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的「上古神獸」,有可能是恐龍的後代嗎?

2020-12-15 鏡鑑青年

閱讀《山海經》,常常能看到各種珍稀的「神獸」,關於它們的記載,也總是讓後人情不自禁地展開想像。

比如,嬴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這種魚長著魚的身子,卻有著鳥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鴛鴦的叫聲,每次經過哪裡都會有水災發生;

以及上古兇獸之一的窮奇,《山海經》記載窮奇的模樣是「其狀如牛,蝟毛」,而且「音如嗥狗,是食人。」這是一種長得很像牛的野獸,全身長著刺蝟毛,能發出狗叫一樣的聲音,但是吃人;

還有我們最熟悉的鳳凰,「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鳳凰雖然外形像雞,但全身都是五彩的羽毛,它一出現,就會天下太平。一般會被認為是非常吉祥的鳥。

這些《山海經》裡所記載的異獸,一提起常常會與神話掛鈎。又或者,關於它們的記載,本身就是為神話故事添枝加葉,豐富了內容。

然而,這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天上飛的,形態各異。它們生活在遠古時期,讓很多人不禁聯想到,恐龍存在的時候,好像也是這樣的。那麼,它們和恐龍有關係嗎?但是我們大概都知道,恐龍生活的時代不太可能有人類的,恐龍滅絕後,人類的痕跡才逐漸顯現。

於是,就有人展開聯想了,我們遠古時期的「上古神獸」,有沒有可能會是恐龍的後代呢?

01 涿鹿之戰的「神獸」

在《山海經》等可考的相關記載中,大約4600年前,炎帝的下屬蚩尤掀起動亂,聯合黃帝一起打敗蚩尤,平定風波,最終以黃帝獲勝告終。這一場戰爭,被後世稱作「涿鹿之戰」。

這場涿鹿之戰,也是充滿了神話色彩。《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相關記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

據說,當時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來降雨,讓瓢潑風雨擾亂軒轅黃帝的戰鬥力,但是黃帝同樣也請來了天女魃,女魃是著名的旱神,所到之處都會幹旱,暴風雨也隨之停止。在女魃的幫助下,黃帝最終戰勝了蚩尤。但是天女魃卻回不到天上去,只能在人間待著,她所居住的地方都不再下雨。

其中,在這場戰役裡還有許多「神獸」的參與。

此外,還有一個版本的傳說。黃帝在和蚩尤作戰,兩難之時,得到玄女的及時幫助。怎麼幫助的呢?玄女取了東海神獸夔的皮,做了大概80面夔皮鼓,用這種皮鼓來敲擊,振作士氣。

同時期,還有記載說,黃帝在打敗蚩尤之後,還去了東,當時他是這樣的:「合鬼神於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錆,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其中的六蛟龍、畢方、騰蛇、鳳凰等神獸,都是在炎黃時期有「存在」記錄的。雖然現如今我們無從去考證,也不知距離幾千年了,但《山海經》作為先秦時期的作品,相對來說比較接近,始終都是那時「神獸」存在過的一種依據。

02 「神獸」可能會是恐龍的後代嗎?

但同時我們需要認識到,雖然《山海經》也記錄了山川、地理等重要信息,算是歷史。另一方面,因為它記載中所包含的神話色彩太過於濃厚,或許在科學不發達、人們普遍迷信的封建時代,大多數人會信以為真。對於現時的我們,卻不太會信。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想,《山海經》的記載雖然真實性大打折扣,但一定程度上,也有客觀事物的投射。且不論那些「神獸」的外形大都是我們常見動物部位的「東拼西湊」,假設它們真的存在過,那它們有沒有可能會是遠古時期恐龍的後代呢?

