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第二部的確不如第一部好看,至於原因,我覺得以白家的故事和戲劇衝突,壓根兒就不該有《大宅門》第二部,第一部收尾收得很好,再有第二部就是畫蛇添足了。
當年看《大宅門》的時候,感覺這確實是一部難得的好劇,幾乎沒有槽點,更沒有多餘的地方。從白景琦出生,再到他當家立業成為白家「掌門人」,觀眾真是借著他的視角見證了白家的榮辱興衰……
但是,單單一個白景琦即便再有個性、再有看點,也撐不起整個「大宅門」。我覺得《大宅門》之所以好看,就是因為戲劇衝突一個接一個,讓人應接不暇。而第二部雖然也有戲劇衝突,但都是圍著白景琦一個人轉,整個劇就顯得單薄、單一和無趣了。
其實,《大宅門》有很多劇情與白景琦沒多大關係。《大宅門》剛開始就以白家與詹王府的「矛盾」吸引住了觀眾,隨後是白家大爺的「偷梁換柱」,以及二奶奶用盡辦法盤迴白家生意。
這之後,白景琦才算是真正出場,他相繼經歷了「八國聯軍進北京」和「闖蕩濟南府」的重頭戲份。而等到白景琦成為白家「掌門人」之後,《大宅門》的劇情也著實枯燥過一陣子,內容無非就是太太、妹妹、兒子、親戚,與前半部的精彩絕倫相比,後半部有些乏味。
既然第一部後半段的劇情已經有乏味跡象,為什麼還要拍第二部?那怎麼可能會比得上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