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2020-12-25 騰訊網

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最大一級海軍艦艇,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原計劃建造四艘,實際建成兩艘。並且最終都覆滅於艦載機的攻擊之下,預示著大炮巨艦時代的落幕。

建造歷程

命名很有深意

大和級戰列艦是以日本首都所在地的古國名命名,日本舊時首都為奈良屬於大和國。日本當時首都為東京屬於武藏國。預備首都松代屬於信濃國。

1932年日本開始大和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1934年10月日本海軍軍令部對海軍艦政本部正式下達大和級戰列艦的設計任務。

大和號

1937年11月4日,在侵華戰爭爆發的四個月後,日本開始了大和級戰列艦建造,首艦大和號戰列艦於廣島縣吳市的吳海軍工廠正式開工 ,鋪設第一根龍骨 。

1940年8月8日,大和號戰列艦下水。1941年10月,大和號開始試航。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當日,大和號戰列艦試航結束。1941年12月16日,大和號竣工並正式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建造歷時4年10個月,總造價為1780億日元。

武藏號

1938年3月29日,大和級二號艦武藏號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開工,1940年11月1日下水,1942年8月5日服役。

信濃號

1940年5月4日大和級戰列艦三號艦信濃號由橫須賀海軍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12月暫停。1942年6月日本海軍由於中途島海戰的慘敗,損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艦,為了及時補充航空母艦的戰力,日本除了加速建造航空母艦以外,信濃號也被日本海軍列入改裝航空母艦工程。

1942年建成一半的信濃號改建為航空母艦,當時世界上尺寸最大,裝甲最厚的航空母艦。信濃號航空母艦於1944年11月19日完工,在整個改裝過程中,其加裝的防護裝甲就消耗鋼材1.7萬噸,滿載排水量竟然高達71890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

四號艦

1940年11月大和級戰列艦四號艦(代號111)動工開建,1942年3月停工。

性能參數

基本數據

大和級戰列艦長263米,寬38.9米,吃水10.86米,艦員編制2767人,標準排水量6400噸,滿載排水量72810噸,是世界艦船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動力系統由總功率高達15萬馬力的4臺蒸汽輪機驅動,共12臺重油專燒鍋爐,4軸傳動,最大航速27節,最大續航7200海裡。

大和級戰列艦首次採用球鼻艏設計,全艦裝甲防護厚重,裝甲總重達22895噸,配有光電和雷達探測系統。

武器裝備

大和級戰列艦裝備有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4座三聯裝155毫米副炮,12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156門25毫米機關炮(45座三聯裝和21座單裝),2座雙聯裝 13.2毫米機槍。

艦載機

大和級戰列艦一共搭載有7架零式雙座水上觀測機和零式三座水上偵察機 ,零式雙座水上觀測機最大速度370公裡/小時,最大航程740千米,裝有3挺7.7毫米機槍。零式三座水上偵察機 最大速度375千米,最大航程2080千米,裝有1挺7.7毫米機槍。這兩種飛機的主要任務是為戰列艦提供偵察,以及在炮戰中觀察炮彈的落點。

戰列艦的謝幕

武藏號戰列艦

1944年10月由慄田健男海軍中將率領包括大和號和武藏號在內的第二艦隊從婆羅洲北部的斯裡巴加灣出發,企圖攻擊在雷伊泰灣的盟軍登陸艦隊。1944年10月24日進入菲律賓錫布延海,10時30分遭到美軍航空母艦飛機攻擊。武藏號成為美軍飛機主要攻擊目標,到15時30分武藏號總共被19條魚雷和17顆航空炸彈擊中,並失去機動能力,到19時35分傾覆沉沒,歷時9個小時。全艦共有1021人喪生,1376人生還。

大和號戰列艦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作為第二艦隊旗艦從山口縣德山灣海向衝繩方向出擊,執行自殺式特攻的命令。12時30分在鹿兒島縣坊之岬海90海裡遭到美軍艦載機轟炸,到14時17分,共受到美軍386架飛機多波次的攻擊,14時23分大和號第3主炮塔彈藥庫發生大爆炸,戰艦頃刻葬身海底,歷時不到2個小時。全艦包括日本第二艦隊司令伊藤正一中將、艦長有賀幸作大佐和艦員共2498人全部陣亡,僅有276人獲救。

信濃號航空母艦

信濃號航空母艦雖然在11月19日加入現役,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的細節沒有完成,還需要建造和調整,而且因為趕工期不僅質量不過關,很多設備都只配置了最低限度。