眾所周知,恐龍生存於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紀,它們滅絕的時間,甚至都可以追溯到6500萬年前。雖然它們在這個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千萬年,但也是到了19世紀,人們才發現恐龍化石,通過一系列研究,得知它們的存在的。

在後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關於恐龍的信息了解的越來越多,卻並沒有充足的證據,能夠證明在大毀滅中全部消失了。至於是否有個別由於強大的進化,生存下來或變成了其他的樣子,這個就不得知了。

比如,科學家們通過恐龍化石復原,恐龍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我們神話傳說裡龍的形象很相似的。不管是燭龍、應龍還是翼龍。

假如大開腦洞設想下,在恐龍世界大毀滅之前,有一部分恐龍留下的龍蛋倖存於世,毀滅結束後,它們有極少的一部分得以保留下來。後來環境條件達到了適宜的程度,它們得以孵化,由於一定程度的變異,和當時的恐龍有一定的差異。

再後來,恐龍的後代就維持著緩慢的基因傳承,由於它們身體構造,非常強壯,力量也很大。又過了很長時間,人類的痕跡漸漸出現,恐龍由於自身對環境的適應性並不是特別強,只是在極南或極北地區才出現。在涿鹿之戰中,或許黃帝與蚩尤大戰,確實得到了它們的幫助也未可知呢。

再從另一個角度反向思考,如果在封建社會,人們都不知道恐龍的存在,不知道它們外形,卻能畫出龍的模樣,這是不是一種湊巧呢?假如像大家都認為的那樣,龍的形象只是人們通過想像杜撰出來的,那麼延續幾千年的龍圖騰形象,又怎麼和恐龍的外形如此相近呢?如果說當時記錄《山海經》的人,有可能真的見過「龍」,才畫出來這個形象,那就說得通了。

以此類推,其他在《山海經》中有記載的「神獸」們,也不一定就全都是虛構的。由於它們又擁有人們所沒有的力量,人們對它們充滿敬畏之心,所以把它們當「神」來看待,這也是一種可能。只不過隨著幾千年的傳承,誇張化和過度化的成分也肯定是有的。

最後,不管遠古時期的「神獸」到底是否存在過,它們是不是恐龍的後代,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我們傳承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由於神話色彩的浸染,倒顯得更加獨特、更加具有鮮明特色。筆者始終認為,歷史和未來,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時代,人類雖然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對於偌大的宇宙來說,還有太多的未解之謎,需要我們一步步去解開。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相關焦點

