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蓄水不足 清潔能源發電「補位」海南電力供應平穩

2021-01-07 金臺資訊

海南日報記者5月9日從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獲悉,連日來持續高溫使得海南省水電站發電受到影響,清潔能源互補確保了海南電網運行安全。截至目前,海南省風電、光伏及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電量已達7.72億千瓦時。

最近,海南省連續多日出現高溫天氣,白沙、海口等多個市縣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天氣,受其影響,水庫整體存水不足,海南幾大主力水電站齊「喊渴」,全省水電發力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2億千瓦時。在這種情況下,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通過清潔能源發電互補,平衡省內電力供需,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據了解,由於去年主汛期來水偏枯,汛末海南省許多水庫蓄水不理想,各水庫年末蓄能值較往年偏低較多。進入今年後,各水庫來水依然偏枯,同時因乾旱導致各流域來水不佳、水電機組出力不足。今年以來,海南省整體水電發電能力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我們今年加大了清潔能源的發電出力,因此水電發電出力減少的情況並未對海南電網整體運行產生太大影響。」海南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運行方式科相關負責人吳明軒介紹。

今年以來,海南電網公司採取多項超常規措施促進風、光、氣、生物質等清潔能源的消納。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海南統調裝機同比增長5.5%,海南電網風電、光伏及生物質能的新能源發電量已達7.7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8.7%。風電、光伏及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電量的提升,有力確保了省內電力平穩供應。

根據全省電力負荷預測,今年的負荷高峰將出現在6月份,為確保全省用電平穩,海南電網公司全面優化機組檢修及發電計劃安排,保障電力充足供應;重點把控涉及用戶停電的檢修安排,儘量避開高溫時段和重要用電時段,原則上不安排影響用戶供電的計劃檢修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少居民停電。

