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電力調控雲平臺推進創新項目孵化

2021-01-13 中國電力新聞網

技術創新 驅動電網高質量發展

——國網浙江電力調控雲平臺推進創新項目孵化

顧劍豪 黃琳

  「當前環境溫度11攝氏度,芝山變新市C883線靜態負載率87%,動態負載率77.5%,供電能力提升10.9%。」12月4日上午,浙江餘姚供電公司調控員戴雲鋒通過調控雲平臺的彈性限額模塊進行10千伏線路負載率實時監控,根據實時氣溫動態調整線路限額,釋放線路隱性供電能力。這是利用調控雲平臺的數據集市系統,喚醒沉睡電力資源的一個應用場景。

  近年來,為了充分挖掘創新資源、放大協同效應,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積極推進調控雲平臺建設,依託雙創中心的孵化培育基地,成功孵化了數據集市、全息接線圖、智慧調控機器人「悟空」等創新成果,打通省地縣三級調度自動化專業縱向聯絡,推動新技術與基層創新業務融合,進一步轉化為支撐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六好」電網助手——數據集市

  匯集量測、電量、計劃、環境等七大類全網運行數據的數據集市系統於7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它包含數據上報、報表管理、數據查詢、專題分析、數據資源及系統管理等六大模板,覆蓋主配網模型數據,為打造變電設備運維的好管家、電網調控運行的好夥伴、服務社會經濟的好參謀、安全效能提升的好導師、電能質量管控的好醫生、清潔能源消納的好保姆的「六好」數智電網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11月30日,寧波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方式計劃室朱耿通過數據集市系統的報表管理模塊編制負荷和電量簡報,整個過程由過去的2小時以上縮短至5分鐘以內,他說:「每日上報是基層調控員的日常工作,編制過程繁重且機械。自從應用了數據集市的自動報表功能後,一鍵即可生成完整的簡報,只需對數據進行核對,還能避免人為統計中的可能錯誤,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數據集市系統上線後,作為試點單位的寧波供電公司開發溫感彈性限額微應用,大幅度增強配網線路供電能力,喚醒電網沉睡資源。自彈性限額實施以來,寧波電網2020年春秋季10千伏線路輸送能力提升10%以上,避免了296條10千伏線路滿、過載運行,增供電量約344萬千瓦時,相當於20000臺1匹的空調持續運行10天,實現「安全效率雙提升」。

  調度智能「沙盤」——全息接線圖

  數據集市整合海量電網運行數據資源,構建具有電網特色的「數據+技術+平臺」的數據生態,那面對數據集市提供的資料庫,如何將其「翻譯」成直觀的圖形,為調控員輔助決策呢?

  調度智能「沙盤」——全息接線圖是國網浙江電力調控雲平臺成功孵化的又一創新成果,它通過可視化處理以「廠站分布均勻、線路交叉最少」等目標進行優化布局,將底層數據轉換成直觀的全時空多場景電網接線圖,為應對複雜環境下事故處理提供了創新方案。

  8月4日,颱風「黑格比」在浙江樂清登陸,期間造成500千伏線路跳閘27條次,220千伏線路跳閘59條次,對當地電網運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當日1時29分,龍象2Q79線B相跳閘,國網浙江電力調控中心調度員詹文達通過全息接線圖故障推送查看龍象2Q79線潮流為0,即刻聯繫溫州地調蔡琳,雙方根據接線圖故障信息及供區影響範圍進行故障處置。1時59分,龍山變側合環,故障及時恢復。

  過去面對大規模密集故障,需要多界面、複雜網絡支撐,對電力調度員的經驗和能力要求極高。現在藉助全息電網接線圖,調度員可以直接訪問對應廠站、設備,多維度關聯各類信息,查看實時潮流情況和電網薄弱環節,成為調度指揮智能「沙盤」,為電網故障處理提供「火眼金睛」。

  「悟空」人工智慧——調控機器人

  人工智慧也是調控雲創新項目孵化的重要研究方向,能看、能聽、能說、能想的全能型AI「調控員」在電力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支撐下一步步變為現實。

