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報導,漫威《黑豹》男主查德威克·博斯曼於周五因癌症去世,享年43歲。博斯曼四年前被診斷出結腸癌,他的家人在聲明中說:「查德威克是一名真正的鬥士。」
公開資料顯示,查德維克·博斯曼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2016年5月6日,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美國隊長3》在美國和中國內地同步上映,他在片中飾演黑豹。2018年,查德維克·博斯曼在漫威《黑豹》電影中飾演瓦坎達國王特查拉。2018年4月,獲《時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榮譽 ;11月,憑藉作品《黑豹》獲得第44屆人民選擇獎年度電影男星榮譽。
羅素兄弟稱很難接受這個事實,博斯曼優雅、正直、天賦過人。他激勵一代人做自己心靈的帝王,永不屈服。懷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和他一樣,以仁慈和關愛待人。展現才華以求對世界產生影響,永遠努力成為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延伸閱讀
《黑豹》:《蝙蝠俠》後漫威超級英雄電影最高峰
雖然此前好幾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上映時,美國媒體在評論中都用上了「最佳漫威電影」之類的讚詞,但當筆者看完《黑豹》之後,才感覺這回才真正是名副其實、當之無愧。筆者甚至認為,這就是漫威所有超級英雄電影迄今為止的最高峰,這就是諾蘭《蝙蝠俠》之後,最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黑豹君臨天下,眾英雄只能拜服。
「全黑班」主演陣容、非洲土生土長的超級英雄、濃鬱的非洲文化、複雜深邃的內涵、精彩紮實的故事、血肉鮮活的角色、真摯動人的情感,極具說服力的邏輯和動機,還有貫穿服化道、布景甚至動作戲的非洲風情,再加上那帶感的瓦坎達英語口音,《黑豹》從頭到尾都是如此別開生面、精彩紛呈,給人帶來有別於此前所有超級英雄電影的獨特而精彩的體驗。
筆者曾經以為不會再有超級英雄電影能夠與諾蘭的《蝙蝠俠》系列比肩,如今就被《黑豹》狠狠打臉。單就超級英雄電影內涵開拓這方面而論,《黑豹》完全不亞於諾蘭的《蝙蝠俠》系列,甚至有著更高更廣的視野和境界。而且相對於諾蘭兄弟的大名鼎鼎,相信你都叫不出《黑豹》編劇和導演的名字,這就是漫威集體創作和製片系統的強大與可怕之處,DC、福斯等其他超級英雄電影製片方,如今是拍馬也趕不上了。
許多人不喜歡《黑豹》也毫不意外,因為想要真正看懂《黑豹》、理解《黑豹》這部電影的內涵,需要你對政治和歷史感興趣,需要你對黑人歷史以及與黑人相關的美國歷史和美國政治,乃至世界局勢至少有基本的了解和認知,這差不多就將不太關心這些內容的觀眾擋在門外了,他們看不到影片在內涵方面的妙處,自然就無法理解建立於這些內涵之上的角色心理和動機,以及影片主創的創作意圖,也就無法理解本片相對於其他超級英雄電影真正非同凡響之處,所以只能發牢騷、狂吐槽了。
要真正說清《黑豹》對於超級英雄電影內涵開拓方面的過人之處,以及有限的文戲臺詞信息中所帶出的複雜深邃、引人思索的政治議題,恐怕少不了要長篇大論一番了。簡單做個對比,同樣以內涵獲贊的諾蘭《蝙蝠俠》系列和《神奇女俠》,這兩者的內涵其實更多地面向「過去」,是對「過去」人類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而《黑豹》不僅針對「過去」,更注重的是「現在」和「未來」,通過影片發出對「現實」問題的吶喊,對美好「未來」的呼喚!這都是諾蘭《蝙蝠俠》系列和《神奇女俠》沒有觸摸到的高度!