  • 雞是恐龍的後代嗎?有依據嗎?為什麼還有人說恐龍是雞的後代?
    世界經歷過了5次生物大滅絕,如今能存活下來的生物都是從遠古生物裡進化、繁衍出來的。只要人類想探索,想知道如今每一種生物的祖先是什麼,還是挺有希望的。可見生物的進化是多麼的神奇,適者生存,隨著環境等不斷進化自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雞的祖先是什麼?
  • 中國上古時期的神獸,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上古時期的神獸分別是哪些呢?你能說出幾個。 排在首位的則是記載於祭祀器皿中的太陽燭照,其次是太陰幽熒,之後才是古代書中所提到的應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 恐龍所在的侏羅紀時期,地球上有人類嗎?
    侏羅紀時期的恐龍恐龍是如何滅絕的?科學界對此有幾種假說,其中比較認可的如氣候變遷說、火山爆發說,以及小行星撞擊說等等。因此恐龍滅絕原因,也一直是自然科學界研究的課題!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假說但是,這與佛經中關於人類起源的時間論述相悖!
  • 鬥羅大陸:盤點擁有遠古神獸血脈的超級魂獸
    唐家三少在鬥羅系列中刻畫了無數強大的魂獸,但只有極少數的魂獸體內流淌著神獸血脈,每一位都是魂獸界中最頂尖的存在,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鬥羅系列上有著神獸血脈的超級魂獸。泰坦巨猿泰坦一族是遠古時期泰坦神的後代,體內流淌著泰坦神的血脈,也因此泰坦巨猿有著恐怖的防禦力,驚人的破壞力,強悍的肉身。在鬥羅系列當中百年的泰坦巨猿就能夠匹敵萬年的魂獸,而萬年的魂獸就能夠匹敵十萬年的存在,在星鬥大森林中也算是絕對的霸主。泰坦巨猿太過於罕見,在鬥羅大陸上僅此一隻,所以能夠將其作為魂環的也只有唐昊,以及泰坦巨猿主動獻祭的唐三,附加的魂環極其強大。
  • 遠古時期的動物體型巨大,如果人類回遠古時期,人類會成巨人嗎?
    再加上人類發現了許多恐龍化石,其中很多恐龍體型比今天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還要大得多,於是有人猜測,如果把人類放在遠古時期,是不是它們的體型也會非常巨大。遠古動物體型為什麼那麼大?動物在演化時,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演化路線,也不會按照動物的意志演化,而是具有較強的隨機性。
  • 恐龍名聲在外,但你可知地球遠古時期兇獸橫行?遠比恐龍更加可怕
    說到遠古時期比較可怕的動物,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恐龍,確實恐龍相對於我們現在的動物來說體型龐大,而且有一些恐龍的種類屬於食肉動物,可以說是當時地球上當之無愧的統治者。在地球上幾乎沒有任何的天敵,恐龍在遠古時期的名聲也是響噹噹的。
  • 如果是這4個姓氏之一,可能你並非炎黃子孫,而是上古蚩尤的後代
    我們中華民族往往自稱是炎黃子孫,因為根據我們史書記錄的上古時期,由先人炎帝和黃帝統治,故我們是炎帝和黃帝的後裔。在一眾強大的部落裡,關中地區的炎帝和中原地區的黃帝一統了華夏,成為了中華始祖。但其實細究的話,有四隻黎(犁)、鄒、屠、蚩氏族,可能並非炎帝和黃帝的部落,即非「炎黃子孫」,而是另一隻九黎部落首領蚩尤的後代。兵主戰神蚩尤傳說中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
  • 恐龍時期的蟑螂究竟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蟑螂是地球現存的最古老的物種之一,甚至可能比恐龍時期還要久遠。恐龍時期指的是2億多年前至6000多萬年前的中生代(包含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那個時代地球上的動物體型都很大,恐龍便是其中的代表,最大的阿根廷龍體長超過40米,重量100噸以上,簡直是巨無霸。
  • 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出現了恐龍?恐龍真的滅絕了嗎?
    恐龍作為曾經的地球霸主,已經永遠離我們而去了,人類從未目睹過恐龍的真容。隨著科技水平和研究的深入,恐龍的形象和概念在19世紀終於被提出,但歷史上卻有一副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疑似出現了恐龍的痕跡,難道恐龍在文藝復興時期仍然在地球上存活嗎?
  • 上古神話中被低估了的兩隻神獸,一是麒麟的祖先,二是鳳凰的姥姥
    現在大火的古裝仙俠劇和不少現代洪荒小說中,越來越能找到"上古異獸"的影子。其中,在中國名氣最大、地位最高的莫過於麒麟和鳳凰了。然而,事實上還有兩個神獸,地位可要比麒麟和鳳凰高多了,真正算起來,還算是它們的爺爺輩。
  • 《山海經》上古異獸能預言未來?專家:不是神話傳說,可能是真的
