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實的人,和一個狡詐的人,眼裡的易經是不同的

2021-01-20 深山讀書

周秋鵬

近幾年在易經領域,發生過一件大事,就是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先生,發表了一個關於易經文化的演講。作為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全球頂尖科學家,楊先生的演講,無疑是字字如金,開闊了廣大易學研究者的視野,提升了大家的思維層次。其實楊先生的成就並不在易經方面,也不需要靠講述易經來獲取名利,他甚至可以預見到演講可能帶來爭議,年齡也近百歲了,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已經不多,但他還是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份寶貴的分享,可見楊先生不光有智慧,而且還很仁慈。

果不其然,楊振寧先生的演講,在易經領域引起很多爭議。一些從事易經的人出來批評他,說他不懂易經,屬於外行。但是在人類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所有的人都如滄海一粟,而來自於楊先生的那份分享,則會在未來影響很多的人。至於那些批評他的人,將如一群螞蟻那樣被後人忽略和遺忘。

而本文將探討的是,為何易經會引起那麼多的爭議呢。其中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看易經的人,有的人老實,有的人奸詐,由於人的本性不同,眼裡的易經是不同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研究也同樣符合這個規律。

筆者經常會與一些易經的從業人員打交道,有一類是老實的,就是專門進行學術研究的,還有一類是奸詐的,這一類人主要在江湖上,一些靠佔卜、預測謀生的人之中。當然大多數易經愛好者既不特別老實,也不特別奸詐,就是普通人。

老實的人,在易經中發現的層面,奸詐的人發現不了。因為奸詐的人一般都是小聰明,主要是利用一些技巧賺錢。易經在他們眼裡,更像是一種工具或武器。由於經常使用,而且從中獲利,所以也掌握了一點技術和經驗,具有一定的戰術眼光。但是像楊振寧先生這樣的,屬於老實到了極點的大學者,看易經是帶著戰略眼光的,他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要用這個東西來謀利,融入的是易經的精神層面,或者說古人說的道境。

楊振寧教授是給博士生講課的,甚至是給博士生導師講課的,他不是給普通人做普及教育的。而批評他的人,很多可能沒有達到研究生、博士生的水平,那個科學素養是不夠的。雖然楊振寧教授不是搞人文的,但是他的智商高於普通人。他們可能聽不懂楊先生在講什麼。但是他們擅長從功利的角度出發,認為去批評一下楊振寧這樣的大科學家,似乎可以證明自己的存在,甚至可以證明自己在某些地方比楊振寧還厲害。這些人其實是很可憐的。因為貧困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

有時候看影視劇,會看到一些劍客,或者練武的,如弓箭手,神槍手,能夠用手中的武器,非常熟練地殺人。然後遇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兵器專家,知道如何研製飛彈、火箭,而且他研究的兵器最早就是從刀劍、弓箭之類演變而來的。然後那個專家因為講到了兵器的起源,而被劍客嘲笑,說他不懂劍,還說如果比武的話,自己可以輕而易舉殺死那個專家。也許,旁邊的人可以看得出誰更可笑。

