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寒冷天氣,不少兒童都樂於抱著軟綿綿、萌萌噠的毛絨玩具睡覺,既可以用來取暖,還可以增加安全感。然而,有些憨態可掬的毛絨玩具,身份證件並不齊全,無法帶來足夠的「安全感」。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實體店銷售的毛絨玩具,質量參差不齊,商家「自貼標籤」,而電商平臺銷售的毛絨玩具更是難尋「3C認證」。
質量參差不齊
在建設街上一家大型綜合市場,分布著幾家玩具銷售店鋪,這些店鋪銷售的玩具種類齊全,包括塑膠玩具、電動玩具、金屬玩具、木製玩具、毛絨玩具等。毛絨玩具多數是動物形象,包括貓、狗、熊、兔等,它們以憨態可掬的造型出現,用塑料薄膜簡單包裝,堆放在店內貨架上。
這些毛絨玩具的價格呈現一定差異,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店主告訴記者,拉開毛絨玩具價格的是材質和做工。他拿起售價為20元和60元的兩隻毛絨小熊作對比:通過觸摸,可以體會到二者手感的明顯不同,前者粗糙鬆懈,後者柔軟厚實。「同為毛絨小熊,這兩個選用的布料和填充物都有些不同。」據介紹,製作毛絨玩具的材質分為外表面料和內部填充物,前者包括海姆絨、羊圈絨、珊瑚絨、超柔短絨等,填充物包括海棉、蓬膠棉、三維棉、真空棉等。在材質相同的情況下,做工就會影響商品價格。
店主告訴記者,挑選毛絨玩具憑藉手感和眼力,觸摸感受材質,眼睛檢驗做工。如果實在難以辨別商品優劣,選購時可以優先考慮價格,「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道理適用於毛絨玩具。」
商家「自貼標籤」
在新興大街上一家禮品店,記者看到,店內銷售多種玩具,包括一些造型獨特的毛絨玩具。它們同樣是被塑料薄膜包裝,堆放在店內的醒目位置。記者查看幾款毛絨玩具發現,個別毛絨玩具只是在耳朵處扎有一個標註名稱的標籤,看不到其他相關身份信息,商品材質、生產廠家、廠家地址、聯繫方式、適用年齡範圍等都無從知曉。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毛絨玩具沒有身份信息標籤屬於「正常現象」,一些商場、禮品店、玩具店等進貨之後,會根據自家需要打上標籤。「毛絨玩具進貨都是整箱打包來的,不可能每個玩具都打上標籤,如果你要送人,我可以給打標籤。」為什麼要如此麻煩「自貼標籤」?對方表示,這是節省成本的絕佳方法,那些標註身份信息的毛絨玩具,進貨價格會高出很多,導致銷售價格有所提升,不少市民難以接受相對高昂的價格,因此那些價格較高的商品並沒有良好的銷售前景。
記者諮詢店內一款毛絨玩具的填充物是什麼,銷售人員無法說清楚具體名稱,但是向記者保證,這是一種「安全可靠的環保材質」。
難尋「3C認證」
實體店銷售的毛絨玩具質量參差不齊,電商平臺熱銷的毛絨玩具更是難尋「3C認證」。
市民周女士告訴記者,「雙12」當天,她在網店買來一款銷售火爆的毛絨玩具,送給年僅5歲的女兒,卻沒想到給女兒送來「麻煩」。女兒對其愛不釋手,當晚就抱著睡覺。沒想到第二天滿臉紅腫,全身發癢。周女士以為是吃了身體排斥的食物,便給女兒調整飲食結構,沒想到效果欠佳。
短短一個星期,女兒出了三次狀況,周女士才恍然大悟,「只要抱著毛絨玩具睡覺,第二天就會全身發癢,會不會是玩具惹禍?」為此,周女士帶女兒前去就醫。醫生告知,「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毛絨玩具。「醫生說,孩子本身體質較弱,加上毛絨玩具的製作材質低劣,所以引發過敏反應。」
周女士檢查發現,該毛絨玩具沒有標註任何相關信息,也看不到「3C認證」標識。於是,她找賣家反映情況,希望能夠退貨。然而,賣家表示這款毛絨玩具的銷售情況一直很好,從來沒有顧客反映這種情況。如果認定是毛絨玩具惹禍,需要提供醫院診斷證明。周女士覺得有些麻煩,便將這款毛絨玩具扔掉。
毛絨玩具作為一種與皮膚親密接觸的生活伴侶,其安全感不僅與製作材質、內部填充物等有關係,還與「3C認證」標識密不可分。「3C認證」是「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的英文縮寫,是一種最基礎的安全認證。選購毛絨玩具,要注意查看外包裝是否標註產品名稱、生產企業、生產廠址、聯繫電話、材質成分、填充物成分、執行標準代號、適用年齡範圍、使用安全警示等內容。
(文章來源:營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