    很多人知道《山海經》,但真正讀過的人可能不多,即便讀過,可能很多人也不大相信,那些在今天幾乎無跡可尋的珍禽異獸,真的會存過嗎?有人說,山谷時期的異獸可以預言未來,是真的嗎?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異獸是中國上古神話裡的奇異動物,《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面記載數量最多。
  • 上古四大兇獸是窮奇、混沌、饕餮、檮杌,那上古四大神獸都是誰?
    大家都知道,在神話故事裡,常常出現「四大」這個符號,比如四大天王,他們分別是: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持國天王,還有那上古四大兇獸,他們分別是:饕餮、窮奇、混沌、檮杌(tao wu),總的來說,「四大」這個符號一直是很常見的。那麼,既然有上古四大兇獸,那這四大神獸又是那些事物呢?
  • 華夏龍族的故事,上古時期的龍族發展史
    從上古時期的記載不難看出,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如果產生人身,那麼就變成了神,如果在進化的過程中沒有產生人身,但是形成了靈智,那麼就變成了神獸,青龍就是這麼出現的,隨著生物的進化,遠古四靈開始出現,它們就是青龍、白虎、朱雀以及玄武,其中青龍就是神話傳說中最早的一條龍,很多人以為祖龍才是神話中最早的龍,其實這是個誤區,祖龍雖然有個「祖」字,但卻是秦朝時期秦始皇自封的,在此之前,並沒有祖龍這個說法。
  • 5大未滅絕的「史前生物」,被稱作「活化石」,或許是恐龍後代?
    知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經過重新進化的,與遠古時期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一小部分是自然進化的倖存者,它們從遠古時期到現在,大部分都有幾千萬年的歷史了。可以說它們是地球文明的見證者。土豚存在已經六千萬年了這種動物生長在非洲,由於它以螞蟻為生,又被稱作「非洲食蟻獸」。
  • 雞是恐龍的後代嗎?
    那就是恐龍,當然大多數恐龍在6500萬年前都已經挫骨揚灰了,而本文所要講述的恐龍則是雞。對於雞是不是恐龍的後代,在民間一直觀點不一,有支持者也有將信將疑者。但是在科學界,聲音漸漸地達成一致,大多數支持者認同,雞就是一小部分恐龍進化而來,是不是感覺雞你太美。
  • 遠古時期的3大鱷魚種類,每一種都很兇猛,連恐龍都是它們的食物
    一直以來,鱷魚都是人人害怕的動物,即使我們現在有很強大的熱武器,但是遇到這種大型、身上覆蓋一生硬甲的怪物,我們難免有些怯場。但其實現在的鱷魚已經不算是最強大的鱷魚了,曾經的鱷魚家族才是最為輝煌的時候,那個時候指的是遠古時期,很多人說到遠古時期,想到的就是恐龍,但其實在遠古時期中,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真的是太多了。
  • 在玄幻仙俠小說中,恆古、荒古、太古、遠古、上古分別都有什麼區別?
    在小說或者傳說中,凡是出現盤古,女媧,鴻鈞等都是神話一系,但畢竟自古流傳,也許真有此事
  • 雞真的是恐龍後代嗎?6500萬年前的部分恐龍其實存活至今
    根據生物演化理論,現代的「雞」的確是恐龍的後代,但並非65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滅絕的恐龍。 鳥類的祖先也是恐龍 常識告訴我們,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然而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偏差的,小行星撞擊導致了大型恐龍的滅絕,比如霸王龍、梁龍等等,然而也一些小體型的恐龍最終卻活了下來,並演化成其他物種。
  • 《山海經》裡3位上古神女,九鳳被當成神獸,此女像魚又像龍
    《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女,都是備受推崇的遠古部落首領,她們的神話地位,類似於道教神話裡的女仙。眾所周知,道教女仙普遍服飾華麗,容貌絕美。那麼,《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女形象如何呢?其實,上古神女的形象與道教女仙截然不同。她們總是帶著動物的身體特徵,形象比較怪異。
  • 每個姓氏都有「守護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哪位遠古大神後裔
    我國歷史當中有很多神話傳說值得後人們細讀。而當那些遠古傳說和我國的姓氏文化結合在一起之後,大家會發現,我國的每一個姓氏說不定都有一個遠古守護神。當然,這一說法也僅僅只是建立在上古八大系延伸出來的一些現代姓氏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姓氏可能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由現代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姓氏。那麼這些姓氏可能和遠古八大姓氏沒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