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管
作
精
的
誕生
美術老師
攝影師
書法 英語 烘焙寫作
爵士dancer~
這是
集所有技能於一身的
奇女子
!
十
START
HUSHUANG
不斷擴充的技能包
丨
OPEN
攝影
photograph
繪畫
painting
寫作
writing
書法
Calligraphy
舞蹈
dance
鋼琴
piano
明明能安穩做個白領
卻跑來城管「受罪」
明明是美術專業出身
卻非要和dancer搶飯碗
明明烘焙技術足以養家餬口
卻又鑽研起攝影和鋼琴
明明是坐辦公室的文員
卻常常衝在「火線」
摸摸魚 劃划水不香嗎?
這個明明也太能作了~~
那麼她是誰?
她就是外貌和內涵並重
才華與魅力兼有
工作閒不住生活能折騰的
「作精」城管
經濟開發區(漢南區)城管局紗帽中隊的胡霜!
胡霜自畫像
會「作」妖
這個女人,有點東西…
胡霜最近的朋友圈有兩個視頻,一個是燈火闌珊,清風拂面,她款款走來,青春可人;另一個是一段爵士舞,動感十足,光芒四射,又颯又辣。
她來了 她來了
「霜降」
01
02
03
如果她不說,你很難想像,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職業也是「霸氣外露」的城管。
從大學實習到畢業以來,她做過多份工作,美術老師、專業導遊、公司白領......每段經歷都豐富精彩。
「要麼不碰,搞就搞個名堂出來。」胡霜說。
從小到大,幾乎每件事情,只要她做,她都想做到最好。因為出身於軍人世家的她,耳濡目染,嚴格要求自己形成習慣。
先丟一小部分榮譽證書感受下
證
書
說起繪畫,胡霜高中才開始接觸,起步雖然不早,天賦+努力卻讓她進步飛快,並且一直堅持下來,現在成了她解壓的好方式;
繪畫作品
書法也是她從小就練習的,在當今這個電腦、手機當道的時代,胡霜仍然喜歡手寫,就連平時寫工作簡報都會先打手稿,娟秀的字體總引來一片讚嘆。
書法作品
喜歡烘焙,就隻身去上海學習,可不是玩玩而已,她的手藝加上美術的功底,蛋糕每個都是限量的爆款……
烘焙作品
今年武漢重啟後,她又報名爵士舞和鋼琴,勤學苦練,現在也學的有模有樣。
朋友都說,別看她外表柔柔弱弱,但其實「很瘋,永遠猜不到她的下一秒」,生活「精彩到讓別人自閉」。
有「作」為
寫拍剪講,樣樣都行...
最初胡霜考到紗帽中隊是做外勤,為什麼後來變內勤,這裡面有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早在大學的時候,胡霜就跟別的女孩不一樣,比起逛街,更喜歡去圖書館泡著,喜歡讀書也喜歡寫作。
胡霜的閱讀筆記
偶然的機會,開始做起替別人寫情書的活,上班之後,偶爾有時間也會「重操舊業」練練手感。有一次她覺得寫得還不錯,就發在朋友圈,結果忘了屏蔽同事,單位知道她挺會寫文章,讓她成為宣傳專員。
沒想到,這樣的趕鴨子上架,胡霜漸漸成為了隊伍裡的「筆桿子」,還把工作感受和日記彙編成了2萬多字的書。
△《繁華背後的負重而行》 胡霜著
好不容易公文上道了,領導又給她一個相機,讓她拍攝工作照片和視頻,這樣的新任務又激發了她的「鬥志」。
她自費報了攝影班、剪輯班,自費買器材、買書,又開始折騰自己。現在,她文章可以寫,照片可以拍,視頻可以剪,抖音可以做,把自己變成了一支隊伍。
△ 胡霜參加演講比賽
不僅如此,沒學過演講的她,還代表局裡參加武漢經濟開發區(漢南區)的演講大賽,賽前緊張的睡不著覺,終於拼了個一等獎回來。
不僅在生活上,在工作中,胡霜也是一個斜槓「打工人」!
