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序章
聊起「如龍」系列,腦中條件反射般地想起那名略顯中二的熱血好男兒——桐生一馬。就像提到「塞爾達傳說」玩家會想起林克;提到「合金裝備」會想起Snake;提到「戰神」會想起奎爺一樣,桐生一馬作為日本老牌遊戲公司世嘉SEGA旗下的標誌性主角,早已和「如龍」系列捆綁到難捨難分。
「如龍」系列至今為止共發行了八款遊戲作品,其中七款與桐生一馬關係密切,玩家早已被這名人稱「堂島之龍」的社會小青年圈粉。然而到了《如龍7:光與暗的去向》的時代,一切都變得截然不同了。
當世嘉SEGA宣布《如龍7:光與暗的去向》(以下簡稱為《如龍7》)將全面對IP革新之後,痴迷在經典日式A·AVG(動作冒險類型遊戲)「如龍」世界中的玩家便開始了躁動,猜測與懷疑紛至沓來。
而當《如龍7》官宣從A·AVG改為JRPG(日式角色扮演類型遊戲)、桐生一馬告別「如龍」、新主角春日一番強勢登場的時候,徹底點燃了玩家的怒火。聲討《如龍7》的輿論鋪天蓋地,「預祝銷量大跌」、「不配叫如龍」的評論比比皆是,世嘉仿佛再次遭遇了遊戲界的打擊。
《如龍7》的系列地位
那麼《如龍7》究竟表現如何呢?答案已經在銷量與媒體評價中見了分曉。至今為止售出15.6萬份,即使在整個系列中也算是中上遊名次;Famitsu媒體評分38分,接近滿分的評價讓它坐實了「如龍」革新成功的名聲。
的確,《如龍7》一改往日積累下來的動作戰鬥體驗,改為逐漸被主流市場淘汰的回合制系統令玩家感到不解。但是回合制也並非一無是處,《如龍7》將有「天下第一」之稱的《女神異聞錄5》的戰鬥系統完美複製,不禁讓玩家眼前一亮。
再者,續作在劇情方面圍繞春日一番展開,在關於「人生的冒險」、「繼承龍之名」方面的劇情構建更加精細。種種細節之處的打造,呈現出了一款頂著「如龍」IP的全新遊戲,想到其與《女神異聞錄》高度相似,或許稱之為「橫濱男神歷險記」也不為過。
貳:世嘉拯救「如龍」系列
無論新老玩家,在面對《如龍7》時都可以將其視為世嘉新推出的IP系列,日後該系列應該也會按照「JRPG」的架構延續下去。《如龍7》將系統全面革新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整部遊戲的「主題」已經改頭換面了。
老玩家都清楚,曾經「如龍」系列的主角桐生一馬,在最初和玩家見面時就是「堂島之龍」的身份。而後在《如龍0:誓約的場所》到《如龍6:生命詩篇》這7部遊戲中,桐生一馬從日本黑道傳說到隱姓埋名淡出社會,人物生涯已經完全為玩家呈現。說得直白些如果世嘉不再去做出改變,《如龍6》已經是該系列的終章。
那麼該如何拯救「如龍」系列,使其延續下去?唯一的辦法便是破釜沉舟式的「改革」,徹底對IP大換血:玩法、畫面、系統、故事等等全線革新。至於遊戲究竟還能不能續寫傳奇經典,就只有交給玩家定奪了。這解決方案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曾經索尼SIE第一方遊戲「戰神」系列就用過這招。原本《戰神3》已經將希臘神話故事終結,如果不是《戰神》轉戰到了北歐神話、做出整體改變的話,想必奎爺也就從此告別遊戲舞臺了吧。
叄:春日一番的誕生
再講回新遊戲中「春日一番」的誕生,習慣了桐生一馬的「大哥形象」,再去接觸從底層混混開始往上爬的角色肯定會有明顯的反差感,這是世嘉想要見到的改變。春日一番與桐生一馬的人生截然不同,他雖然混社會但個人實力相當弱小,充其量算是個「嘍嘍」級別的小角色。
