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平坦的村道,井然有序的農家小院,標準化籃球場,嶄新明亮的太陽能路燈……近日,記者一行走進吳川市塘鎮社山村,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新農村畫卷展現眼前。
這是社山村全體村民上下努力,大力推進美麗新農村建設的碩果。在創建宜居新農村示範村中,該村幹群擰成一股繩,出錢出力,讓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鳥瞰社山村全景。
敢為人先
老區村舊貌換新顏
社山村位於塘鎮南部,始建於1531年,是社山村委會下轄的一條自然村,人口3500多人。該村距塘鎮區1公裡,距雲湛高速出口2公裡,交通比較方便。
社山村村風淳樸,鄉風文明,是一條革命老區村莊。據介紹,抗日戰爭時期,社山宗祠作為革命聯絡領導中心,經常開展組織生活活動;社山文輝小學,作為革命活動陣地和指導中心,秘密為張炎將軍收藏槍枝彈藥等,在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作為一個革命老區村莊,在新農村建設大潮中,該村也不甘落後,同樣體現出了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該村立足實際、敢於探索、勇於創新,凝集村幹部及廣大村民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新路子。
主要依靠村民自籌和村集體資金投入,該村以每年完成一兩個項目的形式推進新農村建設:1979年通電;1989年通自來水;2001年修建瀝青環村路;2005年安裝路燈;2014年實現治安攝像頭全覆蓋……特別是近年,在鄉賢林華軍家族的支持下,該村投入數十萬元,栽花種樹,綠化美化村莊等,使村莊舊貌換新顏,正闊步向美麗新農村邁進。
「剛剛嫁過來時,到處坑坑窪窪的,走路都十分艱難,現在我們村莊變化可大啦。特別是蚊子也少了,空氣清新了,還有體育器材可以活動身子,讓我們這些老人家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採訪當天,年過八旬的李阿婆高興地說。
為了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目前該村正謀劃在社山文輝小學舊址上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得到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社山村村幹部林志文說,希望革命舊址得以修繕,打造成集紀念性、標誌性、群眾性、休閒性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弘揚革命精神,教育後人。同時,進一步優化美化村莊,助力鄉村振興。
美麗的社山村村道。
尊師重教
點燃發展新引擎
寬敞明亮的教室,整潔乾淨的校園,朗朗的讀書聲,閱覽室、電腦室等功能場室齊備,讓每一個走進社山小學校園的來賓都讚不絕口。
「鄉村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只有孩子們有了好的教育環境,接受好的教育,鄉村才能興旺發達,長盛不衰。這不僅是我個人的看法,也是全體廣大群眾的共識,所以我們對教育的重視,對學校建設的支持一直是不遺餘力的。」該村村民小組長林日養說,社山小學原址在祠堂裡,環境非常簡陋。後來搬遷到這裡,並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建起了一幢三層的教學樓,並建起了圍牆、校門、運動場等,不斷地完善教學設施和美化綠化校園,使該校面貌煥然一新,處處呈現勃勃生機。
學校根據革命老區的特色,開闢紅色文化宣傳專欄,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尊師守紀蔚然成風,教學質量穩步前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為了讓教師紮根鄉村安教樂教,該村鄉賢林華軍家族還每月補貼每名教師300元,目前已經堅持了7年多。此外,該村於2010年成立教育基金會,大力開展獎教獎學活動,每年有數十名學子考上大學,成為當地有名的「秀才村」。
文明創建
新風新事層出不窮
每天夜幕降臨,社山文化廣場開始熱鬧起來,廣場上的三個燈光籃球場,年輕人正在進行精彩的球賽,不時傳來一陣陣喝彩聲。而廣場的另一頭,伴隨音樂的節拍,大媽們正在翩翩起舞,頗有城市廣場的韻味。
「我們村的籃球場,還是吳川一籃球俱樂部的主場,經常有比賽看。」村幹部林偉華介紹,在他們村,籃球是最受歡迎的運動,男村民差不多都會耍幾下,村莊的籃球隊在當地也頗有名氣。此外,該村歡樂廣場舞蹈隊也是塘鎮最早成立的,經常獲邀參加一些慶典活動,還多次在廣場舞比賽中獲獎。
這是該村推進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自2004年開始,社山村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利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新春籃球賽、羽毛球賽、三八婦女拔河賽等文體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增強群眾凝聚力。值得一提的是,從2017年春節起,該村村民便自籌資金,自導自演舉辦了多屆鄉村春節聯歡晚會,受到歡迎和廣泛好評。
「生活在我們村的老人都很幸福。」談及村莊及村幹部,該村村民林伯就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他說村裡老人多由自己的孩子照顧,要是孩子不孝順,常常會受到村幹部及鄰裡批評。在此氛圍下,村裡的人都很孝敬父母,常常將最好的留給父母。每年春節,外出鄉賢都會返村組織開展慰問老人活動,還送上油米等慰問品和愛心紅包。
該村互幫互助成風,村中誰家有困難,大夥也是樂於幫助,共渡難關。2016年,獲知村民譚某患重病住院經濟困難,在村幹部和外出鄉賢的帶動下,僅僅幾天時間,該村村民共捐款4萬多元;今年8月份,該村村民林某建房時摔傷,住院後籌不夠醫療費,村民捐款3萬多元助其渡過難關。
此外,該村充分利用文化樓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陣地,鼓勵村民讀書看報,提高村民的種養技能、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知識水平。村莊還成立了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村中事務實行民主管理,設立村務公開欄,規範村務公開內容,村務工作做到公平、公正、民主,深得人心。
憑著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革命精神,社山村人齊心協力共同建設美麗家園,過上了文明富裕的幸福生活。該村先後被評為「湛江市衛生村」「湛江市生態文明村」等,成為當地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
【來源:湛江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