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展示父母家庭教育如何。現在的父母對於教育孩子這方面都是順著孩子的心意走,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父母都會儘可能的想辦法去達成。父母這種寵溺教育,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無法無天,任性妄為,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是唯我獨尊的樣子。
不過社會畢竟不像是家庭,沒有誰能一直忍受著孩子,早晚有一天父母要因孩子的任性而付出代價。
小林的初中同學組織同學聚會,小林其實並不想參加,畢竟當天是假期自己要帶孩子,組織的同學貼心的說:把孩子帶來吧,也有其他人帶孩子,小林一聽還能這樣立馬同意了,到了日子小林就帶6歲女兒參加了同學聚會。
女兒剛開始有些認生,安靜的坐在一旁仿佛乖乖女,但幾個小時過後,女兒就混熟了耍起小性子,不僅和其他同學家的孩子打架,在吃飯時還護食自己喜歡吃的不允許別人碰一下,碰了就大喊,多次還說出髒話,小林根本管不了,而同學也不能說什麼,只能尷尬的看著女孩表演,氣氛壓抑不歡而散。
小林知道女兒飯桌上的表現太尷尬,在晚上哄睡女兒後就想和同學道個歉,但沒想到卻看到自己被踢出群聊的消息,小林沒忍住和閨蜜吐槽,但閨蜜不僅沒安慰,反而表示:自找的,早就和你說過了孩子不能那麼溺愛,沒教養的孩子遭人煩。
父母不教育孩子,早晚有一天別人會替你教沒有誰天生就必須要讓著誰的,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有些人就必須要委屈。從小被父母寵溺長大的孩子,性格會出現缺陷,極其沒有教養,在自己家中,父母會因為是孩子就忍讓,寵溺,但別人不會,沒有教養的孩子遲早會經歷社會的「毒打」。
父母不教育孩子,早晚有一天別人會替你教,到時候別人使用什麼方法,哪種方式,對孩子傷害有多大,可就是不確定的事情了。如果父母不希望自家孩子以後被「教做人」,那就趁早將孩子教育好,擁有良好三觀和教養。每一個有教養的好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優秀的父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道德觀逐漸形成的過程,如果父母日常能多給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就能成長的很優秀。每一個有教養的好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優秀的父母,正是因為父母給予了好的教育與引導,才能讓孩子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
反之,父母不好好教育與引導,孩子就會越發任性,肆意妄為,變得無法無天,闖出大禍來。
父母怎樣做,才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好孩子呢?首先,父母要給孩子傳遞良好榜樣父母是鏡子,孩子是影子,孩子所有行為都是在模仿父母,父母三觀正有教養,孩子自然會成為這樣的人,反之父母都不講道理,孩子自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不僅僅是基因在影響著,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潛移默化。
其次,給孩子樹立規矩,建立邊界感孩子年紀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得,是非對錯都是從父母的態度中慢慢了解,看到父母生氣,孩子就明白這個行為不對,看到父母無所謂,孩子就會認為這沒什麼。從小父母就要給孩子樹立規矩,建立邊界感,真實的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當孩子內心有了衡量標準,就不會肆意妄為了。
最後,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或懲罰當孩子有不妥行為時,父母不要當做沒看見,而是要抓住一切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或懲罰,小錯誤,第一次犯,父母可以給予改正的機會,好說好商量的教育一番就可以。但孩子要是屢教不改,或錯誤比較嚴重的話,那父母就要及時給予懲罰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教訓。
育兒寄語愛孩子就不要太任由孩子興致來,父母的溺愛終究會害了孩子,父母小時候的嚴厲教育,孩子早晚能明白並感謝,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要負起自己的責任。今日話題:你有重視孩子的教養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