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印度拿到第一個諾貝爾獎,百年過去,如今數量是多少?

2020-12-19 拂去歷史的塵埃

作為自然科學和社會學領域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自誕生開始,就備受世人矚目。正因為諾貝爾獎的重要性,其獲獎標準也極為嚴苛,所以在百年諾獎史上,大多數諾獎獲得者都來自歐美發達國家,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很少能夠得到青睞,我國更是在新世紀才有所收穫。2012年,我國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自然科學領域,直到2015年,才由屠呦呦獲得該獎,振奮了無數國人。

比起我國諾獎之路的坎坷,我們的鄰國印度卻是在這方面開了個好頭,領先了我們很多年。早在107年前的1913年,印度詩人泰戈爾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印度人的驕傲。然而,此後一百年間,印度的諾獎獲得者數量,其實比起我國沒有多多少,這著實有點難以置信。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這是印度著名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巨匠泰戈爾眾多名句中的一句。他出生在印度一個富裕的家庭,13歲時就顯示了自己在詩歌上的才華,在他漫長的生命中,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一生共出版50本詩集,產量非常豐富。

泰戈爾之後,印度經過17年的等待,迎來了他們的第二位諾獎得主,這次又有突破,是在公認含金量極高的物理學領域,獲得者是印度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

作為印度科學領域具有奠基性貢獻的人物,拉曼的人生簡直就如開掛一般。他16歲獲得學士學位,19歲獲得碩士學位,並且都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930年,拉曼因為在光散射方面作出了開創性的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印度人的驕傲,也是亞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一人。要知道,拉曼的成就是在當時還很落後的印度本土取得的,足以證明他的能力。

1979年,出生於奧斯曼帝國,後來成為印度人的特蕾莎修女,因為在印度所做的慈善事業,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成為印度第三個諾獎得主。除了特蕾莎修女,還有一位來自印度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就是印度人權活動家,在反對僱傭童工上面作出很多努力的凱拉什·薩蒂亞爾蒂。2014年,他和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分享了這一獎項。

除了以上四位,就在1998年,印度還有一位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主要研究領域是福利經濟學。他出生於現在孟加拉國的聖蒂尼克坦,後來加入了印度國籍,值得一提的是,阿瑪蒂亞.森的外祖父和泰戈爾是好友,他的名字就是泰戈爾為他取得。