1944年11月27日信濃號航空母艦開始了它的處女航,信濃號被美軍射水魚號潛艇發射的6枚魚雷命中4枚。由於建造信濃號時的趕工和粗製濫造,導致進水嚴重,並且艙門無法合死,導致這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處女航僅僅進行了17個小時便被擊沉,也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記錄。

大和級戰列艦建造所需的大規模工業資源不僅超出了日本當時的經濟實力,而且限制了能夠建造的戰艦數量。大和級戰列艦位居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列艦性能之首,擁有噸位最大、裝甲最強、主炮口徑最大,但卻在美國艦載機的強大攻勢下,永沉海底。

實戰證明,在現代海戰中沒有艦載機的制空優勢和強大的防空系統,單純的大艦巨炮不堪一擊。武藏號在美軍機轟炸下只抵抗了9個多小時,而大和號在不到2個小時內即被美軍飛機擊沉。大和級戰列艦的謝幕,也預示著戰列艦時代的終結,航母時代最終來臨。

相關焦點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其最終成果就是在1937年開始建造的新銳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二、史無前例的巨艦在沒有十萬噸級的航空母艦的那個年代,大和級戰列艦是絕對的海上巨無霸,也是日本海軍的驕傲。要知道,就算是美國後來的新銳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其標準排水量也才44560噸,滿載排水量也才55710噸,跟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一比,差了不知道多少個重量級。而在戰列艦至關重要的主炮上,大和級戰列艦也是一等一的強大,配備了令人生畏的460毫米口徑45倍徑艦炮,以三聯裝炮塔的方式在艦身上布置了三座炮塔,共計九門主炮。
  • 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
    關於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首先一個原因就是補充當時IJN(日本帝國海軍)的實力。海軍艦艇的服役時間十分有限,至大和級正式立案時,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除長門級之外,金剛級已經處於超期服役的狀態,扶桑級和伊勢級也已經服役了近20年,整體的技術也已經落後於當時的時代,且改造的空間也已經不大,急需新的主力艦進行補充。
  • 大和號戰列艦對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價值
    聯合艦隊設想戰時以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攔截由本土前來增援的美海軍艦艇編隊,憑藉大和級戰列艦強大的460毫米艦炮,在兩國海軍戰列艦世紀大戰中擊敗美海軍。但歷史證明,日美海軍在太平洋的戰爭,並未按照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設想而展開,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更多的時間是待在戒備森嚴的軍港內,並未隨艦隊主動出擊,尋找美海軍戰列艦決戰,成了太平洋戰爭中多場非常著名的大海戰的旁觀者。
  • 大和級戰列艦和052D驅逐艦,來一場較量,誰能取勝?
    ,成為了二戰中的超級戰機,就算在現在來看也是一艘強大的戰艦,為了對抗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美國有計劃研製一款能與之匹敵的超級戰艦,隨著二戰的結束,超級戰艦計劃也就不了了之了。 戰列艦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戰艦,有著強大的火力,在日本的野心驅使下,日本集中了大量的工業力量建造了大和級戰列艦,擁有著460毫米主炮的恐怖戰艦,艦身還安裝了各型上百門火炮提供火力支援
  • 鐵甲威龍-大和號戰列艦
    艦種:戰列艦國籍:日本艦級:大和型戰列艦(1號艦)製造廠:吳市吳海軍工廠造價:137802000日元(相當於12.134噸純金)動工:1937年11月4日大和號戰列艦(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中文: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
  • 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它的結局如何?
    二戰時期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巨大成功,航母的作用被開發出來,從此以後航母成為海軍最仰仗的軍艦,而作為紅極一時的戰列艦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我們今天就以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為例講述它悲慘的結局。二戰最強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但只有2艘大和級戰列艦隻有大和號和武藏號建成,本來計劃建造4艘但最終只完成了這兩艘。大和號是1941年12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武藏號是1942年8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
  • 巔峰戰艦攻略分享 大和號戰列艦評測
    【大和號戰列艦資料】 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一號艦 。大和號戰列艦所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舊日本海軍所建造的最大一級戰列艦,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 。該艦裝備有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以及各種副炮和對空機關炮,全艦覆蓋大量裝甲,艦身的重要部位都能經受460毫米大炮的轟擊,其煙囪也在開口處和側面裝上了蜂窩狀鋼板和防護裝甲 。
