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市塘鎮社山村:革命老區展開新農村畫卷

2020-12-24 瀟湘晨報

寬闊平坦的村道,井然有序的農家小院,標準化籃球場,嶄新明亮的太陽能路燈……近日,記者一行走進吳川市塘鎮社山村,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新農村畫卷展現眼前。

這是社山村全體村民上下努力,大力推進美麗新農村建設的碩果。在創建宜居新農村示範村中,該村幹群擰成一股繩,出錢出力,讓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鳥瞰社山村全景。

敢為人先

老區村舊貌換新顏

社山村位於塘鎮南部,始建於1531年,是社山村委會下轄的一條自然村,人口3500多人。該村距塘鎮區1公裡,距雲湛高速出口2公裡,交通比較方便。

社山村村風淳樸,鄉風文明,是一條革命老區村莊。據介紹,抗日戰爭時期,社山宗祠作為革命聯絡領導中心,經常開展組織生活活動;社山文輝小學,作為革命活動陣地和指導中心,秘密為張炎將軍收藏槍枝彈藥等,在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作為一個革命老區村莊,在新農村建設大潮中,該村也不甘落後,同樣體現出了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該村立足實際、敢於探索、勇於創新,凝集村幹部及廣大村民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新路子。

主要依靠村民自籌和村集體資金投入,該村以每年完成一兩個項目的形式推進新農村建設:1979年通電;1989年通自來水;2001年修建瀝青環村路;2005年安裝路燈;2014年實現治安攝像頭全覆蓋……特別是近年,在鄉賢林華軍家族的支持下,該村投入數十萬元,栽花種樹,綠化美化村莊等,使村莊舊貌換新顏,正闊步向美麗新農村邁進。

「剛剛嫁過來時,到處坑坑窪窪的,走路都十分艱難,現在我們村莊變化可大啦。特別是蚊子也少了,空氣清新了,還有體育器材可以活動身子,讓我們這些老人家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採訪當天,年過八旬的李阿婆高興地說。

為了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目前該村正謀劃在社山文輝小學舊址上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得到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社山村村幹部林志文說,希望革命舊址得以修繕,打造成集紀念性、標誌性、群眾性、休閒性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弘揚革命精神,教育後人。同時,進一步優化美化村莊,助力鄉村振興。

美麗的社山村村道。

尊師重教

點燃發展新引擎

寬敞明亮的教室,整潔乾淨的校園,朗朗的讀書聲,閱覽室、電腦室等功能場室齊備,讓每一個走進社山小學校園的來賓都讚不絕口。

「鄉村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只有孩子們有了好的教育環境,接受好的教育,鄉村才能興旺發達,長盛不衰。這不僅是我個人的看法,也是全體廣大群眾的共識,所以我們對教育的重視,對學校建設的支持一直是不遺餘力的。」該村村民小組長林日養說,社山小學原址在祠堂裡,環境非常簡陋。後來搬遷到這裡,並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建起了一幢三層的教學樓,並建起了圍牆、校門、運動場等,不斷地完善教學設施和美化綠化校園,使該校面貌煥然一新,處處呈現勃勃生機。

學校根據革命老區的特色,開闢紅色文化宣傳專欄,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尊師守紀蔚然成風,教學質量穩步前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為了讓教師紮根鄉村安教樂教,該村鄉賢林華軍家族還每月補貼每名教師300元,目前已經堅持了7年多。此外,該村於2010年成立教育基金會,大力開展獎教獎學活動,每年有數十名學子考上大學,成為當地有名的「秀才村」。

文明創建

新風新事層出不窮

每天夜幕降臨,社山文化廣場開始熱鬧起來,廣場上的三個燈光籃球場,年輕人正在進行精彩的球賽,不時傳來一陣陣喝彩聲。而廣場的另一頭,伴隨音樂的節拍,大媽們正在翩翩起舞,頗有城市廣場的韻味。

「我們村的籃球場,還是吳川一籃球俱樂部的主場,經常有比賽看。」村幹部林偉華介紹,在他們村,籃球是最受歡迎的運動,男村民差不多都會耍幾下,村莊的籃球隊在當地也頗有名氣。此外,該村歡樂廣場舞蹈隊也是塘鎮最早成立的,經常獲邀參加一些慶典活動,還多次在廣場舞比賽中獲獎。

這是該村推進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自2004年開始,社山村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利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新春籃球賽、羽毛球賽、三八婦女拔河賽等文體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增強群眾凝聚力。值得一提的是,從2017年春節起,該村村民便自籌資金,自導自演舉辦了多屆鄉村春節聯歡晚會,受到歡迎和廣泛好評。

「生活在我們村的老人都很幸福。」談及村莊及村幹部,該村村民林伯就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他說村裡老人多由自己的孩子照顧,要是孩子不孝順,常常會受到村幹部及鄰裡批評。在此氛圍下,村裡的人都很孝敬父母,常常將最好的留給父母。每年春節,外出鄉賢都會返村組織開展慰問老人活動,還送上油米等慰問品和愛心紅包。