和我們的情況一樣,有不少印度裔科學家,其實也獲得過諾貝爾獎,比如因為破解遺傳密碼,在196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美籍印度裔生物學家哈爾·葛賓·科拉納,還有拉曼的侄子,1983年,因在星體結構和進化方面的突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不過,起點不錯的印度,百年間本土出現的諾獎得主,卻只有上面的5位,只比我國多3位。當然了,任何為了科學事業和人類發展做出貢獻的努力,都值得敬佩,作為和我們一樣,都是發展中國家的印度,能有這樣的成績,也確實非常難得了。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一生有多少發明,又得過多少次諾貝爾獎?
    就在幾年前,2015年,他的相對論預言的最後一塊拼圖——引力波被探測到。探測到它的科學組織LIGO因此榮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讓我們對相對論更加地肅然起敬,不禁要問:「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究竟發明了多少東西,他又獲得了多少次諾貝爾獎?」首先,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最擅長思維實驗,沒有實際的發明。他不像愛迪生是一位電器發明家。
  • 諾貝爾獎統計,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得獎?
    又到了一年一度頒發諾貝爾獎的時候了,諾貝爾獎的歷史大家都清楚了,根據「炸藥天王」諾貝爾的遺囑獎金設定的獎項,但沒有數學獎,具體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百年以來,諾貝爾獎從一個只在歐洲有影響的小獎項變成如今在全球都有影響力的大獎,相信很多人都關心,這100年來,到底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
  • 印度「金龜」頻頻出現?困擾專家數百年的問題,如今終於得到答案
    烏龜是一種非常長壽的生物,大多數人見到的烏龜顏色都比較正常,但在印度卻有著金色的烏龜現身,並且出現的頻率非常高,這種龜類的出現可謂是困擾專家數百年之久,如今終於得到了答案。印度所出現的「金龜」不僅龜殼呈現金色,就連皮膚也是金黃色的膚質。許多網友紛紛熱議,是否是金色烏龜誤入了「金色顏料」當中,才會變成如此的外形。
  • 世界一線城市數量更新:美國有5個,印度有3個,我國有多少個?
    本期話題:世界一線城市數量更新:美國有5個,印度有3個,我國有多少個?世界一線城市說的就是在全球政治化、經濟化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2019年我國GDP總量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GDP增速方面來看,2019年我國GDP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增長速度是6%。清晰可見我國的經濟增長非常可觀,領先全球絕大部分國家。據了解,GAWC的參考指標涵蓋人口數量、先進的通訊設備、吸引外來投資能力、文化氣息與文化機構、發達的交通系統等多個維度。
  • 諾貝爾獎發了一個多世紀,如今還剩下多少錢?真是貧窮限制了想像
    文/行走天涯諾貝爾獎發了一個多世紀,如今還剩下多少錢?真是貧窮限制了想像世界上最權威的獎項是諾貝爾獎。這個獎項分布的領域非常的廣,甚至和平大使都能榮獲諾貝爾獎項。不過相比較現如今的億萬富豪來說,確實是不值得一提的。因此,就有很多人不理解諾貝爾獎難道就不擔心資金枯竭的問題嗎?畢竟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項的人都能獲得超過百萬美元的收入。幾乎相當於一個人一輩子所有酬勞了。不過諾貝爾確實不用擔心諾貝爾獎有朝一日會被「搬空」。
  • 諾貝爾獎至今發了120年,從來沒有缺過錢,那創始人終究有多少錢
    ,他們必定是精英中的精英,是天之驕子,像我們國家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只有莫言和屠呦呦,如此看來諾貝爾獎真的是與一個人的成就有著莫大的關係。然而獲得諾貝爾獎也是有著很高的獎金的,那麼為什麼諾貝爾獎開設至今,它卻依舊還存在呢?設立諾貝爾獎的這個人究竟有多少的金庫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諾貝爾獎至今發了120年,從來沒有缺過錢,那創始人終究有多少錢?要說起諾貝爾獎,那就必須要提起一個人了,那就是它的開設者,一個科學家名字叫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 世界大學「諾貝爾獎」數量排名,榜首實至名歸,英美包攬前10
    世界大學「諾貝爾獎」數量排名統計,榜首實至名歸TOP1到TOP3,榜首實至名歸哈佛大學不愧為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院校,憑藉諾貝爾獎獲得總數160個排在榜首實至名歸。其實我們都知道,從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至今,我國共有兩位傑出人士獲得了諾貝爾獎,第一位是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的莫言,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第二位是北京大學畢業的屠呦呦,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所以相比其他世界頂尖大學,我國在諾貝爾獎項的競爭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5個中國人火了!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Marc Abraham)創辦。此人還創辦了一份科學幽默雜誌——《不大可能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搞笑諾貝爾獎,至今已經走過30個年頭。
