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則是位年輕公子模樣,身著盔甲、手執長槍。宋時降生於金華,名陳材。陳材,字俊卿。正統丁卯舉人,臂力過人,嘗五更之田間,遇虎,以手搏之,虎死。後會試場屋火,以右手據牆垣,左手持同事生,履肩而出,活數十人,名動天下。後選安丘知縣。賊掠庫金,材一騎一彈赴之,彈發中賊左目,再彈中右耳,賊大駭伏地。材命約好為我送庫金還,群賊惟命。抵縣,群賊請死。材以各杖三十遣之。御史竟以縱寇論剌,免官罷歸。
2019己亥年太歲星君謝太大將軍。己亥太歲謝太大將軍出生在明朝的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名叫謝廷輔,又稱謝太。有一天,謝太在路上撿到他人掉落的四百兩銀子,就將自己的衣服,覆蓋在銀兩上面,在山中端坐等待失主,當天沒有等到丟失銀兩的人,回家後把銀兩放置在房屋梁上。第二天又去原地等候,於是看到一個騎馬人,一邊哭泣,一邊呼喊失物奔馳而來。謝太相邀騎馬人隨他一起回家,和他一起吃飯、喝酒後,拿出銀兩歸還給他。騎馬人感激零涕,說:我給我主人辦理公事,承蒙您歸還失物,保全了我的性命,我願意拿出一半的銀兩酬謝您。謝太沒有同意。失主又請求將他的義舉上呈官府,又沒有同意。後來謝太的後代五世孫考科舉奪魁,做官至翰林。
太歲神是古人從自己推崇的先賢中產生出來的神祗。據考證,在太歲神中,大多數太歲神生前廉潔清正,深受老百姓敬仰、愛戴,是人們理想中的楷模。最早的太歲神產生於商朝的金辨,最晚的則是明朝。但是以宋朝和明朝的太歲神居多。太歲神總共有六十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太歲星君護守本命。按道教經典記載:太歲星君為六十花甲子,六十年輪臨人間當值,由鬥姥天尊統帥,審查人間善惡,司本命禍福。六十甲子各有歲神輪值,而當年輪值之歲神稱為值年太歲,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歲,只需要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屬的名稱,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歲。
現在,北京白雲觀中有座元辰殿,元辰殿又稱「六十甲子殿」,供奉六十甲子神。此殿建於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已有八百餘年歷史,金時原名「瑞經殿」, 是金章宗黃帝為自己生母所建,為了奉祀太后本命之神。元辰殿中,中央為三目四首八臂鬥姆女神,鬥姆兩旁為「左輔」右弼「二神,周圍即六十元辰像,舊時習俗禮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乞求本命星保佑自己吉祥如意,一生順利,也叫求順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