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強專業」—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2021-01-09 騰訊網

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向記者透露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

行星科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的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構建完善的行星科學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成都理工大學從零起步,進行行星科學本科人才培養,探索、完善行星科學領域的教育教學體系,培養更多符合國家戰略發展和前沿科學需求的專業化人才,提升我國深空探測的科研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行星科學教育的探索早已開始萌芽

2018年2月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正式更名為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吳福元提出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

2018年12月4日,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論證會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與會專家一致建議中國科學院大學牽頭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

2019年1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第四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11次會議評審通過了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培育工作的申請,此後,行星科學的學科建設,正式開始。

2019年7月2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這個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牽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27家單位聯合發起的行星科學聯盟幾乎匯集了中國行星科學研究的主力軍,被媒體稱為「宇宙最強高校聯盟」。

雖然此前在國家學科設置中沒有行星科學學科,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以交叉學科的方式,在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空間物理學等學科下已開展行星科學的研究生教育。

但事實上,行星科學研究生招生與本科有著很大的不同。行星科學研究生建立在多年學習的基礎上,對這門學科有著較深的了解,能夠明確自身報考意願,入門後也能一直堅持下去。但本科學生則有所不同,沒有經歷過本科4年的「歷練」,想要在一開始就走上這條路,則需要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撐。

為何成都理工大學要先行先試設立行星科學本科班?作為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成都理工大學在地質、能源、資源科學等方面有著傳統優勢。

據了解,成都理工大學成立了行星科學國際研究中心,聘請學術領軍人才開展行星科學研究和教學。該行星科學國際研究中心是以知名行星科學家劉耘教授為首席科學家,以知名行星化學和地球化學家張兆峰教授和行星深部物理學家孫新蕾教授為主要學術帶頭人設立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機構。

新聞來源:科技日報等(有刪減)