  • 諾貝爾獎已經發了116年,至今還沒有花完,諾貝爾留下了多少錢
    諾貝爾獎最初有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和平,這五個獎項,後來又增添了經濟科學獎,人們稱之為諾貝兒經濟學獎,如今這六大獎項,每年都有不少人獲得,能獲得這個獎項的人,都是在這六個領域中
  • 脫離中國的蒙古國,接近一百年過去了,現如今蒙古國怎麼樣了?
    但是隨著現如今的發展之下,就會有著一些國家是自己慢慢的發展,得到一個非常強大的實力,所以古時候那些關係就會慢慢的消失,蒙古國曾經也是屬於我國的領土,而脫離中國的蒙古國,接近一百年過去了,現如今蒙古國怎麼樣了?
  • 印度最驕傲的「亞洲矽谷」,十年前和廣州差450億,如今咋樣了?
    時代在快速發展著,這個世界也在不斷的進步著,這個在這個時代想要發展得起來,僅僅依靠自身的實力依舊是不夠的,應當要和其他的國家進行深入的交流合作,就像是中國,在近些年來的發展速度越來快,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走完了很多國家數百年的歷程。
  • 諾貝爾獎已經發了100多年,至今還沒有花完,諾貝爾留下了多少錢
    每年冬季12月10日,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都會引來舉世矚目。選在12月10日這一天頒獎,是因為諾貝爾是在1896年12月10日去世,在這一天頒發諾貝爾獎成了對諾貝爾的一種紀念方式。每年的諾貝爾獎不僅要向各獎項的獲獎者頒發獎章、證書,還要給獲獎者發放一筆可觀的獎金。獎金來自於諾貝爾的私人遺產,諾貝爾獎已經發了100多年,獎金的發放還能不能持續呢?
  • 如何打破諾貝爾獎的「不可能三角」
    可以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並沒有讓愛因斯坦拿到諾貝爾獎。它的理論驗證一直延續到2016年引力波的發現,以及2019年黑洞照片的公布。
  • ...劉德華主演電影《拆彈專家2》定檔12月24日;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
    每經編輯:王鑫1丨劉寧辭去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據青海頭條,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接受劉寧辭去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的請求的決定(2020年7月22日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劉慈欣說:「我並不期待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諾獎的話,生活就毀了(笑聲),莫言家的牆皮都被扒了,後院的蘿蔔都被人挖走做紀念,那樣太可怕了。雨果獎沒有很多人聽說過,但是在科幻界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果兩者選,我肯定選雨果獎。
  • 盤點歷史上那些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第一個最厲害
    說起諾貝爾獎,大家對這個都不陌生。可以說諾貝爾獎在全世界的認同度非常高,很多領域的人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最高成就。當然,想要獲得這個獎項還是非常難的,畢竟競爭激烈,要求太高。有很多國家都沒有一個人獲得過。但有些人卻很厲害,不僅獲得了諾貝爾獎,還獲得過幾次。
  • 19年前,日本稱50年得30個諾貝爾獎,如今一看,不得不說日本厲害
    諾貝爾獎可能是世界範圍內最廣為人知、也被視為最重要的獎項,19年前,日本曾提出一個50+30的計劃,50年之內要拿下30個諾貝爾獎。那麼如今,日本的諾獎計劃到底實現得怎麼樣了呢?值得一提的是,野依良治本人2001年便因為手性觸媒之不對稱合成研究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算是給50年計劃開了個好頭。
  • 全世界億萬富豪數量排行:美國第1,印度第4,那中國排名是多少?
    但是,中國有多少億萬富翁,富豪總數在全世界能排在第幾位?這些似乎我們都不知道。根據《福布斯》2018年發布的數據,世界首富是亞馬遜(amazon)掌門人貝佐斯(bezos)。過去一年,許多富人的財富縮水,但貝佐斯的財富非但沒有縮水,反而增加了。所以你可以看到亞馬遜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現在世界上大約有2000個億萬富翁,也就是說在1億人口中大約有27位億萬富翁。
  • 諾貝爾獎醫學連載(十一):他是第一個發現人類眼睛散光的大秘密,更發明裂隙燈,牛氣的兩次婉拒諾貝爾獎!
    並因此獲得191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他是至今唯一因眼科學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獎的醫學科學家,他被人尊稱為提燈先生,更有「人類之眼」之稱。但提起他總繞不開愛因斯坦,因為他的狹隘、保守和頑固,差點讓諾貝爾錯過愛因斯坦這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就是1911年因研究了眼睛屈光系統,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瑞典眼科專家阿爾瓦▪古爾斯特蘭德。
  • 中國諾貝爾獎何時趕超美國...
    我們其實只缺一個諾貝爾獎,既是榮譽的證明,又為國內學術界正名。 我在這裡大膽預言: 二十年後,我國會迎來諾獎潮。 五十年後,我國諾獎數量會超越美國,攀上科研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