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

2020-12-16 SZNEWS

河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接受深圳報業集團記者專訪。深圳報業集團記者陸穎攝

燈塔盆地田園綜合體將老圍屋翻新改造,融入人文元素,引進企業打造系列民宿。

贛深高鐵河源東站建設如火如荼。

河源市區全景圖。陳仕平攝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4日訊(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鄧自強 葉曉濱 成功 周婉軍)「在『兩個大局』深刻變化、『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性交匯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東人民的深厚感情。我十分榮幸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倍感溫暖、倍覺振奮,倍添信心、倍增幹勁。」

12月4日,河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在接受深圳報業集團「續寫『春天的故事』·走筆南粵權威訪談」全媒體採訪組專訪時表示,河源將把總書記對廣東的關懷厚愛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勁動力,深刻認識深圳發展之於全省大局、河源發展的重要性,堅持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按照「灣區所向、深圳所需、河源所能」要求,找準河源市工作與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實施綜合改革試點的結合點,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全力以赴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作出河源努力、河源貢獻。

同飲東江水河源與深圳親緣深厚

河源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有著深厚的淵源。在地理位置上,河源與廣州、深圳及香港的直線距離均在200公裡以內,是粵東西北唯一同時近距離接受三個國際都市輻射帶動的地級市。在歷史上,河源與深圳兩地同屬惠陽地區,「我住東江頭,君住東江尾」,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據統計,河源目前有近60萬人在深圳工作和生活,河源60%以上的企業有著「深圳基因」,兩地交往非常密切。2013年,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河源以後,不僅給河源帶來實實在在的項目和真金白銀,更帶來開放的理念、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務實高效的作風。

「河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深圳幾十年如一日的大力支持與傾情幫扶。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切實肩負起全力以赴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歷史使命。」丁紅都表示,總書記重要講話讓河源有了「天時」,河源的區位佔了「地利」,深圳和河源的深厚淵源佔了「人和」,這是河源發展的「天賜良機」。

「河源要巧借善用深圳改革探索之活力、創新試驗之動力,從改革經驗借鑑、改革成果共享上『借船出海』。」丁紅都表示,接下來,河源將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找準河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搶抓「雙區」建設、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和「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按照「中央要求、廣東使命、深圳所需、河源所能」,把全力以赴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作為大機遇、大文章、大平臺抓緊抓實抓好,不斷提升產業、生態發展水平,並結合新一輪「深調研」工作,形成一批務實的調研成果,與編制「十四五」規劃緊密結合起來,推動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河源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堅定四個關鍵詞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

河源與深圳一衣帶水、手足情深,2013年以來又結成全面對口幫扶的關係。在新的發展徵程中,河源如何肩負全力以赴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歷史使命?對此,丁紅都提出了「四個關鍵詞」。

一是「暢通通道」。丁紅都表示,河源將提升連接長江經濟帶和大內陸的「黃金通道」優勢,全力支持深圳加快打造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如大力推進連通深圳方向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贛深高鐵、梅龍高鐵、河惠莞高速公路紫金至惠州段建設,積極配合規劃深圳至河源、銜接杭深高鐵的高速鐵路,助力深圳形成與長三角地區聯繫的東向新通道等,通過交通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同時,藉助「雙區」對外聯繫廣泛、專業服務發達的優勢,有序組織和鼓勵企業搶抓訂單、拓展市場,推動市場採購貿易、跨境電商、保稅物流等新業態加快發展,打通融入「雙區」的雙向貿易通道,形成與「雙區」深度融合的經貿網絡。

