英勇犧牲的行為,屬於「見義勇為」。 2019年8月24日晚,24名深圳驢友在廣東惠東縣白馬山溯溪時被困,其中1名驢友墜崖受傷求援。
  • 北京豐臺藍天救援隊元旦假期進行繩索救援技術培訓
    1月3日,為加強隊員專業知識,提升隊員繩索救援實戰能力,北京豐臺藍天救援隊在北京豐臺大灰廠蓋達組織了繩索救援技術培訓,共有20多名隊員參加培訓。圖為隊員進行一對一救援訓練。  此次繩索救援技術培訓實行「理論教學+實操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教練主要針對裝備整理、上升下降轉換、配重提拉、懸渡橫空、三維轉運、45度斜拉、可釋放錨點建立以及一對一救援、平臺提拉與下放等救援技術,結合自身實戰救援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參訓隊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
  • 深圳藍天救援隊許挺秀尹起賀被認定見義勇為
    原標題:許挺秀尹起賀被認定見義勇為   2019年8月25日,深圳4名藍天救援隊隊員在惠州惠東縣白馬山對17名被困驢友進行救援,在送走最後一名被困驢友後,許挺秀、尹起賀不幸遇上山洪暴發,壯烈犧牲。今年9月,兩名隊員的見義勇為行為正式被廣東省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認定。
  • 張家口藍天救援下花園隊:疫情不滅,藍天不退
    張家口藍天救援下花園隊:疫情不滅,藍天不退 2020-02-16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保武漢故事:騰訊式保險的公益樣本
    截至發稿,武漢累計確診超過 50000 例,治癒 46000 餘例,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段劫後餘生,一段人間疾苦。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這些康復後的人們也正在面臨許多現實困境——有後遺症、併發症等未知風險,也有無法投保健康險的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