相關焦點

  • 南方多省限電,電力供應能否保障?國家發改委回應
    趙辰昕表示,截至目前,我們電力供應總體是保持了平穩有序,包括湖南、江西、浙江等幾個省在內,居民生活用電都沒有受到影響。湖南和江西這幾個地方,因為煤炭運輸距離較遠,外受電能力一直受到了一些限制,歷年來都是冬季保障的重點地區。
  • 中國能源安全新戰略明確!建設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系!(附全文)
    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累計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2019年發電量7.5萬億千瓦時,較2012年分別增長75%、50%。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在運在建核電裝機容量6593萬千瓦,居世界第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能源輸送能力顯著提高。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蔡增樂攝(人民視覺)近年來,江蘇省海安市濱海新區利用廣闊的灘涂資源培育壯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效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綠色發展。圖為日前電力作業人員在巡檢光伏發電設施。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基本形成了多輪驅動的能源穩定供應體系,全面推進能源節約,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
  • 100天 全域使用清潔能源發電!這個省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今年上半年,青海省以水力、風力、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發電量37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佔全省發電量的85.7%,居全國前列。其中,清潔能源外送電量1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8%。  生態地位特殊、新能源得天獨厚,青海能源轉型已經從「風生水起」走向「風光無限」。
  • ...地區「限電」: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居民生活用電沒有受到影響
    對此,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21日回應稱,截至目前,電力供應總體保持平穩有序,包括湖南、江西、浙江等幾個省在內,居民生活用電都沒有受到影響。國新辦21日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趙辰昕在發布會上作出上述回應。
  • 時隔18年電力缺口重現?能源結構性矛盾是核心問題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此前預測,四季度,華中、南方區域部分省份電力供需偏緊,主要是湖南、江西、廣西在用電尖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可能需要採取有序用電措施。浙江「限電」原因在於衝刺「十三五」能源「雙控」和「減煤」目標。
  • 哥斯大黎加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達99.78% 水電最多
    根據哥斯大黎加國家能源控制中心(CENCE)的數據,儘管疫情導致全國用電量下降了約3%,哥斯大黎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發電總量的比例仍達到了99.78%,而這也標誌著哥斯大黎加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連續六年超過了98%。
  • 南非批准大城市自行發展清潔能源供電
    南非政府能源部近日批准南非兩大城市約翰尼斯堡和開普敦自行利用清潔能源提供電力,旨在補充電力供應短缺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目前南非的電力一直由國有電力公司埃斯科姆獨家生產提供,但是自2007年開始,因經濟發展、發電設備陳舊失修、用戶惡意欠費等原因,南非各大城市一直受到斷電停電的困擾。
  • 落久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柳州防洪標準有望提高至100年一遇
    落久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市長吳煒主持下閘蓄水儀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梁磊,自治區水利廳原副廳長、巡視員張霍德,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閆九球,市領導劉傳林、梁旭輝、崔峻、朱富庭、黃濤、楊恩維等參加下閘蓄水儀式。
  • 推廣清潔能源 共享綠色發展
    在中東歐國家,一批批綠色低碳、可持續、惠及人民的清潔能源合作項目持續推進,綠色成為「17 1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鮮亮底色。「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發電1.3億千瓦時,可節約4.5萬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中機公司董事長阮光介紹。考波什堡光伏電站項目的建成,將顯著促進匈牙利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項目電氣工程師亞當·貝瑞伊說,中國企業秉持清潔、生態的環保理念並推廣新能源技術,「以歐洲標準來看都是先進的」。
  • 國家電投境外發電裝機容量達605.8萬千瓦 70%為清潔能源
    不久前,國家電投中電國際順利完成對墨西哥大型清潔能源平臺公司Zuma Energía(簡稱「Zuma能源」)併購項目的交割,為國家電投國際化發展再添81.8萬千瓦的新能源資產和一批儲備綠地項目。收購墨西哥新能源項目後,國家電投境外發電裝機容量達605.8萬千瓦,70%為清潔能源,境外在建電力裝機162.5萬千瓦,境外業務覆蓋46個國家,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7個。1月中旬以來,國家電投共有515人次逆勢走出國境。截至12月14日,國家電投外派境外人數共計514人,分布在43家境外常駐機構,為國家電投的國際業務發展做著重要的貢獻。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
    近年來,江蘇省海安市濱海新區利用廣闊的灘涂資源培育壯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效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綠色發展。圖為日前電力作業人員在巡檢光伏發電設施。,加快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 「缺的不是電量,而是電力」,湖南限電暴露大面積缺電隱患
    ,為保障全省電網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湖南啟動有序用電。 供給吃力:缺煤、枯水、外來電不足,無力滿足尖峰需求 電力需求激增的同時,湖南電力供應是否跟得上? 根據國網湖南公司統計,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內清潔能源裝機規模為2594萬千瓦,佔全省總發電裝機容量的54.8%,其中水電裝機1744萬千瓦,新能源規模達850萬千瓦;湖南每10度電中有5.1度電來自清潔能源,清潔能源電量佔比排名全國第四。
  • 日本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高、難購買實現碳中和目標阻力巨大
    12月8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啟動國家能源政策審查,以保障油氣穩定供應為前提,加速推進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同時評估天然氣制氫和氨的前景,為氫能經濟戰略規劃鋪路。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綠電」需求難以滿足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曾鳴:改革下一程 能源電力的公用事業屬性不能削弱
    與此同時,「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預研開啟,為了深入探討「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如何與電力體制改革有效銜接,本刊記者專訪了華北電力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華北電力大學能源網際網路研究中心主任曾鳴。曾鳴在採訪中表示,尖峰時段供需結構優化、清潔能源消納、能源數據生態和綜合能源服務是新時期、新形勢下能源電力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這些問題既是「十四五」期間能源電力發展的重點任務,也是電力體制改革需要面對的挑戰。
  • 月潭水庫:巨壩橫亙 雄姿巍然
    按照工程建設計劃,月潭水庫將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下閘蓄水。「壩體土建及閘門機電設備安裝完畢,消力池及左右岸高邊坡建設完成,發電主廠房封頂。目前正在進行發電副廠房、水輪發電機組安裝、管理房和魚類增殖站等工程的施工建設。」站在172米高的大壩上,市月潭辦質量安全處處長凌亮臉上充滿自豪。
  • ...貴州全力推動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水火相濟賦動能 轉型升級展...
    貴州省第一個新能源光伏項目——威寧平箐光伏電站 省能源局供圖構建高質量電力供給體系電力清潔高效發展,轉型升級是關鍵。貴州具有水火相濟的能源優勢,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2018年,我省提出以夯實鞏固發電能力為基礎,以優化提升電力供給結構為導向,深入推進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促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優化水電發展,有序發展風力、光伏、生物質發電,加快構建生產運行穩、保障能力強、綜合效益優的電力供給體系。發展路徑明確後,《貴州省清潔高效電力產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貴州省清潔高效電力產業2020年行動計劃》等方案便相繼出臺。
  • 電力供應能否保障?
    湖南一家工業車輛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白天電力供應不足,他們從12月16日起將生產時間「錯峰」調整到晚上9點至凌晨5點,辦公場所白天原則上也不開空調。湖南中部一家工業園區的負責人表示,園區企業從上周末開始「限電」,用電量相比之前下降了20%至30%。到了年底,很多企業正在開足馬力生產,「限電」對於企業的設備運行、訂單交付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
    ,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加快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基本形成了多輪驅動的能源穩定供應體系,全面推進能源節約,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
  • 電力供應緊張背後:山東發電量、電力相關企業數量全國第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電力供應偏緊,國家發改委日前回應稱,目前已會同相關部門企業,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用電量、發電量和電力企業的數量分布,與區域經濟的脈動息息相關。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這些年,國內發電量第一大省是山東。2019年,山東省的發電量高達5897 .22億千瓦時。發電量排名前四的省份是山東、內蒙古、江蘇、廣東,都超過了5000億千瓦時。除了內蒙古這個能源大省外 ,其餘都是中國經濟排名前三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