作為主角,他值得讚揚的「混社會」能力只有「找各種幫手」罷了,黑幫頭目、刑警大哥、陪酒女郎,甚至再到路邊乞討的流浪漢,春日一番統統能拉他們入夥兒。憑藉獨特的個人魅力,春日一番從底層摸爬滾打,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繼承「龍」之名,並且收穫一群最為珍貴的夥伴。這種劇本怎麼看都像是網絡文學平臺最常見的「幻想文」,偏偏玩家最喜歡的也是這種故事。《如龍7》高代入感的主角劇情架構,使玩家獲得更佳的遊戲體驗。
另外至於為何在主角故事大換血後,遊戲系統也重新改革。除了上文所提到過的「破釜沉舟」之外,世嘉官方也對其進行了闡述:
主角春日一番的故事是從社會谷底慢慢上升的過程,加之其人格魅力,做成RPG是對本作劇情最好的表現方式。
肆:匹配主角人設的系統
提到「回合制」戰鬥系統,在如今快節奏的遊戲潮流下,它已經不再受到玩家們的青睞。每次進到戰鬥環節需要過長的等待時間,重複到喪失爽快感的戰鬥表現,無一例外會讓玩家失去耐心。不過有一種回合制在圈子內備受好評,它便是《女神異聞錄》的系統。
眾所周知《女神異聞錄 5》的戰鬥系統也以回合制為核心,在其基礎上添加連招、夥伴攻擊等要素。成熟的JRPG機制與炫酷的畫風備受好評。因此《如龍7》將該系統完全搬運進來,不僅沒有讓曾經痴迷AVG版本「如龍」的玩家棄坑,還圈粉了眾多《女神異聞錄 5》的粉絲。
除此之外,回合制系統也與春日一番主角的身份相輔相成。前作桐生一馬一夫當關,熱血好男兒體現在一拳一腳,一招一式當中,再配合自己「堂島之龍」的身份,動作類型的戰鬥系統與之非常匹配。然而春日一番本就是底層角色,論單打獨鬥他又能比得過誰?於是身旁那群各具特色的夥伴們便起了大作用。
每一名夥伴都有自己的故事,並且在劇情上給足了戲碼。圍繞夥伴可以觸發各種遊戲內容,而將夥伴的好感度提升滿值,則會有專屬的友情小劇場出現。日常情況下與好友們在「伊勢佐木異人町」區域,喝酒聊天、隨處亂逛,遊戲的開放性設計隨處可見。這些都和《女神異聞錄 5》如出一轍,因此也只有它的系統才能完美詮釋春日一番的角色設計了吧。
伍:至今為止最出色的畫面
相比於前七部作品而言,《如龍7》的畫面完全可以用「質的飛躍」來形容。曾經遊戲中稜角分明的角色建模和場景建模,在該作中統統消逝不見,取而代之的柔滑順暢的線條。雖然從《如龍6》開始世嘉就已經使用新引擎開發遊戲,但是明顯看得出首作時對新系統的掌握度不夠,畫面與該遊戲相比有失水準。
從人物與場景光源的搭配方面看,該作也顯得用心了很多。夜晚公園與高樓霓虹交錯,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栩栩如生。角色的衣服貼圖質感逼真,這些都值得玩家用心去感受。不過客觀來說,《如龍7》依舊沒有跳脫出「如龍」系列的畫風。它不同於《GTA 5》、《神秘海域》等3A大作去追求極致的真實,反而故意做出了「油膩感」。光源的運用和材質的反光程度,再加上角色設計上的誇張,這或許是世嘉故意為之,時刻提醒玩家「如龍」只不過是一款遊戲而已。
陸:總評結語
在《如龍7》宣布改革但未公布前,誰都沒有想像過它的質量究竟如何。可能有玩家略帶偏見,因為回合制的原因將其一棒子打死,直接否定其遊戲價值,但事實證明《如龍7》並非想像中那麼不堪。相反它雖然放棄主流市場,卻意外收穫了更多玩家的青睞。
如果你首次接觸到這款遊戲,它絕對會帶來一種風格獨特的遊戲體驗。如果你曾經為「如龍」系列痴迷過,也依然能從遊戲中找到熟悉的味道。這便是《如龍7》的遊戲魅力。從「革新」遊戲的角度講,世嘉這次做到了教科書級的示範。果然,在遊戲理解層面上世嘉從沒有讓玩家失望過。
《如龍7:光與暗的去向》遊戲總評:9.2分。人生就像一場冒險,而你需要去如龍7的世界中闖出個名堂。
原創不易,搬運請私信。我是老談,一名專注於遊戲的自媒體人,您的點讚、評論加關注是對老談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