二是「戰略腹地」。河源將以打造深圳產業轉移和擴張發展的首選地為目標,進一步拓展深圳市發展空間。談起全力打造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戰略腹地規劃時,丁紅都打開了話匣子,「依託深圳大學灣區(河源)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河源將規劃建設一批高新技術試驗地和成果轉化地,同時積極引進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形成『深圳總部+河源基地』『深圳研發+河源生產』產業協作體系。此外,河源會積極參與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全過程,在河源建設災備中心,為深圳探索數據資源跨境、跨域、跨級融合互通和協同應用提供更多信息數據資源支持。全力推進建設深河產業共建示範區,有序引導深圳現代服務業體系向河源延伸拓展,加強與深圳康養休閒旅遊合作共建。」

三是「生態屏障」。丁紅都表示,河源將堅決保護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嶺,強化支持深圳綠色發展的生態屏障作用。加強深河區域環境保護合作,共同推進深河自然資源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整治,協同深圳一道築牢生態屏障。與此同時,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攜手深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提到河源的生態環境,丁紅都語帶自豪,「幾天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剛剛公布2020年度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稱號的地區,河源萬綠湖因負氧離子濃度高、環境優良而榜上有名,歡迎深圳市民到河源來呼吸負氧離子濃度高的新鮮空氣!」

四是「公共服務」。丁紅都表示,河源將全力完善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公共服務。「從加強民生融通,對標深圳政策體系,推進教育、醫療等領域合作,加快推進萬綠湖優質水直供深圳項目建設,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工程,建設一批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方面,成為深圳的『大農場』『後花園』『康養地』。」

打造三大高質量發展平臺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

從深莞惠一體化到深莞惠經濟圈(3+2)協同發展,再到正在規劃的深圳都市圈,河源等兄弟城市與深圳的全方位聯動越來越緊密。

「目前,正在編制的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將河源納入其中,這是河源發展的重大機遇。如何在深圳都市圈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實現互補,是河源正在謀劃的一件大事。」丁紅都說,河源正積極參與高標準編制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以深圳先行示範區引領帶動,攜手深圳及其他兄弟城市共建共育深圳都市圈。

他表示:「河源將在『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中,著力打造三大高質量發展平臺,帶動城市、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

走進河源市燈塔盆地,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建設的場景隨處可見:種業小鎮、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燈塔盆地分中心、燈塔盆地農高區農業醫院、發酵蔬菜產業園、美林油茶、忠信黑蒜……一個個如火如荼的場景,讓人感受到奮進的足音。

燈塔盆地位於河源市腹地,總面積2291平方公裡,是「雙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具備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支持河源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高區」。

目前,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管委會(籌)已經掛牌運作,並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和河源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把燈塔盆地打造成引領河源未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綜合平臺。

丁紅都告訴記者,「我們將堅定把燈塔盆地作為生態河源的『主戰場』、鄉村振興的『主引擎』,打響『萬綠河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把大灣區『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水缸子』招牌打得更響、擦得更亮。」

加快「融深」「融灣」質量效益提升,離不開高質量發展。河源把江海聯運、綜合保稅區、市高新區打造成為支撐河源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功能平臺。

丁紅都介紹,河源已對這一平臺的重點項目進行了系統部署:加快推動東江航道千噸級擴能升級及河源港口建設,與「雙區」實現江海聯運、鐵水聯運,穩步推進綜合保稅區申建工作;系統推進東源縣保稅物流中心(B型)投入運營,積極推進龍川縣保稅物流中心(B型)申報;推動市高新區充分發揮現代產業龍頭帶動作用,在加速打造產業新城、科技新城過程中,輻射帶動引領全市產業轉型升級、提檔增速。

一條高鐵串起沿線豐富資源,創造互聯互通無限可能。納入深圳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交通「硬聯通」是先導。

「河源將以高鐵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支點、撬動江東新區打造都市經濟主戰場和未來城市核心,以釣魚臺片區打造『城市客廳』為支點、撬動中心城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動高鐵綜合樞紐、釣魚臺片區『雙核』聯動,高標準建設都市經濟帶動戰略核心載體,輻射帶動3000多平方公裡的現代河源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承接『雙區』城市功能疏解、社會服務延伸。」丁紅都說,隨著贛深高鐵開通,河源將劃時代地進入深圳1小時經濟圈,深河兩市將走得更近、更融合,同時折返線修建也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未來每天將開行12趟列車,成為河源與大灣區核心城市的通勤車。