相關焦點

  • 《易經》勸誡世人:人到四十九,做人越老實,反而越沒有朋友
    縱覽古往今來,但只要是擁有大智慧的人,都是有一個相同之處:這些人都曾用心刻苦鑽研過《易經》。孔子曰:「如果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易經》:人這一輩子要盡力去做一個有趣的人,要適度釋放出來自己的性情;做人,不必太老實,越老實反而越沒朋友。一、做人越老實,越無趣,越沒有朋友《易經》:一個人太過老實,就會變得越寡言無趣。
  •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一提到《易經》,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算命卜卦、封建迷信,但是這都是偏見,《易經》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又有六爻,對應著人生的384個重大選擇。
  • 時而陰險狡詐,時而老實厚道的三個星座
    在我們的朋友圈子裡,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平時看上去老實巴交的,卻在不得已之時表現出陰險狡詐的一面,讓人感到非常意外。其實這樣的人本性都是好的,只是在關鍵時候狡猾一些而已,就像十二星座中的以下這三個星座,他們時而陰險狡詐,時而老實厚道,接下來就一起去看看吧!
  •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謹記易經4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牢記易經四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易經》一書中記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易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易經》》說,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傳》也說,神無方而易無體。意思就是萬物的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規律。
  •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建議讀讀這三句話
    在我國,《易經》自古就有「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美譽,足以看出其在大眾心中的地位。無論是事業、家庭,甚至是人生,《易經》對其都有指導作用。我們經常聽人說,老實人不吃虧,人善人欺天不欺。雖然性格老實並沒什麼不好,但是事實上太老實被欺負,那樣只會讓人越來越軟弱。
  • 易經:老祖宗傳下來的,一個數字,一個密碼,讀懂的人受益
    我融合《易經》,為大伙兒揭秘幾個數字的變化趨勢。老祖先傳下來的,一個數字,對應一個密碼,讀懂的人受益。易經:老祖先傳下來的,一個數字,一個密碼,讀懂的人受益一宋代陸遊《讀易》,詩云:「無端鑿破乾坤秘,禍始羲皇一畫時。」
  • 《易經》的人生經驗:人敗一個逸字,人旺一個勤字,人患一個備字
    著名《易經》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人敗一個逸字,人旺一個勤字,人患一個備字。安於現狀是失敗的根源我知道有一個話題:人是怎麼廢掉的?高贊的回答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因為安於現狀的人沒有危機意識,對未來的計劃也懶惰,不喜歡學習。
  • 易經提醒你:一個偽善的人,往往有這4大特徵,要警惕
    《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這樣的人,在沒有和人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或者沒有利益誘惑的時候,總是表現出一種厚道老實的樣子。而一旦和人有了利益衝突,或者自己想獲得某些不正當的利益時,這些人就會第一時間跳出來,為自己的利益站臺。這樣的人,在利益面前,即使是自己要好的朋友,也會「翻臉不認人」的。
  • 易經:真正「有福氣」的人有3個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
    正所謂西方有《聖經》,東方有《易經》,這部誕生於三千多年前的經典著作,被稱作"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對於普通人而言,《易經》就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易經64卦對應著64種不同的人生智慧,只要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就能產生不同的人生密碼。
  • 解讀《圍爐夜話》:不管世間人心如何狡詐,唯有一種人,顛撲不破
    行走江湖,總是免不得遇到一些狡詐之輩,遭到他們的算計。可是這些人就算成功地算計了一時,也不可能就這樣耍一輩子的小聰明。真正有大智慧的贏家,卻往往是那些看起來憨厚老實的人。有的人覺得,自己被別人坑了,就是吃了大虧,非要盤算著如何坑回來不可。甚至還有的人,被人坑著坑著,居然對狡詐之徒心生嚮往,也開始學著如何「賺」上一筆了。
  • 易經提醒:「不好惹」的人,往往有四種特徵,有一個,我們也要重視
    易經提醒:"不好惹"的人,往往有四種特徵,有一個,我們也要重視世間萬物皆有自己的靈性,每個人也理所當然有自己的性格,只是有的性格是和別人與他相處,有的人的性格雖然不能說壞,但卻不容易交往。人們都喜歡去接近一些,在性格上比較溫柔好相處的人,因為這種人身上自帶一種暖意,讓人和他在相處過程中感覺很舒服。
  • 六種「不能打交道」的人面相,陰險狡詐,忘恩負義,眼裡只有利益
    鼻子主一個人的品性,鷹嘴鼻的人大多比較的貪心,對於金錢和物質的欲望比較強,而且得勢不饒人,內心非常的冷漠寡情,眼裡只有利益,特別的能算計,在為人處事方面非常的虛偽,表面上裝得像一個好人,若是你想要向他們尋求一些幫助的話,他們就會以各種理由推脫,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都能出賣。
  • 易經:一個真正厲害的人,為人處事一般具備這兩個特徵,不要小瞧
    易經:一個真正厲害的人,為人處事一般具備這兩個特徵,不要小瞧《易經》是我國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最歷史悠久的經典,也是民間廣為流傳極其普遍的一冊書本。孔夫子晚年時期極其推祟該書,有「韋編三絕」一說。在孔子的年代,書全部都是由竹簡書編成,牛皮繩編起來的。孔子讀《易經》的那時候,牛皮都斷掉無數次。
  • 什麼人福氣薄?《易經》中的一個字是關鍵!懂得人可能福氣自來
    我們熟知的「群經之首」——《易經》,就給了我們很有益的啟示。易之萬變,不離其宗,守其規則,天、地、人三才相感應。一個人的福氣,是可以自己造的,讀懂《易經》中的一個字,福氣自然來。人生是禍是福,很多時候,就看你能否守住這一個「止」字。
  • 《易經》中的一個「變」字,就講了人的一生,讀懂了,終生受益
    實際上人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在連續不斷的轉變之中。相對於一整個宇宙來講,不論是人亦或是物,全部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產生變化,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產生細微的轉變。而很多人則覺得,永恆不變是最合適的,因此實際上這與易經所背道相馳的。倘若可以順應轉變的法則,倘若可以撥動轉變而轉變,因此這就是最厲害的了,就宛如佛法中常言:心隨境轉。
  • 易經:大器晚成的人,一般身上都有這3個特點,有一個就很了不起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年少就成名,這種人是人們眼中的天才;有的人中年富貴,這種人讓人羨慕不已;還有一種人,年輕時命運坎坷,卻終究大器晚成,成功完成人生的逆襲,這種人讓我們佩服!出生不同,遭遇不同,機會不同,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但是總有一些人,堅持負重前行,成為了大器晚成的人。
  • 為什麼老實巴交的人,往往難有福氣?《易經》三句話道破玄機
    易經書中提到:越老實的人,越沒有福氣,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老實巴交的人,往往混不到更好的生活。易經書中說,老實巴交的人,往往混不到更好的生活。一個人過於老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實巴交的人,往往顯得比較膽小怕事。他們在外出尋找工作的時候,往往會遇到一些障礙,而且提供工作的人,往往也不會把自己的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給這些過於老實的人去處理。好的工作,老實巴交的人往往得不到,而機遇來的時候,這些老實巴交的人,卻又難以把握住。
  • 此人才是紅樓夢中的大佬,表面老實內心狡詐,將王熙鳳耍得團團轉
    而在紅樓夢中王熙鳳是一個比較精明的人,她原本只是賈府大老爺的兒媳婦,但是卻能夠在諸多人中脫穎而出,當上了榮國公府的管家,由此可見此人的非凡之處。但是再精明的人也有「剋星,」縱觀整個紅樓夢裡的人物,王熙鳳的剋星就是他的親姑姑——王夫人,為何會這麼說呢?
  • 易經提醒:一個深藏不露的人,往往都很「怕」這四個人,真有道理
    易經提醒:一個深藏不露的人,往往都很「怕」這四個人,真有道理有些人覺得,《易經》古時候僅僅一部佔卦的書,不必推祟得太高;有些人覺得,《易經》看命很準,表明人的命,是生來的,天生註定,怎麼努力也沒有用。上述觀點,都很片面性。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四句話
    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