該村互幫互助成風,村中誰家有困難,大夥也是樂於幫助,共渡難關。2016年,獲知村民譚某患重病住院經濟困難,在村幹部和外出鄉賢的帶動下,僅僅幾天時間,該村村民共捐款4萬多元;今年8月份,該村村民林某建房時摔傷,住院後籌不夠醫療費,村民捐款3萬多元助其渡過難關。

此外,該村充分利用文化樓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陣地,鼓勵村民讀書看報,提高村民的種養技能、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知識水平。村莊還成立了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村中事務實行民主管理,設立村務公開欄,規範村務公開內容,村務工作做到公平、公正、民主,深得人心。

憑著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革命精神,社山村人齊心協力共同建設美麗家園,過上了文明富裕的幸福生活。該村先後被評為「湛江市衛生村」「湛江市生態文明村」等,成為當地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

【來源:湛江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去紅色革命老區!
    告別水墨畫般唯美的江南山貓與悍途來到了江西革命老區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江西革命老區回味過去那些關於英雄、關於革命關於民族奮鬥的故事「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九江江西省九江市是山貓與悍途此行進入江西的第一座城市九江市地處贛北,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處於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是一座有著2200
  • 河南孟州巖山村 傳承革命精神 打造紅色教育基地
    河南省孟州市革命老區槐樹鄉巖山村開展了系列活動,緬懷革命先烈,並通過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在傳承革命精神的同時,激活鄉村振興的「紅色密碼」。  上午9時,巖山村村委會議室便擠滿了人,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集中觀看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實況直播,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託無限的哀思和敬仰。
  • 孟州市巖山村:從脫貧村到紅色旅遊村的振興「密碼」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槐樹鄉巖山村是孟州市的革命老區,是一個英雄村、英烈村,也曾經是一個省級貧困村。 「在『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中,我們堅持『一招求多效』思路,充分利用巖山村的紅色基因優勢,把黨建元素融入『四好農村路』,把建設意圖體現在工作全過程。通過『四好農村路+黨建』工作的開展,帶動了嶺區發展、紅色教育和老區建設,讓紅色基因成為幸福之源。」鄭小標說。
  • 師偉:革命老區的娘娘廟大火
    壩裡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因為一條大河彎彎地穿城而過、河岸築有防洪大壩而得名,這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曾經發生過兩次著名的起義而成為革命老區。如今和別的革命老區一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壩裡市的旅遊業發展起來了,人們紛紛到這裡遊山玩水、紀念革命。壩裡的一座娘娘廟是熱門景區,每年接待的遊客大約有1300萬、門票人民幣175元。娘娘廟始建於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成,歷經滄桑,幾度沉淪,文革期間被大肆破壞、甚至改作酒庫。
  • 告慰先烈的決戰——革命老區靖宇縣以抗聯精神奮戰脫貧一線
    新華社長春10月16日電題:告慰先烈的決戰——革命老區靖宇縣以抗聯精神奮戰脫貧一線  新華社記者郎秋紅、孟含琪  吉林東南,秋日的長白山西麓層巒疊翠,色彩繽紛。革命老區靖宇縣掩映在群山之中。  靖宇縣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將軍殉國之地。
  •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再次資助江西革命老區春蕾女童500名
    位於江西省西部的蓮花縣是革命老區,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將該縣作為項目重點實施地區,開展踐行機構宗旨、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實踐。活動旨在推動當地深入實施「春蕾計劃」「兒童快樂家園」「HELLO小孩」「圓夢精靈圖書館」等公益項目,助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 革命老區呂梁農特產拼多多亮相 山西政協副主席變「超級帶貨官」
    在山西特色農業版圖中,中藥材佔據一席,山西人製藥茶、飲藥茶的千年傳統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方向,「山西藥茶」區域公用品牌應運而生。在呂梁,紅棗葉茶、沙棘葉茶等最為出名,實驗室研究驗證了它們的營養價值,並不斷發掘其功效。呂梁藥茶產品在市場中的價值進一步彰顯,成為「晉」字號農產品新名片。
  • 濱州渤海革命老區紀念園再掛紅色「閃亮牌」
    人民網濱州7月22日電(王新 王光磊 邊黎明)渤海革命老區紀念園被濟南軍區命名為「我黨我軍革命傳統教育基地」。7月21日下午,濱州市在紀念園隆重舉行掛牌儀式。濱州軍分區司令員胡紅兵,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祁維華出席儀式並為基地揭牌。市委常委、濱州軍分區政委於培洪,副市長張兆宏等出席儀式。
  • 草帽教授陳興義的老區情懷