丁紅都表示,到2025年,完成高鐵新城片區15平方公裡開發建設,構建完善的高鐵經濟產業生態圈;到2030年,預計江東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常住人口達45萬。假以時日,河源的每一個縣都將有高鐵通達,每一片土地都將「融深」「融灣」。

加快「融灣」「融深」,既離不開與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也需要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體制機制「軟聯通」。

「目前,河源與深圳在體制機制『軟聯通』方面進行了系列嘗試。兩市醫療、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取得重大進展,兩地建築企業資格互認等制度紮實推進。」丁紅都說,河源學習借鑑深圳系列改革舉措,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工作,提出了打造以珠三角平均水平為標準的營商環境目標。

這些都是河源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的重要支撐。現在,河源正在以這三大高質量發展平臺為戰略支點,構建具有區域競爭力和帶動力的高能級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融入深圳都市圈,在服從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實現綠色崛起。

攜手共建深河特別合作區開啟「飛地經濟」發展新模式

「當前深圳正肩負總書記、黨中央賦予的新時代歷史使命,尤為需要戰略縱深和廣闊腹地。河源緊鄰深圳,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與深圳形成深厚的合作基礎和廣泛的合作空間,是深圳可以依託的最佳戰略腹地。」

丁紅都說,「河源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利益共享』的『飛地經濟』模式,正在攜手深圳共建深河特別合作區,積極探索核心帶動周邊、周邊支撐核心之路,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協同發展。」

他介紹,河源現已布局了深河共建產業園(高新區)、深河科技園作為「深河特別合作區」的試驗區、起步區,其中「深河特別合作區試驗區(即河源高新區與南山區共建產業園)」建設進展順利,將於今年底投入運營,目前已經有16家企業籤約入駐,為兩地「飛地模式」創造了經驗。

「接下來,我們將加強與深圳溝通對接,探索以市場化為主導的管理架構,由兩市商定範圍建立深河特別合作區,充分發揮深圳在機制、理念、招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河源在空間、區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將深圳的輻射帶動作用和河源的特色特點共同發揮出來,在政府引導的基礎上,形成頂層設計更合理、資源配置更高效、產業發展更高端、體制機制更靈活的『飛地模式』,打造我市全域全面融入『雙區』建設的核心平臺,進一步拓展深圳市發展空間,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廣東樣本』。」

丁紅都向記者展示了藍圖的一角,「河源正在加緊與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的全面對接、細化合作,爭取早日推動項目落地,把深河科技園打造成為投資1000億元、招商1000家、營收1000億元的科技產業新城,走出一條深河合作市場模式新路子,奏響『深河特別合作區』建設的恢宏樂章。」

丁紅都表示,河源作為深圳都市圈的一員,雙方又是全面對口幫扶合作關係,在產業、科技、人才、民生等各領域有著深度合作,隨著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的全面推開,河源必將是影響最直接、帶動最明顯、受益最大的城市之一。

後發亦可先至,彎道正好超車。用這句話來形容河源當前的發展態勢,再合適不過。客家古邑,萬綠河源,這匹粵北「黑馬」,正以逐日追風般的速度,走出一條與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高質量經濟發展新路。這裡就是綠色崛起的河源!