能「作」實
關鍵時刻,頂上去…
和諧有愛的家庭,可愛的兒女,漂亮得體的外貌,努力上進家人,其實她沒必要這麼折騰。
「我愛人也跟我說,家裡輪不到我去拼。」胡霜說。
其實,在城管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她不是沒打過退堂鼓。工作辛苦倒是次要的,關鍵是得不到社會的認可,這讓好強的胡霜有點難過和動搖,並且也動了開烘焙店的念頭。
可是每次從鏡頭裡拍下同事的辛苦,用筆記錄著城管的酸甜苦辣,這種情懷總讓她難以割捨。
出身軍人世家的她字典裡,就沒有退縮兩個字,在這次疫情中,單位和領導再三要求女隊員不上前線,但是胡霜又「任性」了!
△抗疫期間搬運物資
疫情期間,她跟隨男隊員一同執行任務,那時「口糧」短缺,每天都是泡麵度日,胡霜連夜煮40個雞蛋、做40個杯子蛋糕帶給同事。給大夥改善夥食。
一次緊急任務是運送800個床頭櫃到方艙,男同志都在搬運,但是床頭櫃需要先把包裝的塑料撕掉,才能進一步組裝,現場就她一個女生來撕,忙的滿身汗,結果累病了。
晚上回去就開始發低燒,而且家裡一點藥都沒有。當時床位非常緊張,上報後,先居家隔離。於是她一個人隔離在書房,在家人面前裝著淡定,心裡其實非常緊張害怕,每天晚上還要整理隊裡的一些材料、文稿。「當時不做點事情的話,心裡更慌。」胡霜回憶著那段「煎熬」時期。
發燒第三天的時候,她遠在河南的父母知道這個消息,很著急,但父親的安慰讓她哭笑不得。
還好後面檢查發現是虛驚一場,只是普通感冒。
這不是他爸爸第一次讓她挺住。之前,武漢文明城市覆審期間,她隨隊不分晝夜在加班,扛不住病了一場,吊瓶都打上了,父親還「嫌棄」她:「這麼年輕,該頂上去的時候就要頂上去,怎麼熬幾個夜就扛不住了……」
父親嘴上嚴厲,心裡也為她擔心,特地寫下兩句話勉勵女兒。
△胡霜父親寫給她的字
好不容易,疫情結束了,單位開始調休。
她想帶著孩子去河南看看父母,結果前腳到家,通知就來了:武漢汛情刻不容緩!她當晚就買了回漢的車票,第二天一早回到武漢,參加防汛任務。
△胡霜在防汛排漬一線
從疫情到汛情,她看到了比平時更辛苦的城管,隨時準備衝到最前線戰鬥,不講條件,不辱使命。
這就是城管人。
經歷了這些,胡霜再也沒有了辭職的念頭。她要留下來,記錄為了城市美好而默默奉獻的人們。
「作」自己
我若盛開,清風自來…
歲月的雕琢,讓30歲的女人逐漸明白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不再滿足於單一身份的束縛,轉而嚮往多元生活。
疫情之後,她開始嘗試跳出舒適圈,發掘自己的專長及興趣,追求更豐富的人生。
△胡霜在練習賣萌鋼琴
喜歡嘗試的性格給胡霜許多與眾不同的體驗,這些體驗讓她更願意去嘗試新鮮的挑戰。比如跳舞和鋼琴,就是「我喜歡」,想做更好的自己。
這麼多東西要學習,要實現,還有兩個孩子需要媽媽的陪伴,她怎麼協調時間?
△胡霜寫給子女的信之一
每報一門課,她都會提前安排好。比如舞蹈課,她和兒女互相陪伴去上課。鋼琴課,她會安排在中午,犧牲午休去彈鋼琴,她覺得很值得。而英語,則安排在10點之後,這時候孩子們都睡著了,她開始自己的學習。
△胡霜和兩個寶貝
有人說她「作」,她覺得,如果說「作」就是把日子過得精緻生動,有取悅自己的能力,她會「作」一輩子。
三十而勵,乘風破浪
沒有什麼比忠於自己更重要
不管什麼年齡
不論什麼工作
熱愛 才會擁有無限可能
一輩子就這麼長
要活出自己的主場
做那個舉世無「霜」的自己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