  「你好,我是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6時57分38秒東陽地區220千伏東陽變東盧1628線保護出口,開關跳閘,重合失敗。東盧1628線長度為4.0千米,故錄調取為A相接地故障(區內),故障電流10.757千安,東陽變側故錄測距1.295千米,是否收到?」11月29日,金華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當值調度員餘飛在電網發生故障第一時間接到「悟空」撥打的電話。

  11月20日,全國首臺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在國網浙江電力調控雲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這是國網浙江電力調控雲平臺孵化的又一創新成果。它針對電網調度協同、事件處置中的業務痛點、難點,依託調控雲人工智慧平臺提供的語音、圖像、深度學習等服務,按照調控業務邏輯構建調控業務組件並按業務場景進行集成,實現智能監視助手、智能處置助手、智能交互助手、智能操作助手等功能應用。

  傳統調控故障處理模式下,人工收集故障信息及詳細匯報需要花費15分鐘,而「悟空」則可在故障發生後5分鐘就完成詳細故障信息收集,並同時通知運維、監控、調度人員進行處理,極大地提高了故障信息收集效率,從而為該公司智能調度體系建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責任編輯:王萍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全國首臺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在浙江調控雲上線試運行
    為保證調控機器人「悟空」順利上雲工作,從9月初開始,由國網浙江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牽頭組織,浙江金華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創新團隊開展實施上雲升級改造,經過組織研發人員梳理數據接口、明晰數據劃分規則,開發分層分區權限管理模塊
  • 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浙江實踐
    在省公司層面,明確年度建設方案和任務,編制總體設計和新一代信息系統架構,完成泛在電力物聯網體系框架設計和標準體系建設;調整完善組織機構,建立項目歸口管理辦法等配套制度和管理體系,組建省公司級網際網路專家庫。作為新生事物,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沒有任何先例可遵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國網浙江電力鼓勵各基層單位主動思考研究,不等不靠,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創新實踐。
  • 婁底職院「三創融合」推進創新創業孵化
    10月16日,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範基地評審組來到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現場考察,對該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學校高度重視雙創工作,積極探索,著力推進了專創融合、師創融合、科創融合,與校企合作相結合,力求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搭建了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及服務體系,形成了全員參與創業的良好氛圍。」
  • 2019-2020年度物聯網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
    請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及項目推薦單位結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布局和工作實際,在技術創新、應用落地、政府服務等方面對入選項目加大支持力度,協助做好上下遊企業對接,加強實施效果跟蹤,推進優秀成果推廣應用,深化物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動產業集成創新和規模化發展。
  • 浙江移動助力5G+智慧電力新突破
    目前浙江移動以5G技術為基礎賦能多個智慧電力項目,不僅成功打造了國內首個基於5G基站的智能配電房,還率先實現了基於5G技術的智能開關遠程遙控,有效提升了電力的調控效率,為電力行業的5G應用起到了試點、示範作用。
  • 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 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以「大雲物移智鏈」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與電網技術加速融合,迫切需要電網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0年科技創新大會強調,要把握「數字新基建」發展機遇,加強先進信息技術和能源技術融合應用攻關,加快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 國網浙江電力構建「四型一化」黨建機制
    截至9月19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共有1.9萬餘名黨員完成了「浙電先鋒·學」黨員「應知應會、人人過關」答題。「浙電先鋒·學」是國網浙江電力在「卓越國網」APP上自主拓展的一項功能,也是國網浙江電力打造智慧支撐型黨建的創新實踐。
  • 華為雲助力雲南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加速業務創新
    針對雲南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在異地協同應用開發和創新業務的開展需求,如何在降低投入成本,確保IT資源彈性擴張的基礎上進行資源快速部署與業務開發,成為電力科學研究院面臨的主要問題。作為中國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者,華為通過雲服務助力雲南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加速電力業務創新。
