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坐公交不戴口罩要罰款,群體免疫行不通,口罩成防疫標配

2020-12-22 全球黃金眼

據英國《每日星報》6月16日報導,為防止疫情捲土重來,倫敦推出戴口罩新規從6月15日起,在英國倫敦乘坐公共運輸必須戴口罩,否則將面臨一百英鎊(相當於人民幣890元)的罰款或拒載,當地的群體免疫政策行不通,口罩成了防疫的標配。

日前,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發出警告,口罩是強制戴,此後,口罩將成為常態化。在接受採訪時,市長表示,感謝首相接受了這項的提議,在可預見的未來,佩戴口罩將成為我們的日常,這是愛護自己與他人最無私的方式。

新規所涉包括所有公共運輸工具(含網約車)。除了公交場所,人們在出入醫院及門診都必須戴口罩,殘疾人士和11歲以下兒童酌情佩戴。

6月初,隨著復工復產的進行,政府逐步解除和調整社交隔離措施。但疫情的風險依然存在。為確保口罩新規有效執行,倫敦將有3000多名政府官員參與相關工作。6月15日媒體疫情發布會上,英國交通大臣格朗特·夏普(Grant Sharp)也宣布口罩新規在全英推行。

為什麼在英國從3月疫情爆發不戴口罩,而現在疫情好轉卻又要求必須戴口罩?小小口罩在英國疫情中的角色反轉為什麼如此的大?譯君在這這裡給大家做個小小的科普。

說起口罩起源,還要追溯到我們中國。《禮疏》有「掩口,空氣觸人」的說法,古時宮廷就用絲巾遮蓋口鼻防粉塵口氣汙染。《馬可波羅遊記》記載「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 」。

而現代口罩的發明是因為1897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用實驗驗證了細菌會通過高聲說話,咳嗽,打噴嚏而傳播。於是,德國醫生米庫和法國醫生保羅,利用紗布發明和改進了口罩。而口罩得到真正的普及還是在1910年鼠疫大流行。

所以相比較可以看出,在中國戴口罩不僅有久遠的傳統,還是高貴身份和精緻生活的體現。而現代口罩的誕生是因病而生,在西方人的意識裡,無病不口罩,因此這根筋彎不過來也就不奇怪了。於是西方國家防病毒戴口罩,就只能用發布行政法規來普及要求了。