相關焦點

  • 奮力爭當順德在廣佛中的排頭兵
    「發展,是陳村的主旋律;奮力爭當順德在廣佛全域同城化中的排頭兵,是陳村的擔當。」陳村鎮黨委書記黃志捷表示,陳村要堅定發展的信心,跳出「舒適區」,邁進「拼搏區」,加快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變守勢為攻勢,從守住順德北大門到做旺北大門,從三龍灣的地理核心轉變為能量上的核心,推動陳村從「鎮」到「城」蝶變。
  •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美麗順德
    原標題: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美麗順德順德著手編制城鄉發展頂層空間規劃,推動城鎮建設邁向現代化編制頂層規劃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順德區發規局常務副局長吳振海介紹,目前正立足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著手編制《順德區分區規劃(2017~2035)》,這是引領和統籌順德區城鄉發展的區級頂層空間規劃,旨在重點探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有效途徑,加強與相鄰行政區域在空間發展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的有效銜接
  • 廣西將建三條連通廣東鐵路 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中新社南寧12月17日電 (蔣雪林 陳秋霞)「新建南寧至玉林鐵路(簡稱南玉高鐵)是廣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一條時速350公裡的高鐵,也是廣西自主投資建設的第一條時速350公裡的高鐵。南玉高鐵建設目前進展順利。」
  • 郴州與澳門君天集團攜手合作 籤約粵港澳大灣區農業產業集群
    9月29日,郴州與澳門君天集團攜手合作,舉行粵港澳大灣區(郴州)農業產業集群項目籤約儀式。紅網時刻9月29日訊(記者 歐群軍)9月29日,郴州與澳門君天集團攜手合作,舉行粵港澳大灣區(郴州)農業產業集群項目籤約儀式,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出席並講話,澳門君天集團董事局主席葉驚濤出席籤約儀式。
  • 百年前孫中山規劃鐵路開工 助廣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該鐵路源於孫中山百年前的構想,如今世紀鐵路夢想將變成現實,推動廣西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917年,孫中山在其編撰的《建國方略》中初擬全國路網,其中廣州至成都鐵路線的「肇慶城至柳州」一段,就是柳肇鐵路被明確列為官方擬建鐵路的最早規劃。
  • 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在澳門舉行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澳門12月12日電(記者毛磊)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12月12日在澳門成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大網球協會合作,共同推廣網球運動在大灣區間的交流與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由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廣東省網球協會、華發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中山大學EMBA網球協會和梧州網球協會聯合主辦,旨在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網球運動發展。本次活動獲得澳門中聯辦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共由28名業餘網球運動員組成兩隊,分別是澳門中聯辦聯隊和澳門國際文體聯隊,以雙打的形式進行友誼賽。
  • 爭當全省蘇區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南雄市委書記王碧安專訪
    南雄要與全省一起在新的發展階段中全方位、全過程、高水平、高站位地走在前列,不拖全省後退,就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立足南雄北部生態發展區定位,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奮力爭當全省蘇區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如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南雄市委書記王碧安在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開門見山地說。
  • 粵港澳大灣區主題賽暨「鏡頭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作品徵集...
    粵港澳大灣區主題賽暨「鏡頭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作品徵集展示活動公告中國網  作者:  2020-09-30 粵港澳大灣區主題賽暨「
  • 乘風奮楫逐浪高 宣城市「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綜述
    乘風奮楫逐浪高—— 2019年我市「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綜述   這一年,宣城「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的答卷,精彩書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大潮,澎湃向前。   一張藍圖繪到底——   這一年的時間軸上,一個個閃光的節點,熠熠生輝。   一元復始春為首。2019年1月2日,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確立「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為總抓手,提出了「四個全部聚焦」的總要求。
  • 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走進贛南-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8月25日,以「森林之旅贛南有約」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贛南蘇區採風行活動在江西贛州啟動。該活動是2020年第二屆江西森林旅遊節的預熱活動,由江西省林業局、贛州市人民政府主辦。  活動邀請來自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珠海等大灣區範圍內的20餘家旅行社的代表以及4位旅行博主走進贛州。