在一個完全虛構的瓦坎達王國,在一個半架空的世界裡,講述真實存在於我們歷史中的黑人血淚與抗爭,探討並反思黑人如何面對不堪回首的過往與依然感覺不公的現實,探討並反思如何面對難民問題等大量存在於我們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種種現實議題,而且所有這些內涵議題都完美地融入這部超級英雄電影的故事和構架中,這就是《黑豹》偉大之所在。
早前報導《黑豹》打破漫威系列傳統設定 獨具特色的科幻電影
《黑豹》之所以能夠迅速在北美市場引爆,主要得益於該片在題材上的重大突破。作為漫威電影中首部由黑人超級英雄擔當主角的影片,《黑豹》一出生就顯得與眾不同。電影首次把主要場景集中在了神秘的非洲大陸,除了一望無垠的地平線、充滿異域風情的部落文化以及風格獨特的服裝造型設計,影片還首創性地建造起一個隱身於非洲大陸的世外國度瓦坎達。
在這個擁有豐富「振金」資源的國家裡,各種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徹底顛覆了觀眾對非洲大陸貧窮、原始的印象,成功地描繪出一幅將傳統與科技巧妙融合的未來非洲城市之藍圖。過去,我們已經習慣了在美式科幻大片中看白人如何引領世界科技文明,如何在外星球上建造他們的殖民地,而《黑豹》的出現則打開了另一扇文明的窗戶,讓我們看見了未來世界更豐富的可能性。
此外還有電影的多元解讀價值。因為主角設定為黑人超級英雄,影片不可避免地直面了種族衝突、國際政治、非洲復興等重大社會議題。雖然這些話題在今天看來似乎有著投機之嫌,但對於漫威電影這種超級娛樂大片來說,仍然不失為一種進步。這也是《黑豹》能夠在北美迅速發酵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原因,它已經不限於一部爆米花電影,而是有著更多的探討空間。比如,影片中的反派之所以希望發起戰爭,是基於對美國社會黑人生存狀況的反抗;黑豹的前女友娜吉雅反對瓦坎達緊閉國門的做法,主張為周邊國家難民提供援助……這些話題,很容易和當今北美的社會現狀產生共振效果。
但恰恰是影片的話題性,導致《黑豹》在內地上映後並未取得和北美市場同樣的高口碑。影片中涉及的種族問題、難民問題乃至政治話題,對中國觀眾來說很難產生較大的共鳴。在失去了話題性的情況下,影片在故事和動作戲上確實不及其他超級英雄大片那麼吸引眼球。整個故事是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王權鬥爭,兩代兄弟因為不同的執政理念而互相殘殺的戲碼並不新鮮,而主題的嚴肅性又導致該片更像是一部古典的史詩大片,喪失了一部分娛樂性。幾場動作戲和戰爭戲,更多的是黑豹卸下超能力之後的近身肉搏以及部落間比較原始的團戰,雖然很有非洲風情,但難以滿足觀眾對超級英雄超能力戰鬥的幻想。
值得一提的是,《黑豹》的主線故事雖然是兩位王子的奪位之爭,但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得相當出彩,大有蓋過男主的氣勢。比如說黑豹的妹妹蘇睿公主,手握瓦坎達高科技,不僅為哥哥量身定做一系列尖端武器,還能醫治各種疑難病症;大將軍奧克耶武力超群,帶領著清一色的光頭女戰士守衛著皇家尊嚴;黑豹的前女友娜吉雅更是一位政治家兼慈善家,遊走於國際社會間努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美貌、智慧、力量、野心……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幾乎兼具了以上優勢,再也不是傳統大片裡的花瓶了。
不難看出,《黑豹》在北美被封「漫威最佳」不僅和影片自身的題材相關,更與北美的觀眾結構、文化基礎、社會輿情等密不可分。而對中國觀眾來說,它也不失為一部獨具特色的漫威電影,讓我們看到了科幻世界的另一種狂野風情。
(原標題:《復聯》導演羅素兄弟悼念「黑豹」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
來源:綜合中國網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