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衰老的突變比我們想像更常見 實驗顯示突變加速生殖老化

2020-12-14 前瞻網

影響衰老的突變比我們想像更常見 實驗顯示突變加速生殖老化

 Emma Chou • 2020-09-30 14:48:28 來源:前瞻網 E146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根據一項針對果蠅的新研究,導致衰老的突變數量可能比之前認為的要多得多。瑞典林雪平大學(Linkoping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研究,得到一種新的理論,即導致衰老的突變類型。研究結果發表在《BMC生物學》上。

我們活著,我們老了,我們死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體的許多功能會慢慢退化,最終某個生物體會死亡。這種想法可能讓人心灰意冷,但大多數人可能已經接受了這是所有生物的命運——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然而,那些研究進化生物學的人卻遠沒有弄清楚為什麼會這樣。

「從某種意義上說,衰老的進化是一個悖論。」林雪平大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系的高級講師、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厄本·弗裡伯格(Urban Friberg)說。

近70年前,進化生物學家提出了關於導致衰老的兩種不同類型突變的兩種理論。當有機體變老時,這兩種突變都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導致衰老,而它們在生命早期要麼是有利的,要麼是中性的。然而,儘管進行了實驗研究,研究人員仍無法確定這兩種突變中哪一種對衰老影響最大。

幾年前有人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認為衰老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在生命早期會產生有害的影響,而基因突變的負面影響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支持這一假說的人認為,與正常基因變體相比,許多突變從一開始就有負面影響。

現在發表的研究描述了測試突變理論的實驗,突變對人的一生都有不利影響,並會導致衰老。作者使用了世界上研究最透徹的動物之一,即果蠅。他們測試了20種不同的突變,這些突變被植入果蠅的遺傳物質中。對於每一個單獨的突變,他們研究了一組有突變的果蠅和一組沒有突變的對照組。每一種變異都有一個特定的、可見的影響,這使得它很容易被追蹤,比如翅膀的外觀或眼睛的形狀有所不同。

隨著有機體的衰老,個體死亡的可能性增加,其繁殖能力下降。研究人員測定了果蠅的生育能力,並將其作為衰老的衡量指標。他們計算了每隻雌果蠅在生命早期、兩周後以及最後兩周後(對果蠅來說,這是成熟的年齡!)產下卵的數量。研究人員想知道變異果蠅和對照組果蠅之間的差異是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結果支持了他們正在測試的理論。大多數突變都對果蠅早期的生育能力產生了負面影響,而且大多數突變還導致了生殖老化的加速。

