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星報》6月16日報導,為防止疫情捲土重來,倫敦推出戴口罩新規從6月15日起,在英國倫敦乘坐公共運輸必須戴口罩,否則將面臨一百英鎊(相當於人民幣890元)的罰款或拒載,當地的群體免疫政策行不通,口罩成了防疫的標配。
日前,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發出警告,口罩是強制戴,此後,口罩將成為常態化。在接受採訪時,市長表示,感謝首相接受了這項的提議,在可預見的未來,佩戴口罩將成為我們的日常,這是愛護自己與他人最無私的方式。
新規所涉包括所有公共運輸工具(含網約車)。除了公交場所,人們在出入醫院及門診都必須戴口罩,殘疾人士和11歲以下兒童酌情佩戴。
6月初,隨著復工復產的進行,政府逐步解除和調整社交隔離措施。但疫情的風險依然存在。為確保口罩新規有效執行,倫敦將有3000多名政府官員參與相關工作。6月15日媒體疫情發布會上,英國交通大臣格朗特·夏普(Grant Sharp)也宣布口罩新規在全英推行。
為什麼在英國從3月疫情爆發不戴口罩,而現在疫情好轉卻又要求必須戴口罩?小小口罩在英國疫情中的角色反轉為什麼如此的大?譯君在這這裡給大家做個小小的科普。
說起口罩起源,還要追溯到我們中國。《禮疏》有「掩口,空氣觸人」的說法,古時宮廷就用絲巾遮蓋口鼻防粉塵口氣汙染。《馬可波羅遊記》記載「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 」。
而現代口罩的發明是因為1897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用實驗驗證了細菌會通過高聲說話,咳嗽,打噴嚏而傳播。於是,德國醫生米庫和法國醫生保羅,利用紗布發明和改進了口罩。而口罩得到真正的普及還是在1910年鼠疫大流行。
所以相比較可以看出,在中國戴口罩不僅有久遠的傳統,還是高貴身份和精緻生活的體現。而現代口罩的誕生是因病而生,在西方人的意識裡,無病不口罩,因此這根筋彎不過來也就不奇怪了。於是西方國家防病毒戴口罩,就只能用發布行政法規來普及要求了。
圖片來源:星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