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喬喬的異想世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最終該部二戰影片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電影,和過去的嚴肅或溫情略有不同,《喬喬的異想世界》以喜劇開場,結局的童話破滅讓人揪心,也正是強烈的反差成就了這部電影。
電影改編自小說《Caging Skies》,原著的風格偏暗黑,但改編電影卻是一個可愛的童話故事,當然童話在殘酷的戰爭下最終破滅。
故事最終又回歸現實,小男孩從最初崇拜希特勒,到最後夢碎家破,喜劇的開端並沒能延續到最後。小男孩視角的二戰電影之前還有一部《穿條紋衫的男孩》,純孩童視角記錄的戰爭卻截然不同。
幻想中的好友阿道夫·希特勒
電影的主人公喬喬生活在二戰後期的德國,後方不知前方吃緊,喬喬和很多小男孩一樣對軍隊充滿了嚮往,他也是國家和元首的崇拜者之一。
10歲的喬喬和媽媽相依為命,父親外出打仗後幾年裡都杳無音訊,但這時候的他還不明白戰爭的意義,一心崇拜者希特勒,自己的房間裡也滿是希特勒的海報以及納粹的旗幟。
為了更接近心中的偶像,喬喬還加入了納粹青年訓練營,在這裡喬喬儼然成了納粹文化洗腦下的小標兵,教官給孩子們灌輸雅利安人的高貴以及猶太人的「骯髒血統」,儘管很多內容聽起來荒誕不羈,但喬喬依舊崇拜著他的偶像。
喬喬一直有一個幻想中的好友——滿足於喬喬幻想的阿道夫。他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喬喬這個10歲男孩的粗淺認知。「低智商」的阿道夫雖然讓人看著不禁莞爾,但透過這個想像中的阿道夫,所透露的不僅是喬喬的偶像崇拜,還有長期父愛缺席的情感漏洞。
將喬喬從危險中拉回的母親
電影中恰巧母親羅茜的扮演者是斯嘉麗·詹森,喬喬本質的善良更多地都來自於自己的媽媽羅茜。在兒子被人嘲笑後,媽媽會鼓勵喬喬,不要害怕被人嘲笑,要勇於去和訓練營老師理論。
當喬喬擔心臉上的傷疤羞於出門的時候,媽媽俏皮地鼓勵喬喬,「享受別人的關注把,不是誰都有機會看起來蠢蠢的。」
如果不考慮那個在外打仗不歸家的丈夫,這就是所有人夢想中的媽媽,獨立時優雅又自信,和孩子相處時溫情又正直,媽媽儘可能地把自己的正能量都給了孩子,這才讓喬喬這個小小標兵不至於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心裡只有納粹的喬喬是被媽媽拉回來的,電影中的羅茜不僅是好母親,更是一個清醒的德國人。她曾對喬喬說:我熱愛自己的祖國,但我討厭戰爭。媽媽一直在做反納粹的行動,包括派發「反納粹」傳單,偷偷收留了一個猶太女孩艾莎。
10歲的小男孩第一次體會到心動的感覺
後來小男孩發現了被媽媽藏在地上的猶太人女孩,艾莎和訓練營中教官所說的,長著犄角和長尾巴的怪物完全不同,也沒有吐著蛇的信子,他發現艾莎和其他人,和自己沒什麼兩樣。
猶太少女失去了雙親,後被羅茜收留,但法西斯德國當時已經風雨飄搖,越是如此對反納粹越是病態,包括很多不明就裡的民眾對希特勒,對納粹主義也盲目崇拜,但眼前出現的少女卻改變了喬喬的看法。
喬喬最開始也對艾莎充滿敵意,但慢慢地他開始轉變態度,認識到猶太人和德國人一樣,也該得到平等的對待。艾莎鼓勵喬喬,你不是納粹,你只是一個愛穿著制服搞笑的小男孩,你跟他們不一樣。
生命中出現的兩個女性將喬喬從盲目的民族主義崇拜中拉了回來,媽媽羅茜希望喬喬能明白一個道理,戰爭之外世界上有很多其他美好的東西,比如舞蹈、浪漫和自由。羅茜試圖讓喬喬明白,當自己喜歡上一個人時,蝴蝶像在胃裡飛舞。
10歲的小男孩第一次體會到這種心動的感覺,但很快一切如童話般的美好就破碎了。在廣場,他看到了熟悉的的媽媽用來跳舞的鞋,小男孩第一次給媽媽系好了散開的鞋帶,但這也是最後一次。
過去這個角色是互換的,媽媽總是溫柔地給喬喬繫鞋帶,但現實的殘酷卻讓這一切需要10歲的孩子承受。在媽媽離去之前,喬喬始終認為納粹德國是正義的化身,消滅猶太人是在為人類造福,但隨著與猶太人艾莎的接觸以及媽媽的離去,喬喬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錯了嗎?
後來在街頭,喬喬遇到了自己的小夥伴約裡克。約裡克告訴他,希特勒死了,飲彈自盡。他對我們隱瞞了很多時,隱瞞了許多人做的壞事。約裡克告訴喬喬:我不確定我們是否站對了隊伍。
艾莎的出現以及媽媽的死給了喬喬很大的觸動,在媽媽的教育下,喬喬始終保留了善良的種子,雖然他也和很多盲目的狂熱者一樣深深地崇拜者希特勒,但當他從艾莎處得到真相,知道了戰爭讓猶太人家破人亡,遭受迫害,他和他的「朋友」阿道夫也徹底道別了。
告別幻想,喬喬似乎一下長大了,但遠赴戰場的父親沒了音訊,媽媽羅茜也和他無聲告別。荒誕的喜劇演到最後依舊逃不過戰爭的殘酷。
在影片的最後,喬喬站在一群向前衝鋒的孩子中怔怔出神,身旁興奮地衝刺著的孩子是他過去的樣子,但經歷人生巨變的喬喬開始明白,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當整潔的道路上布滿鮮血和屍體,無聲的戰爭殘骸在訴說著慘痛的巷戰。二戰中兒童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據有關數據,二戰中大約有150萬兒童因戰爭死亡,其中有120萬是猶太兒童。
影片於成人來說會引發很多所思所想,而對於孩子而言,這段他們不算熟悉的歷史卻能教會他們真實和謊言,不要人云亦云,保持善良,保持獨立思考。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