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老道,現在的這些新魚友們,我是越來越看不懂了,今天看到了我的一位親戚剛開始飼養金魚,也不知道受了誰的指導。
總共50釐米長的魚缸,配置了上千塊錢的濾材,而且都是高檔的,上下五層的整理箱滴流過濾,我說他兩句吧,人家說了,自己的錢已經花到位了,所以魚缸的水質才可以保持的相當不錯。
你說飼養五條才幾釐米的小藍壽金魚,還不是什麼品相好的品種,他這是為了魚好嗎?我都有點蒙圈了。
還是為了我們看起來的魚缸水質比較好,比較省事呢?這些金魚養來養去,可能會有好體型嗎?
他的水泵功率我都沒細看,總之那幾條可憐的藍壽總在不斷地衝浪中,估計配備的水泵功率不會少於魚缸水體的十倍以下,我看這個過濾養條龍或許合適,哈哈。
養魚老道認為,這位哥們有點替古人擔憂了,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我也會經常遇到,這個事情它已經不是愛不愛魚的問題了。
當濾材比我們的觀賞魚還要貴很多,我們捨得去捨棄濾材嗎?
我們就說上述的這位魚友的親戚,首先他肯定是愛魚之人,否則他也不可能飼養幾條小藍壽就花費上千元去整那麼好的魚缸過濾,這一點還是肯定的。
但是,既然他已經整上了這麼貴重的濾材,當然是針對這個小魚缸來使用的,這些金魚可能價值不過百元,濾材卻價值上千,這個時候我們再想勸他把濾材給減掉,我們自己想想,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嗎?
如果換成是我,我也不會,這個時候可能出現的局面就是,魚可以養死了再換,但是這些濾材多值錢啊,寧可魚死了濾材也不能換,哪怕我不養金魚了,養點不怕大水流衝擊的熱帶魚,我也不可能把濾材捨棄掉,這就是大部分人心裡的孰輕孰重問題了。
這是非常自然地心理現象,所以說,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沒有必要再去規勸,順其自然就好了,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為了這麼幾條小破魚,把濾材和過濾再去重新改造,甚至於捨棄。可能一個水泵的錢,就能買這麼一缸藍壽了,因此就連水泵也未必會去更換,這個事實我們要清楚。
當然,或許會有特例,但是情況一定是極少,就比如說我購買的那個陶瓷缸,雖然是個二手的,但也是幾百塊錢,就算是飼養蝶尾金魚不太合適,這個魚缸我能丟棄嗎,那是不可能的,或許我可以暫時不用或者少用,即使不用,我也會塞上幾條別的小金魚,這已經不是觀賞魚適不適應和我們看起來爽不爽的問題了,而是價值驅使。
為什麼有些人買了高檔貨,後來即使發現這個東西根本不值錢,他也不會說?而且還要說自己買的東西質量就是好,簡直是物超所值啊,甚至於積極地向別人繼續推薦?人性使然。
濾材還是不要貴過觀賞魚的好,我們要有個輕重
所以說,某些時候,如果我們魚缸的濾材比起觀賞魚還要貴重的話,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它也未必就是個好事。
如果讓我來選擇的話,至少我不會讓我的濾材價值高過魚缸裡的觀賞魚,這只是個籠統的說法,它也未必完全正確,比如說我們飼養一缸價值幾十萬的龍魚,難道說魚缸裡的濾材也要價值幾十萬?完全沒必要。
我們飼養一條300塊錢左右的羅漢魚,魚缸的濾材有三百塊錢就足夠足夠了,但是,像我飼養的那幾條飼料魚,不管怎麼說,濾材還是比魚要貴,我們只能相對而言。
一般情況下,濾材都應該比魚缸裡的觀賞魚價值要低上一些,否則的話,我們到底是在養魚還是養濾材呢?
把成品魚缸的濾槽塞滿,基本上濾材足夠用了
很多的新魚友,一直在濾材的問題上糾結:我的魚缸到底配備多少濾材才算合適,什麼價位的濾材才算是合理?
這確實沒有一個定數可言,但是我們可以參考一般的標準成品底濾魚缸,不管底濾魚缸的水體大小是多少,濾槽的大小都是根據魚缸的水體而設計的,我們大致上能夠把濾槽裡塞滿濾材,這個魚缸的過濾系統就應該合適。
之所以出現不合適的情況,只能證明一點,我們只去注重了魚缸的濾材是否合適,而忽略了我們飼養觀賞魚的密度是否合適,事實上這個事情本來應該是售賣魚缸時就有說明的,但是目前來看,這種所謂的售後服務還沒有,大多數都是慫恿魚友一個勁的往魚缸裡塞魚。
再者就是了,我們自己也要心中有數啊,有些魚友就是還沒等人家開口,自己就嫌魚缸裡的魚少了,這種情況我們又去怪誰呢?
而如果是我們自己製作的魚缸或者想要加大魚缸的過濾系統,是完全可以參考標準的底濾魚缸去設計的,上濾其實和下濾一個道理,只是上下水發生了改變而已,但是濾槽的大小和濾材的多少,我們都可以拿來參考。
而關於濾材的質量問題,很簡單,普通觀賞魚使用普通濾材即可,高檔觀賞魚隨意。
水質好,並不一定代表觀賞魚的狀態就好
很多魚友之所以會出現像上述那位魚友的親戚一樣,拼命地加大魚缸的過濾,只能說明一樣問題,我們自己看的太少了,親自到魚店或者觀賞魚市場看的太少了。
總是想懶上一懶,在網上搜索各種所謂的理論和知識,其實大多數理論根本就不切實際,我們也只是在閉門造車,最後就是錢白花了,而觀賞魚的狀態根本就沒有出來,只是魚缸的水質看起來不用我們調理了。
而且,在那種情況下,觀賞魚所能夠提供的有機物和氨氮並不會太多,硝化細菌也沒有那麼多的食物來源,極有可能很多濾材都是些擺設而已,水質當然好了,也就是說,過水它也未必培菌,大部分濾材都是在浪費,我們花著錢,買了一大堆的陶瓷和石頭,陪著觀賞魚一起玩耍罷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