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來可以形成自己的動漫體系的,我一直如此堅信。
給我這種堅信的,就是中央電視臺製作出品的第一部長篇動畫片《小糊塗神》。這真是童年神作,在童年最初的時光。以致幾年前回憶起這部動畫片,一度以為是譯製片。
這部動畫片的光碟,是老媽給我的四歲生日禮物——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間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這部動畫片,那段時間,每一次我向家長尋求幫助時他們就開始齊聲高唱:「別求爸,不叫媽,口渴打井得自己挖」。而每次我弄出些糗事,他們又會齊聲高唱:「金糊塗,銀糊塗,比不上咱家的老糊塗」。還是鸚鵡學舌的那種。
很坦白地說,我那時確實闖下了用車拉的禍害,但我錯得有理,我有理由為自己爭辯——那都是受到了這部動畫片的影響。
看到小糊塗神從壁爐裡引來了黃海、東海和南海的水,我就去把家裡所有的水池都放滿了水,然後把魚缸套在頭上鑽進水裡……那件事情的結果是我的頭鑽進了魚缸拔不出來,最後不得不去動用特殊手段把我的腦袋拔出來(具體什麼方法現在記不太清了)。
看到小糊塗神的對手大魔包將垃圾桶改裝成了可以上天入地的「飛行機器」,我便將家裡的大垃圾桶清空後,把一個大輪船模型的部件粘貼到垃圾桶上,再將當時家裡土灶的大鍋蓋蓋在垃圾桶上,便是一個那時我可以想到的最偉大的傑作了……那件事情的結果是我被罰倒了全家一個月的垃圾,還要幫有潔癖的奶奶洗鍋蓋。
同樣也是因為這部動畫片,我一度認為所有的削筆器都是屋子形狀的。那時靖江最大的文具批發市場在城北小學後面,一個賣黃橋燒餅的小攤旁邊。好幾個不上幼兒園的周末,我都會在那個批發廠洗地,就是為了找一個不是汽車造型而是小屋造型的削筆器,然後抱回家想像有一天,會從削筆器裡鑽出屬於我的小糊塗神。
那時的男神,就是《小糊塗神》裡的小寶。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喜歡穿深藍色的背帶褲和淺藍色的襯衫——和小寶的裝扮一樣。他可以在世界盃的決賽場上成為替補神兵,幫助中國隊在落後3球的情況下連進5球,其中包括兩個倒掛金鉤;他可以穿著夏裝在南極開著雪橇如入無人之境,在雪橇拋錨以後還可以拉著雪橇和一雪橇環肥燕瘦的生物勇闖南極點;他可以不戴任何防護工具地開著小火箭成為「陸霸空霸海霸」,甚至可以直入雲霄,進入太空深處的最深處。我也不知道當時怎麼意識到,自己似乎確實是不能飛的,不然我真的可能拿著房間裡的掃帚就想飛起來。
但那樣雞犬不寧的時光,我現在想來其實也很短,至多堅持到下一部動畫片光碟入庫的瞬間,我雞飛蛋打、闖禍不斷的時光也就結束了。
是的,這真是一件怪誕的事情。我不再看《小糊塗神》的那一年,我至多7歲,但感覺闖禍和胡鬧,都已經成為了一個遙遠的名詞。
好像自那以後,我也沒有再買過小屋造型的削筆器。前兩天看到表舅發的他女兒做作業的照片——他女兒也才7歲,在學校減負的大背景下學習著「幼兒英語」,她手裡攥著比她手指還要粗大的自動鉛筆。
我在微信裡面問表舅:「現在他們就用自動鉛筆嗎?」
我表舅回我:「誰還有那個心思削筆。」
我有一瞬的恍惚,十多年前,那時還是少年的表舅和我兩個人坐在放《小糊塗神》的電視前,一下一下地轉動著小房子造型的削筆器,嘴裡還在唱著:「哈哈哈,哈哈哈,不動腦筋是大南瓜。」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