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劇場版依然進入混飯階段。
第1把,90後
兩千年左右,尚在孩童時代的孩童了解外界、觀看的動畫片主要通過電視機。
國產的當時沒有長篇,日本一衣帶水,不少長篇動畫被引進,諸如《龍珠》、《中華小當家》、《四驅兄弟》、《數碼寶貝》、《名偵探柯南》。時過境遷,不少孩童時代的動畫早已完結,只剩柯南一支獨大,猶在更新。
人終究是視覺動物,重視第一印象。由於未完結,由於先入為主,90後有的會追過整個學生時代,如今已然成人,步入社會,有了辛苦的可支配收入。
在中國,人口基數大,柯南鐵粉所佔比例小,計算下來,也是日韓國中的大眾追捧對象。
如果劇場版再略有噱頭或起色,其他一般柯南粉也會再購票支持,劇場版於國內回本甚至賺錢都是現階段不難的事,如2019年這部《紺青之拳》上映兩天已破億,比去年的《零的執行人》提前四天。
無論中國的、日本的,90後都是柯南版權方小學館粉絲情結目標觀眾,但本身短板也畢露,主要90後有一茬,不像國內某些網文、懸疑作者企圖收割一波波青少年齡段的韭菜,全是算計。
第2把,新蘭CP
柯南系列,第一男主無疑是他,第一女主自然是小蘭。
由於吞了變小藥丸,高個的新一與高個的小蘭湊成一對,才是令鐵粉心甘情願吃狗糧的節奏。小個的柯南與小蘭在一起,終究是隔靴搔癢,使粉絲爽感大跌。
這第23部《紺青之拳》,便耍了小聰明,讓假新一與小蘭秀恩愛,並且於彩蛋小蘭反用此破案,也算小亮點。新一皮囊不能與小蘭在一起時,主創轉拿次要角色秀恩愛找補,鈴木園子與京極真這次瘋狂餵受眾甜糖。
且不說日本大量宅男女,單看國內已有兩億單身。秀恩愛不僅正向餵養屏幕前的情侶,也能反向刺激單身男女,於片方怎樣都是穩賺不賠的。
第3把,柯基CP
《紺青之拳》較系列以往作品是大受歡迎的,除新蘭,還因柯南、基德這對CP。縱然基德有一身帥氣且不切實際操作的披風、裝置,不影響大倉崇裕歇斯底裡地堅持超現實創作。無腦不怕,駕馭粉、吸收粉、甜宅人便好。
電影裡,柯南與基德有大量合作片段,無疑會正中大量宅女的下懷。暑假第一國產黑馬《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哪吒與帥敖丙攜手走向未來,也是吸票房的一大利器。
日本劇場版比中國餃子導演的做法坦然。餃子儘量減少哪敖CP的出現,劇場版的則全不避諱地前後左右狂刷吸金。
能夠吸引起,也跟怪盜基德的知名度有關。柯南系列,除新蘭柯,基德受歡迎程度可謂排在前列。整天打醬油的毛利小五郎是搞笑擔當,帥氣擔當便非基德莫屬。
第4把,取名技巧
柯南劇場版到《紺青之拳》,已有二十三部之多。除一九九七年第一部的陰差陽錯,後面皆每年一部流水線作業,儼然是國內低幼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大電影的作派鼻祖。
二十三部的背後涉及大量人事變動,光導演、編劇的水平就參差不齊。一旦分析這些,過於繁瑣,倒不如快刀斬亂麻,抓重點。
放眼望去,柯南劇場版票房縱然局部存在波折,但整體是一路走高。
除此,便是二十三部的固定取名技巧。無非設耳目一新的神秘副標題,不僅抓粉絲眼球,還是單一劇場版始終的關鍵。撇開試水《引爆摩天樓》的直白TV式取名,後面的均遵守該套路。像第二部《第十四個目標》,觀眾會問,這第十四個是什麼,以及前面十三的又分別是什麼。第四部《瞳孔中的暗殺者》,小蘭通過瞳孔目睹兇手,下場會如何引粉絲好奇。第十五部《沉默的15分鐘》,誰沉默以及為何沉默,諸如此類,令粉絲乃至其他受眾倍增,推動購票去影院見真相。
第5把,慣性使然
90後時目標受眾,有它便有相對穩定的收益。新蘭CP、柯基CP則是小學館柯南的招牌,單用單薄,雙用便有《紺青之拳》的多重吸金保障,至於劇場取名,則是細節的小套路,像鄭曉龍的《甄嬛傳》《羋月傳》劇名有生僻字抓人。
以上4把斧子是外表,根處還是小學館抓主要搖錢樹不放手混飯的使然。
同在日本,初期都以推理、懸疑為特點的柯南、東野圭吾一虛一真兩人,事業軌跡何其相似。都是長期紮根,都是面對推理市場縮小而被迫變化,生成推理為次,其他如動作或情感為主的混合產物,都是滾雪球,一朝獲大名利。
到如今,也都是危機四伏,故事越來越流水線作業,於受眾難有大的驚喜,只會得過且過。
尤其柯南劇場版的現狀,像極香港電影巔峰時代落幕前的瘋狂流水。目前《紺青之拳》取得的票房,不是因為新作品多優秀,而是多年耕耘的慣性結晶。電影實質是人做事,只要步入無實質奮進,混一年算一年,越來越多鐵粉的熱情也會被庸作、時間消磨殆盡。
到時可真就是四面楚歌,即便柯南與大反派烏丸蓮耶決戰,也只會是混飯多年的空頭偵探毛利小五郎在失去柯南後發覺自己真廢的最後陣痛。
怒其不爭,恨其不為,華強方特有八部《熊出沒》大電影後,都開始謀求嶄新方向,做了《俑之城》,作為老前輩的柯南真橫心一招到老,永遠與小蘭隔層紙?一言以蔽之,那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