  • 法、德、以創新中心來了!四國連線籤約、四大創新平臺正式落戶江寧!
    繼21日「雲籤約」總投資132.2億元的11個項目後,2月26日,江寧開發區高新園在全市率先舉行重大創新平臺項目籤約,包括與南京清湛人工智慧研究院項目等4個創新平臺項目現場籤約,與iCAN歐洲創新中心等3個海外創新中心完成線上簽約。
  • 晶科電力浙江亞特電器分布式光伏項目投運3年
    近日,國內分布式光伏領跑者晶科電力宣布,由該公司投資建設的浙江亞特電器5.3MW屋頂分布式項目已穩定運營三年多。在項目投運的過去兩年,電站實際發電量均遠遠超出預期發電量。其中,2017年實際發電量更是超越預期發電量近10%。
  • 浙江電力公司一項目獲「2020年中國智能財務最佳實踐獎」
    浙江電力公司一項目獲「2020年中國智能財務最佳實踐獎」 發布時間: 2020-12-16 14:50:56   來源:  作者:富岑瀅 鄭愷
  • 浙江理工大學植物次生代謝調控創新團隊在中藥資源領域取得新突破
    浙江理工大學梁宗鎖教授牽頭的浙江理工大學植物次生代謝調控創新團隊長期從事藥用植物資源和中藥材規範化生產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中藥資源研究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近期,該團隊在國家標準樣品和中藥材土壤重金屬修複方面取得新突破。
  • 雄安新區深化「三創四建」活動 搭建重點產業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從雄安新區近日召開的「三創四建」活動推進會議上獲悉,雄安新區三縣及相關部門將在衛生城市創建、營商環境、就業創業和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等創建工作方面取得成效基礎上,持續升級加力,著力提升創新能力,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打造新區亮麗名片。
  • 深圳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 深耕創新沃土 培育科研碩果
    深圳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 深耕創新沃土 培育科研碩果 作者:楊晶晶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8-12-26 近日,深圳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下稱「深圳供電局電科院」)科研項目「城市電網高電能質量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究及其應用
  • 國網浙江電力圓滿實施迎峰度冬需求響應實戰演練
    在浙江省能源局指導下,12月10日15時,國網浙江電力迎峰度冬削峰需求響應實戰演練圓滿收官。本次演練覆蓋全省所有市縣,累計參與用戶達到7129戶次,最大削峰負荷達到131萬千瓦,響應電量為160餘萬千瓦時,成功實現演練目標。
  • 「智」匯之江 「創」造未來:浙江大力推進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引育
    今年,我省出臺相關文件推進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引進培育,作為未來5年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自2014年我省啟動引進培育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工作以來,取得了一批標誌性創新成果和顯著成效,為浙江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 ...既是服務企業的「溫暖會客廳」 也是科創孵化的高端平臺
    據他介紹,幸福中心的一個重要平臺功能就是是企業服務的載體窗口。要更好地為企業和廣大員工打造一個溫暖的會客廳、溫馨的共享空間、友善的交流協作平臺。當前,雙流區已經把「幸福」和「幸福中心」作為了一種城市競爭力來運營,通過企業幸福中心與「企業咖啡時」活動和網絡理政平臺協同,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另據了解,企業幸福中心也是一個科創孵化的高端平臺。
  • 「六比爭先」:創新驅動發展 溫州各地大顯身手
    四、示範意義  該項目作為全國唯一聚焦眼健康的高端產業創新平臺,整合了政府、院校、醫療機構、企業四方優質資源,構建集研究、臨床、教育、孵化、產業等功能為一體的創新服務綜合體,致力於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並通過探索實施全方位改革創新加速產業培育進程,打造本地原創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經濟新增長極。
  • 浙江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輸電網、配電網的智能化水平
    加快建設浙江「健康雲」,形成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完善醫用機器人、智能輔助診斷、人工智慧輔助藥物開發等智慧應用的基礎支撐。持續推進省域看病就醫「一件事」「掌上辦」「一碼通」。加快建成全省醫療保障系統核心業務骨幹網絡、醫療保障專屬行業雲,新建全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加快推進數字藥監數據集成平臺、三醫聯動「藥+」平臺、網際網路藥品淨網平臺建設。利用區塊鏈技術強化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 ...第十八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首次啟用雲展會模式
    多方的積極參與,勢必將助力參會企業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增長新動能。  線上「雲展廳」 創新展會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下,組委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推出線上「雲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