  • 源自「大和」級戰列艦,短命的日本「信濃」號超級航空母艦
    聯合艦隊在中途島海戰中損失慘重,損失了四艘航空母艦,日本人痛心地發現,這一切都是美國航母艦載機造成的,而不是戰列艦。由此可以認為,比戰列艦更有效的是航空母艦,而且數量也十分重要,如何造出更多的航空母艦成了當務之急。從這一天開始,日本人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這一方向上,而努力的結果之一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濃」號航空母艦。 該航空母艦由未完工的「大和」級戰列艦第三艘艦改裝而來,滿載排水量高達72000噸,這一記錄直到戰後美國建造了超級戰列艦才被打破。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日本在一戰之前就建造了「扶桑」級無畏艦,一戰開始後又建造了「伊勢」級無畏艦、「長門」級戰列艦等多款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充分借鑑了「日德蘭海戰」的經驗將其滿載排水量設計為了3.2萬噸、4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最大射擊仰角高達30度,適合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 艦娘殺卡牌介紹之賭國運之艦-大和號戰列艦
    ,而是大和號戰列艦尷尬一生的最好註腳。在這種思想指導和現實鼓舞下,日本海軍開始準備建造搭載46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並組建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想以日本海海戰式的決戰來取得戰爭的勝利,很快大和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被批准。
  • 大和級戰列艦用兵思路分析,漸減作戰的產物,作戰思想落後最終慘遭...
    「大和」級戰列艦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過的最大戰艦,但是由於日本海軍的戰列艦用兵思路存在致命缺陷,致使「大和」級在建成後始終處於一種作用不明的曖昧狀態,以至於被當作聯合艦隊的水上豪華飯店使用對實力不足的日本國力和日本海軍兵力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浪費。
  • 科普帖——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中文: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 它是大和級戰列艦改裝的航空母艦,首航僅十幾個小時就被擊沉
    同時,美國還在快速擴充海軍力量,第二級快速戰列艦南達科他級一口氣要建造四艘,第三級快速戰列艦衣阿華級的設計也將要完成。大和級戰列艦相對於美國海軍,日本海軍在擴充實力的動作上就要小得多了,這主要是受制於日本貧弱的經濟實力。
  •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遙想初到軍港,萌新艦長第一艘鋼鐵巨艦下海的場景記憶猶新,今時破浪風暴再起,十級重艦或使風雲聚集。據悉,《雷霆海戰》全新重器,十級戰艦將與眾多艦長大大不期而遇。眾望所歸的大和級戰列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等世界名艦都將集體登場。
  • 詳解二戰日軍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
    最好的例證就是蘇裡高海戰中的西村艦隊,面對裝備有Mk-8型火控雷達的美第77特混艦隊的「西維吉尼亞」、"田納西"、「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毫無招架之功,幾乎成為了美軍的靶子,性能低下的22型電探為發揮任何作用,根本無法發現美艦,日軍引以為傲的夜戰水平在先進科技的衝擊下不堪一擊。最具諷刺的是,日本甚至在1939年就開發出來了共振腔磁控管,比英國人還要早。
  • 世界上有三款18英寸炮,日本大和級戰列艦的最強,英美都沒有使用
    每次說到日系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都是繞不過去坎,而說到大和號的時候上面的460毫米艦炮又是繞不過的坎,所以今天就來嘮嗑一下那些年的18 英寸艦炮吧。首先先提前說一下單位換算的問題,日本可能是想在單艦的性能上超越其他國家的艦炮,所以在長門級和大和級戰列艦的主炮上都採用了比別人大一點的口徑,所以長門的是16.1英寸,大和的是18.1英寸,都比英制16、18英寸大0.1,不過今天都將其歸到16英寸炮中。
  • 戰艦世界日系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Nagato介紹
    導 讀 戰艦世界日系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怎麼樣?長門級戰列艦又有怎樣的歷史背景呢?回顧歷史,當初在海上稱霸的這些鋼鐵巨艦。
  • 蒙大拿級戰列艦: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大和:你敢說你比我還強?
    日本海軍在設計建造大和級時,採取了空前嚴格的保密措施,就連日本海軍內部了解詳情的人都少之又少,因此戰前美國海軍想獲取大和級的準確情報是極為困難的。實際上,美國人對於大和級的最初認知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並且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逐步得到修正,接近實情。
  • 「大和」級戰列艦上的生活條件,究竟有多高檔?
    據說,這兩艘超級巨艦上的生活設施極盡完備奢華,艦內料理更是堪比五星級酒店,論居住舒適性不僅在日本海軍中首屈一指,即使在世界範圍內也不多見。然而,這樣的生活條件並非為普通水兵準備,而艦內完善的生活設施也不僅僅是為了享受,更關乎全艦的戰鬥力,本文就帶你了解一下「大和酒店」的真相。
  • 被譽為「大和旅館」,大和號戰列艦到底有多豪華?這裡告訴你答案
    大和號戰列艦,是二戰後期日本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被稱為「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