圖片來源:星報、網絡

相關焦點

  • 英國男子坐公交不戴口罩,戴了一條活蛇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英國男子坐公交不戴口罩,戴了一條活蛇 英國男子坐公交不戴口罩,戴了一條活蛇 global_Insight 09-17 08:28 【英國男子坐公交不戴口罩,戴了一條活蛇】預防新冠又添「奇景」:英國男子坐公交不戴口罩
  • 英國進入「解封」新階段 公交出行須戴口罩
    隨著大部分商店、動物園、植物園等公共場所15日重新開放,英國進入「解封」新階段。同日,英格蘭地區開始執行新規定,人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時必須佩戴口罩等面部遮蓋物。重新營業的商店同時必須遵守相關防疫規定,包括控制進店人數、關閉試衣間、加強消毒措施、繼續保持兩米的人際距離等。不過,英國零售商協會表示,解封可能不會立即提振零售業,低迷的消費者信心和有限的進店人數意味著許多商店仍將面對客流量和銷售額「雙低」的挑戰。
  • 寶媽坐公交忘戴口罩,拿尿不溼套頭救急
    一寶媽坐公交忘戴口罩 拿尿不溼套頭救急 近日,上海一寶媽帶孩子出門坐公交時,發現自己忘記戴口罩,只好將包裡兩片尿不溼拿出來套在頭上,暫時充當口罩。專家提醒,醫用口罩和紙尿褲的構造及製作所需的具體材質各不相同,作用也不相同,拿紙尿褲來當口罩只能救一時之急,並不合適長期使用。
  • 英國防疫新規:6月15日起,乘公共運輸工具必須戴口罩,違者罰款
    據6月5日《太陽報》消息,當地時間6月4日,鮑裡斯·詹森政府公布了一項新規定:為控制新冠病毒傳播,自6月15日起,英國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時必須戴口罩,這是一條強制性規定,對不戴口罩者有一系列處罰措施,包括罰款。
  • 戴烏鴉面具口罩剪破洞 英國爆發「反口罩」示威
    當地時間7月19日,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進行「反口罩」示威活動。按照英國政府此前公布的計劃,自7月24日起,英格蘭地區的所有商店將強制顧客戴口罩。19日下午,數百名「反口罩」示威者聚集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著「我將不戴口罩、不接受檢測、不被追蹤」等字樣的標語,抗議英國政府的相關防疫措施。在抗議現場,有示威者戴著被剪破的口罩,有人穿著寫有「拯救人權、不要5G、不要疫苗」字樣的背心,有人戴上象徵「瘟疫醫生」的烏鴉面具,甚至有示威者將丁字褲戴在臉上表達不滿。
  • 預防新冠又添「奇景」:英國男子坐公交不戴口罩,「戴」蛇
    據天空新聞網、《每日郵報》、《獨立報》等多家英國媒體消息,當地時間14日,在英國曼徹斯特市,一名男子走上公交,他沒有戴口罩,而是用一條蛇遮住了嘴巴和脖子。《獨立報》稱,一名女性乘客起初以為這名男子戴著一個「別致的口罩」,後來發現是一條蛇,這條蛇還蠕動到了公交車扶手上。這名女乘客認為眼前一幕「真的很有趣」,而且這條蛇並沒有打擾到其他乘客。曼徹斯特交通部門發言人回應此事時表示,根據政府規定,乘客除了可以佩戴醫用口罩外,也可以使用自己認為合適的面部遮蓋物,例如圍巾或頭巾。
  • 英國首相確診感染新冠 從「群體免疫」到「全民隔離」英國經歷了...
    談及目前的情況,她告訴記者:「從這周開始,政府推出了防疫新政,也給每個人手機都發了簡訊通知,酒吧和健身房等公共設施都關閉了。但是現在很多當地人還是沒有引起重視。公園裡還是有很多的人,也不戴口罩,警察只能上前去警告他們快點回家。」近期,隨著疫情的蔓延,英國正加緊防控,原本人來人往的街頭顯得有些冷清。
  • 戴or不戴?東西方的口罩之爭,不只是口罩有沒有用那麼簡單
    自從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三月中旬建議居民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儘可能居家辦公以來,居住在倫敦的北京女孩佳瑩幾乎足不出戶。在此之前,她每天戴著口罩坐地鐵往返於家和公司之間,儘管「倫敦地鐵裡幾乎沒人戴口罩」。為了避開早高峰,佳瑩比平時提前半個小時出門,趁同事都沒到之前用酒精把桌上的辦公用品和自己的隨身物品全部擦一遍。
  • 日本偶像團體防疫引爭議 不戴口罩將受罰款
    比如不戴口罩去追星要罰錢!?前天,日本的一個idol團,叫做「2o Love to Sweet Bullet」,宣布為了防止病毒傳染,運營方要求參加演唱會的粉絲們必須佩戴口罩,如果不佩戴口罩參加周邊售賣、合照等環節,就會被要求支付1000日元的罰金!
  • 受英國當地疫情影響:金像影后戴口罩遭歧視 香港藝人催子女返港
    其中英國選擇的抗疫手段也是讓眾多網友有點吃驚,他們選擇「群體免疫」的策略。現在還在英國當地的國人應該還是有很多的,最近也在傳很多人打算買高價飛機票飛回國內。有很多留學生都開始了回國躲避疫情,這些人就包括一些香港藝人的子女。有人選擇返港,也有人選擇留在當地,一位金像影后在英國就因為戴口罩而遭歧視。
  • 倫敦飛北京最高價飆至58010元!英國抗疫要先感染60%人口?世衛組織...
    與多數國家不同,英國採取了拖延的防疫措施。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甚至提到,讓4000萬英國人接觸新冠病毒,以便達到60%的人群感染,在全國形成群體免疫效果。一時輿論譁然。群體免疫,這是一場「輪盤賭博」嗎?對於在英華人、留學生而言,未來何去何從?