「研究結果表明,在生命早期有害的突變也會導致衰老。因此,導致衰老的突變可能比我們之前認為的要普遍得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系博士生馬丁·伊納蒂·布倫達爾說。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phys.org/news/2020-09-mutations-affect-aging-common-thought.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歐美新冠病毒新突變體傳染性增強3-9倍
    傳播力增強了3-9倍 文章指出,研究團隊不僅對病毒基因序列進行分析,還開展了針對人體、動物以及實驗器皿細胞的測驗,結果顯示G614突變體具有比其他類型新冠病毒突變體更強的傳染性。 新突變體不會加重患者病情,致病性可能降低 研究指出,雖然新突變體會加速傳播,但無證據顯示它會導致病患病情加重。
  • 4種罕見的基因突變,第一種人擁有「鋼鐵之軀」,且皮膚不易老化
    筆者-小文基因突變對於人類進化史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打個比方說,如果人體中的FOXP2基因沒有發生突變的話,那麼人類很有可能就不會說話,更別提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了。某些罕見的基因突變更是讓人懷疑世界上是不是出現了超能力者,而今天,本文就將為大家介紹10種罕見的基因突變。第一種是「超密的骨頭」,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科學家在研究骨頭的礦化問題時,意外發現LRP5的基因突變會影響骨骼的脆弱程度。
  • 研究團隊構建新冠突變預警系統:一突變株在全球流行
    質疑者提出,現在就判斷任何一種毒株更具傳染性都為時過早。一些人甚至提出,G614(研究後期)突變病毒株之所以傳播得如此之深遠和廣泛,是因為它恰好感染了在大流行最初階段沒有採取措施的地區。或許研究者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確定是否有任何毒株比其他毒株更具傳染性,以及確定病毒的變異速度是否可能超過疫苗的研發速度。「這裡有很多猜測,他們沒有經過實驗驗證。」
  • 科學家首次逆轉細胞衰老,多吸氧就夠了!
    這項研究共有26名受試者,實驗周期3個月,受試者需要每周在高壓氧艙中靜坐5次,每次90分鐘。最終結果顯示,這些受試者白細胞中的端粒延長了20%。 關於環境對人體變化的影響,此前已經有相關實驗證實了兩者的相關性。
  • Sonic Hedgehog型髓母細胞瘤存在Elongator複合物生殖突變
    Sonic Hedgehog型髓母細胞瘤存在Elongator複合物生殖突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5 17:23:33 德國海德爾堡兒童癌症研究中心Stefan M.
  • 暴露在外太空的太空人會加速衰老
    林德格倫是一項研究長期任務影響的10名受調太空人之一。最新研究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導致太空人加速衰老。在太空環境中,不存在地球上的重心引力,也沒有保護我們免遭太陽致命射線傷害的大氣層,所以我們將面臨著諸多健康危機,例如:骨質密度減少、肌肉質量下降,出現心血管和神經系統問題,甚至出現視力紊亂。這意味著人類在太空環境的時間越長,遭受的影響就越嚴重。
  • 暴露在外太空的太空人會加速衰老!
    林德格倫是一項研究長期任務影響的10名受調太空人之一。最新研究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導致太空人加速衰老。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太空對於弱小的人類而言真的很糟糕!最新研究報告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對人體帶來各種健康風險,其中包括:暴露外太空可能加速人體衰老,輻射導致DNA損傷等。
  • 人衰老的原因你知道嗎,健身真能延緩衰老?
    那麼問題來了,運動真的能延緩衰老嗎? 在解答問題前,我們得先知道人衰老的原因?提到人為什麼會衰老,很多人會想到初中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細胞分裂速度逐漸比細胞衰老速度慢時,人就出現各種生理疾病,衰老。其實關於人為什麼會衰老,科學研究發現遠比我們所認知的要複雜的多。
  • Cancer Cell|胰腺癌中p53突變對Ras信號持續激活的機制
    根據TCGA項目數據顯示,KRAS錯義突變可發生在超過90%的PDAC病人中,而TP53錯義突變及截斷突變亦可發生在高達70%的案例中【1】;這些驅動突變事件(driver mutation)在PDAC中的高頻率發生也得到了近期發表的癌症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的支持【2】。
  • 多項新研究表明:暴露在外太空會加速衰老,還會導致DNA損傷
    多項新研究表明:暴露在外太空會加速衰老,還會導致DNA損傷  CHEN • 2020-12-01 16:02:16
  • 新冠D614G突變席捲全球:感染力超2.6倍,與毒性無關
    然而,病毒突變受自然選擇、隨機的遺傳漂移或最近的流行病學特徵等多因素影響,這就造成科學家一時難以區分病毒突變是由於適應性還是偶然導致,更難以確定單個突變是否會改變感染或大流行的結果。截至目前,圍繞新冠病毒D614G突變的研究和爭議最多。
  • EGFR/ALK難治突變無藥可治?NO!盤點已上市藥物數據!
    與奧希替尼不同的是,CH7233163以非共價鍵結合方式作用於EGFR Del 19、L858R和T790M,並不受C797S突變的幹擾,而且對野生EGFR抑制較弱。 體外腫瘤細胞株實驗結果顯示,CH7233163在EGFR三基因突變/EGFR單、雙活化突變上展現一定的潛力。
  • 過度運動真的會加速老化嗎?
    但也有人說,過度運動非常傷身,會加速老化,凡事過猶不及,這是真的嗎?醫學研究發現,過度劇烈運動能增強新陳代謝,但也意味著加快細胞分裂、加速老化,因而可能縮短人類壽命。許多人都認為,加快新陳代謝可以使身體強壯,但醫學專家們卻發現:過度強化的鍛鍊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使身體過早老化。
  • 和平精英突變團競跳箱子怎麼玩 和平精英突變團競跳箱打法
    和平精英突變團競跳箱子怎麼玩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和平精英突變團競跳箱打法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這一隻黑猩猩已經基因突變,差點變成人,它們與人類只差1.2%
    自然界中,基因突變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基因突變的概率很低,而且突變的方向是不確定的。專家推測,普通的黑猩猩要想達到奧利弗的水平,仍然需要進化很多年。那麼,奧利弗的出現究竟是偶然現象還是預示著黑猩猩的普遍進化水平呢?這一點,需要我們去探索。
  • 人類從多少歲開始衰老?這個年齡,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要早一些
    這個年齡,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要早一些 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會以為40歲50歲才會出現衰老的情況,其實答案是38歲。曾經有過一項專門的研究表示,人在生理年齡達到38歲以後,身體的衰老速度就會開始加快。所以到了38歲之後就進入了衰老的加速器,這個年齡是否比你想像中的要早一些呢?
  • 【重磅綜述】脂質信號轉導如何影響壽命
    衰老可以被調節環境和遺傳幹預可以延長多種模式生物的壽命,這一發現促使眾多科學家去研究和探索衰老的生物學基礎。通過對衰老相關疾病(如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等)機制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探尋預防這些疾病的最佳方案。最近有科學家提出了九種不同的衰老特徵,這為我們探究長壽和健康衰老的潛在機理提供了參考準則。
  • 研究表明,手機會加速我們的衰老,我們該如何應對?
    媒體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會打亂我們的睡眠周期,並可能損害我們的視力。更近期的證據表明,我們每拍一張自拍,就會加速衰老。最糟糕的是,有證據表明,藍光與生物的大腦損傷有關。現在,藍光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它是可見光光譜的自然組成部分。紅光能量低,波長長,藍光輻射能量高,波長短。陽光本身就含有藍色的光。
  • |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然而,tucatinib僅阻斷HER2,與其他針對多種受體的藥物相比,導致皮疹和腹瀉等脫靶效應更少。這種組合有可能成為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和T-DM1治療後所有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護理標準!在HER2CLIMB試驗中,在接受圖卡替尼治療的人中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腹瀉;手足綜合症;噁心;疲勞;嘔吐。圖卡替尼的價格:目前該藥物在美國的標價為18,500美元30天,每位患者一個療程的平均治療費用為111,000美元。我們期待這款藥物能早日在國內獲批,納入醫保,給更多經過多線治療的晚期患者新的治療方案。
  • 耐藥突變Met14迎來全球首個靶向藥!
    特別的,如果不幸患上的還是缺乏有效治療藥物的那一類,就更讓人感到無助和絕望了。 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肺癌的85%,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近些年來,患上非小細胞肺癌變得不那麼絕望,隨著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興起,不少患者靠吃著一代一代的靶向藥活過5年門檻,甚至10年、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