  • 河惠莞高速公路河源段今日建成通車
    據悉,今日建成通車的河惠莞高速河源段,是河源市境內繼粵贛高速、大廣高速建成通車之後的又一條出省(江西)通道。至此,河源市境內共有3條往返江西的出省通道。目前,河惠莞高速公路紫(金)惠(州)段正在建設中,2020年年底全面建成通車後,粵港澳大灣區將直接連通河源革命老區、通往贛南原中央蘇區。 隨著鼠年春節的臨近,預計會有部分往返江西的車主選擇行駛河惠莞高速河源段。
  • 2020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隆重舉行
    、深圳市風景園林協會、深圳市水務學會、深圳市生態學會、杭州市室內設計師協會等十多家知名行業組織共同協辦,並由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建築規劃與測量專業委員會(籌)、深圳市室內設計師協會、深圳市東方輝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GESSI義大利捷仕榮譽支持。
  • 建立珠海2000大地坐標系 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全市全面統一使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不僅有助於推進珠海智慧城市建設,對於加強珠海市與國家、廣東省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的銜接,從而主動融入區域一體化建設發展更有積極意義。」該負責人說。2000大地坐標系:珠海進入全面建設實施階段2018年3月13日,粵港澳大灣區正式被官方明確為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對等的區域發展戰略。
  • 河源高新區推動數字經濟融「灣」融「深」!
    平臺建設  以灣區為牽引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區以手機為主導的電子信息產業是河源高新區的主導產業,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具有天然的優勢。近年來,河源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大力推進「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大數據發展戰略,對河源高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 《變局·新局——2020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報告》發布 粵港澳大...
    為發現、挖掘更多大灣區企業創新故事和趨勢,南方日報·南方經濟智庫、南方城市智庫聯合建行大學大灣區金融創新學院、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對上百家珠三角創新企業展開深度調研和分析,共同研究編寫《變局·新局——2020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並在12月8日的「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頒獎現場發布。
  • 「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推介聯盟」在廣州成立
    記者 王維宣 攝   11月23日晚,作為2020廣州文交會重磅活動之一的 「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當晚,北京、廣州兩城多個機構聯合發起「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五大國內國際知名電影平臺——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廣州大學生電影展、新時代戲曲電影高峰論壇、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首度聯合倡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推介聯盟」,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發展助力。
  • 深圳開展2020粵港澳大灣區澳門青年實習計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記者 張智偉 通訊員 葉雪怡))日前,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前海管理局協辦、前海香港商會承辦的深澳人才合作交流的品牌活動——「2020粵港澳大灣區澳門青年實習計劃」正在深圳開展。
  • 廣東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惠州分院揭牌!
    惠州市副市長李俊玲、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林利育、惠州市委原常委段琦,正校級領導黃曉波、副校長鄒新月、科研處副處長王喜亞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惠州分院揭牌。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任巍和研究院核心團隊出席了揭牌活動。活動得到了惠州校友會的大力支持。
  • 粵港澳三所高校籤約成立「大灣區葡語教育聯盟」
    中新社澳門6月8日電 (記者 龍土有)6月8日上午,澳門理工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相約雲端,通過網上方式籤署合作協議書,成立「大灣區葡語教育聯盟」。嚴肇基指出,「大灣區葡語教育聯盟」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框架下葡語教研領域成立的第一個聯盟,相信粵港澳三地高校聯手、深化合作,將會帶動大灣區葡語學術水平整體提升,助力培養更多高端中葡雙語人才,為大灣區全面深入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建設書寫新篇章。
  • 粵港澳大灣區再造新地標——廣州豐盛101高層綜合體
    「給粵港澳大灣區再造一個地標,是一個夢想的寄託,不僅給城市帶來記憶,更傳遞著豐樂核心價值觀:求真求誠求善,走正道!豐盛101點燃一個起點,未來更可期!」——(豐盛101項目甲方負責人,豐盛集團副總裁)區位分析圖 @ GWP Architects豐盛101項目位於廣州增城荔新大道旁,其北側遠眺南香山,南側遙望廣州珠江新城,坐擁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創新走廊核心區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