  • 新規將至:嚴查不戴口罩者並罰款!
    位於羅馬華人聚居區維多利奧廣場(Piazza Vittorio)附近的埃斯奎利諾市場上周末因未遵守防疫法令、存在健康安全風險被警方勒令關閉。拉齊奧大區衛生官員今天(20日)上午表示,已在制定一項新的法規,將加大對民眾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的違規行為的檢查力度,並對違規者處以罰款。
  • 英國人為什麼不喜歡戴口罩?
    英國人為什麼不喜歡戴口罩?當你走進英格蘭任何一家繁忙的商店,或者是在倫敦擁擠的地下系統上搭乘地鐵,你會發現沒有幾個人會佩戴口罩。而那些最近重新開業的酒吧裡的面罩,可能也只是心理安慰,並沒有起到什麼實質性的防護作用。而英國是新冠肺炎在世界上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在死亡人數上僅次於巴西和美國,位居第三。
  • 班克西在倫敦地鐵塗鴉籲戴口罩 因違反規定遭清除(圖)
    中新網7月16日電 綜合報導,英國知名塗鴉藝術家班克西(Banksy)又有受疫情啟發的新作品。他在個人社交網站帳戶發布的視頻顯示,他手持噴槍,在倫敦地鐵車廂內進行創作,呼籲乘客戴口罩。然而,目前這些作品已經遭到清除。班克西在倫敦地鐵創作塗鴉。
  • 法國衛生部不建議戴口罩,多座城市坐不住了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從1月起,法國衛生官員就主張「生病才需要戴口罩」,直到上周仍舊稱「對大眾來說,戴口罩不是個好方法」。期間,有亞裔因戴口罩遭攻擊。但本周,一些法國城市坐不住了,宣布或有意規定「不戴口罩,禁止外出」,其中就包括市長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尼斯市。綜合法國新聞廣播電臺、《20分鐘報》當地時間4月6日報導,南法著名旅遊城市尼斯進一步增強了防疫力度。
  • 15名司機感染病毒死亡,倫敦為避免刷卡接觸公交將免費乘坐
    英國倫敦市交通局4月17日宣布,全市公交車將免費乘坐以避免司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從4月20日開始,所有公交將關閉前門,乘客不需刷卡則可從中門上車。到目前為止,已有15名倫敦公交司機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由於刷卡區距離駕駛艙距離過近,加之政府不建議民眾佩戴口罩,使公交司機成為疫情下的高危職業之一。
  • 北京:老太母子坐公交拒戴口罩,囂張回應覺得憋氣不舒服
    「想銬我,就銬我」「想槍斃我,就槍斃我」「我他X就是不戴」,這些囂張的話語出自一位北京老太,她辱罵並毆打民警,最終被依法刑事拘留,大快人心。事情起因是這樣的:12月9日,這位老太和兒子乘坐公交時拒絕佩戴口罩,與勸阻乘客發生糾紛,公交司機被迫停駛並報了警。當警察趕到現場後,該老太母子還是拒絕配合,且態度非常惡劣。老太兒子說:「我可以戴口罩,但我媽不能,她戴著憋不過氣。」what?
  • 在歐洲,戴不戴口罩為何變成哈姆雷特式命題
    全球各國民眾的文化心理與日常習慣在疫情面前不斷進行著調整和變化,其中,戴不戴口罩成為了一個顯著的外在標識。對不習慣將口罩引入日常衛生習慣的西方民眾而言,從初期對口罩的拒絕,到如今逐漸接受了口罩有利於阻擋病毒的觀念。5月3日,美國紐約州州長在電視講話中從禮儀角度敦促民眾,認為公共場合不戴口罩的行為是失禮之舉。近日英國《每日郵報》也預告民眾在公共場所戴口罩將成為規範建議。
  • 15名司機感染病毒死亡 倫敦為避免刷卡接觸公交將免費乘坐
    英國倫敦市交通局4月17日宣布,全市公交車將免費乘坐以避免司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從4月20日開始,所有公交將關閉前門,乘客不需刷卡則可從中門上車。到目前為止,已有15名倫敦公交司機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由於刷卡區距離駕駛艙距離過近,加之政府不建議民眾佩戴口罩,使公交司機成為疫情下的高危職業之一。17日倫敦市長薩迪克·汗表示已向英國政府提議,要求倫敦民眾乘坐公交應強制佩戴口罩,以避免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薩迪克·汗呼籲,民眾應在公交或超市等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場合必須佩戴非醫用口罩,這與政府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並不衝突。
  • 防控疫情反彈,歐洲醒悟強制佩戴口罩
    簡而言之,如果空氣傳播途徑得到廣泛證實,那麼口罩的防疫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我不知道別的人們怎麼想的,我自己每天去超市都戴口罩。」而且柏林是德國政要較為集中的城市,總體的防疫精神,可以用「外松內緊」來形容。史先生對記者表示,譬如他近期要進入一個德國政府重要機構開會,此前他就按要求去做了核酸測試等,拿著陰性結果才進了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