相關焦點

  • 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行星科學學科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因此,構建完善的行星科學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 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天然的優勢讓他們「先走在路上」
    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天然的優勢讓他們「先走在路上」 2021-01-07 09:50:43 來源:科技日報 105名學生參與了行星科學本科班的招生報名,卻只有40名學生參加了面試,最終錄取的,僅21人。
  • 揭秘最接地氣「宇宙最強專業」,這個本科班究竟學啥?
    今年4月,在知名行星科學專家劉耘教授的帶領下,成都理工大學開始籌辦「行星科學英才班」,標誌著四川高校先試先行,開辦全國首個行星科學本科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組建頂級師資團隊、完成招生工作,僅僅半年時間,第一屆「英才班」完成組班,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行課。為何此時開辦?
  • 全國首個行星科學本科班來了!「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行星科學本科人才培養已經迫在眉睫,不幹不行了。」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行星科學學科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因此,構建完善的行星科學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 高校在本科教育「無人區」探索行星科學
    「行星科學本科人才培養已經迫在眉睫,不幹不行了。」12月8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告訴記者,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行課。
  • 漫威:宇宙規則讓行星吞噬者一直保持飢餓!
    在第七世宇宙正式誕生後,這四位神明也就隨之出現穩定住了宇宙,目前這四位神明都有著多元宇宙級的實力,也就是說祂們的力量足以影響多元宇宙。畢竟祂們本身就是宇宙的規則,比如滅霸的情人「死亡」,就是漫威中死亡規則的具現化,一切亡者的最終歸宿。而我們的吞叔在新宇宙誕生後仍然沒出現,因為他是個外來戶,所以要進行「二次孕育」。
  • 影視|《行星》,一場科學與視覺的知識盛宴
    ·布拉德肖,曾製作《人體奧秘》《美味科學》《太陽系的奇蹟》等高分紀錄片。解說則是曾經擔當《太陽系的奇蹟》的主持人布萊恩·考克斯,英國物理學家考克斯被《藍色星球》製作人大衛·阿滕伯勒和英國天文學家派屈克·穆爾稱作「BBC科學類節目主持人的最佳繼承者」。本片共分5集,主題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分別是《沐浴陽光:類地行星》《太陽系姐妹花:地球和火星》《教父:木星》《遠離太陽的生命:土星》《觸及黑暗:太陽系外緣》。
  • 漫威宇宙創世五神明之行星吞噬者的前世今生
    身為創世五神之一的行星吞噬者,永遠不是在吃癟,就是在吃癟的路上,幾乎各路英雄豪傑都曾打敗過吞叔。但吞叔真的只是讀者想像中那麼菜嗎?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吞叔的前世今生。漫威宇宙的誕生在說吞叔的故事之前,先讓大家了解一下漫威宇宙的誕生故事。漫威宇宙經歷過8代,每一代多元宇宙的意志都是永恆,也就是一共有8個永恆。
  • 宇宙中有多少行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還記得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嗎?它的名字來自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用這座望遠鏡尋找環繞其他恆星的與地球大小相近的行星。在銀河系中至少有一兩千億顆行星,況且這還只是下限。如果真的要估算行星的數量,你會得到一個至少擴大一個(如果你還要推斷行星系外層行星的數量,那就更可能是兩個)數量級的結果:在我們這一個星系中就有接近十萬億!現在我們知道,銀河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在宇宙中這樣的星系還有很多,至少兩千億個,而且有可能更多。在我們的可見宇宙裡,就有大約1024顆行星。
  • 宇宙的生死循環 行星和恆星驚人的死亡方式
    我們沿著時間線索,探索宇宙中的生與死。有些行星和恆星的死亡方式規模浩大。但我們尚未介紹最驚人的毀滅方式,猛然爆炸成超新星不算什麼。產生所謂的超高速恆星才叫驚人。超高速恆星非常酷,因為它們不同於我們銀河系裡的普通恆星,他們能逃離星系。
  • 行星吞噬者的悲劇人生,差點吞噬整個宇宙,結局卻是淪為炮灰!
    行星吞噬者是漫威宇宙中一位極為強大的原生神靈,他擁有吞噬整個世界的潛力,誕生於宇宙創世之初,花費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成長,最終達到了自己的巔峰狀態,甚至被不少種族認為是宇宙中最可怕的天災之一
  • 為什麼恆星會發光,行星卻不能?是誰在宇宙中點燃了它們?
    在浩瀚的宇宙中,各類天體無數,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黑洞等等,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們都是使用專業的設備去觀測宇宙,我們普通人又該如何呢?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天氣晴好的夜晚,找到一片沒有被城市燈光所打擾的空地,抬起頭就可以看到璀璨的星空。
  •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人類掌握了哪些證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往小了說,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而往大了說,太陽系則是我們的故鄉,如果再將目光放遠,我們甚至可以說宇宙就是我們的家。的確,正是因為有了宇宙,才能夠出現太陽系,而有了太陽系才能夠為人類以及所有的地球生命營造出一個宜居的環境。
  • 漫威宇宙最強五大神明—行星吞噬者將登錄《漫威:未來之戰》?!
    線索二、宇宙訪問者來自宇宙的訪問者?《漫威:未來之戰》在線索中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這位訪問者有著高速移動的能力。與神奇四俠聯繫起來,我們就會想起在電影《神奇四俠2》中那位踩著滑板來地球的訪客——銀影俠。
  • 宇宙中神奇的流浪行星!
    導讀:我們知道,衛星圍繞行星運動,行星圍繞恆星運動,而恆星則圍繞星系運動,這是宇宙天體運動的基本規律。但宇宙是如此神奇,總有一些天體會超出我們的想像,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流浪行星!顧名思義,它們並未被恆星的引力捕獲,所以並未圍繞任何恆星進行公轉,只是在宇宙中漂浮著,依據與周圍天體的引力來運動。
  • 「行星獵人」傳來捷報:發現66顆系外行星,還有近2000顆候選行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在浩瀚的宇宙中,行星是最常見的天體之一,可以說,在50%以上的恆星周圍,都是有行星存在的,而且行星的數量很多還是多顆圍繞恆星運行的。多年來,天文學家們也一直在宇宙中尋找系外行星的身影,如今成績如何呢?「行星獵人」TESS傳來捷報在2018年4月,NASA發射了一臺大小猶如冰箱的「行星獵人」——凌日外行星勘測衛星,簡稱為TESS。
  • 3分鐘了解138億年宇宙簡史:從大爆炸到誕生地球
    根據現代天文理論,宇宙已經誕生了約138.2億年,但在宇宙誕生很久以後都沒有天體形成,大約在數億年後才有第一個天體的形成,宇宙在這個天體「真空」期到底幹了啥呢?第一顆恆星在哪裡?第一個星系在哪裡?第一顆行星又在哪裡?宇宙是怎麼誕生的?真空期宇宙到底幹了什麼?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木星的黑暗歷史據說木星早期並不在現在的軌道上,太陽系成型後因為軌道共振的關係,重新調整到了現在的軌道上,這一動帶來了太陽系內最大的暴雨,只是這是彗星的暴雨,月球上和地球上都遭受了彗星大轟炸,幸虧是地球早期,尚未誕生生命,要不然地球生命能被它消滅十次!不過聽說地球上的水可能是這次大規模的彗星撞擊帶來的。
  • 超1000億顆「流浪行星」在銀河系內遊蕩,其上或隱藏著生命體
    什麼是「流浪行星」?提到行星,它絕對是宇宙中人類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天體之一。我們所在的地球,就是浩瀚宇宙中無數行星中的一顆,雖然地球渺小不及一粒塵埃,但是地球確實非常特別的,因為一直到今天,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的其它已知行星上,都不曾發現過生命的蹤跡。
  • 《哥斯拉:怪獸行星》定檔9.21 迎戰最強哥斯拉
    《哥斯拉:怪獸行星》定檔9.21 迎戰最強哥斯拉 史上最強哥斯拉誕生自然之力的回歸 史上最強哥斯拉誕生1954年,首部《哥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