    在焦作市中站區龍翔街道十二會村,本該數九寒天的冬至成了十二會村最溫暖的一天,十二會村邀請千餘人參加餃子宴,讓地處深山的老區十二會村沸騰了。而打造這一金字招牌的人就是陳興義教授,不光於此,村裡剛剛落成的山貨市場展廳、英雄樹、英雄廣場、黨員宣誓牆等景觀都是陳興義教授的作品,老區紅色文化、美麗鄉村建設和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讓革命老區十二會村面貌得到極大改善。這一系列基礎設施的建設造就了今天的十二會村。2018年以前,十二會村還是一個房屋破舊,雜草叢生的革命遺蹟。
  • 第六屆陝甘寧革命老區青少年足球聯賽志丹隊奪冠
    為期一周的第六屆陝甘寧革命老區青少年足球聯賽在慶陽市閉幕。新甘肅客戶端10月28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經過五輪、19場激烈鏖戰,為期一周的第六屆陝甘寧革命老區青少年足球聯賽在慶陽市體育館落下帷幕。
  • 南江:呈現巴山夜雨的詩意棲居,講述革命老區人的鄉愁故事
    南江:呈現巴山夜雨的詩意棲居,講述革命老區人的鄉愁故事章繼剛2018年教師節前,應四川省文化廳邀請,到南江鄉村開展文化調研。根據建議調研成果,我建議依託悠久的鄉愁文化建立南江鄉愁文化學院,留住鄉村「形」 守住鄉愁「魂,提升南江文化品質,呈現巴山夜雨的詩意棲居,講述革命老區人的鄉愁故事,推進鄉村文化振興。2018年10月13日,全國第一所鄉愁文化學院南江縣鄉愁文化學院揭牌暨首期開班儀式在長赤鎮禹王宮舉行,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善君,副縣長杜曉莉出席揭牌儀式。
  • 滄縣召開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換屆籌備暨老區村脫貧調研工作培訓會議
    9月15日,滄縣召開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換屆籌備暨老區村脫貧調研工作培訓會議。縣老促會換屆籌備組副組長魯志田、穆德俊出席會議。會上,縣老促會換屆籌備組副組長魯志田指出,中國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是全國性社團組織,我縣老促會2008年成立至今,主要圍繞256個老區村莊為革命老區人民做好服務,積極協助黨和政府促進革命老區建設發展,爭取協調上級資金扶持老區各項建設
  • 《革命老區法治政府建設評估及其指標體系研究》課題接項
    為了進一步整合科研骨幹隊伍,凝練科研主攻方向,更好地服務於四川革命老區發展。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對課題結項結果進行了公告。
  • 廣東一窮村出現豪宅 引出新農村建設背後掌舵人
    省聯合調查組有關負責人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依法深入細緻地展開調查,待調查結果和處理方案形成後將立即向社會和媒體公布。  省聯合調查組展開工作  6日上午9時,關於覃上村豪宅佔地事件的匯報會在吳川市政府召開,省委調查組相關負責人、吳川市市政府有關領導和國土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等近30人參加了會議。
  • 大學生社會實踐為什麼選擇到紅色革命老區?聽聽周口師範學院的師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李玉坤 「這跟我們平常耳濡目染的教育密不可分,當時一聽說報名去革命老區,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一上午就報了200多人,但是名額有限,我們也只好分批安排去革命老區參加社會實踐。」
  • 《西泠印社》今日播出《師父》,展開一代宗師吳昌碩的360度人生畫卷
    1913年,在西泠印社首屆社員雅集大會上,吳昌碩以其曠達自在和博學多才,而被推舉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1920年代,吳昌碩揚名天下,他的「生意經」(吳昌碩自訂潤格)也被日本人記錄書中——一幅四尺作品要價三十兩,相當於大洋42塊;對比當時的物價水平,價值約756斤上等大米。吳昌碩交友廣泛,筆觸不僅影響海內,也蜚聲海外。
  • 雷州革命老區土角村:萬畝蝦塘叩開「幸福門」
    海康農村第一個黨支部遺址成為愛國教育基地。 據該村村民黃伯介紹,該村文化底蘊深厚,是紅色革命文化村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雷州的革命事業作出重大貢獻。1957年,土角村被省認定為「抗日遊擊區」革命老區村莊。
  • 河南商城:創新設立鄉村振興示範區 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該項目於2018年引進,落地後就成立了公司,以與政府聯手發展鄉村旅遊、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為主要目標,積極培育鄉村民宿、創意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康養農業等新業態,逐步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相統一,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實現鄉村振興。
  • 漆志恆:深入做好老區宣傳 積極服務老區建設事業
    我個人的看法,一切工作都應該讓老區宣傳工作先行。解放這麼多年,什麼是革命老區,還有多少人說得清?現在是開發熱、特區熱、歌星熱、球星熱。革命老區,大家都淡忘了。我們老促會要幹的頭一件大事,就是讓世界了解老區,讓老區走向世界!」 正是在這樣的共同認識下,應促進老區建設事業的需要,應老促會宣傳工作為首要工作的需要,《中國老區建設》應運而生。畫報社成立之初,房無一間,錢無一文。
  • 拉薩市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繪就鄉村風貌新畫卷
    今年7月底,記者跟隨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堆龍德慶區馬鎮措麥村,只見道路平坦乾淨,綠樹青山、河流清澈,綠瓦白牆的民居鱗次櫛比,好似一幅美麗的畫卷。正是由於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取得的突出成績,該村獲得了「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榮譽稱號。    措麥村只是拉薩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並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