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被譽為遼南第一山,坐落於大連市金州新區中心,原稱大赫(大連方言,讀三聲)山,大和尚山,老虎山。距大連金州新城區約5公裡距市中心25公裡,佔地23.79平方公裡,平均海拔400米,主峰海拔663.1米,是一座呈「山」字型的山脈,北依長白山、千山,南臨黃海、渤海,因山石多呈淡黑色而得名。大黑山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天然氧吧於一身,同時佛、道、儒三教合一,有朝陽寺,卑沙城,響水觀,唐王殿,石鼓寺,觀音閣等景點。
大黑山上有眾多的名勝古蹟,每一個古蹟都伴隨著一個故事。響水觀的瑤琴洞就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傳說女媧補天時,灑落下一塊五彩石頭—翡翠綠,日久天長,在黃海岸邊化作了一條綠龍。
這條綠龍興風作浪,為所欲為,當地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大黑山腳下一個擅彈琴的姑娘,為了除掉惡龍,日思夜想非常著急。一天,姑娘遇一白鬍子老者,告訴她,要除惡龍必須一刻不停地連續彈琴九天九夜,還要忍飢挨餓。
姑娘在大黑山找到一個地勢高,入口很小的山洞,在裡面日夜彈奏起來。琴聲驚動了惡龍,惡龍先是警告,後發起洪水,掀起沙石企圖殺死姑娘,未果之下,又哀求瑤琴姑娘,許諾奇珍異寶,然而姑娘都不為所動。
連續的彈奏,姑娘的手指血肉模糊,鮮血染紅了琴弦和她的衣衫。一心為民除害的她,咬緊牙關,繼續不停地彈著。到了第九天,兇殘的綠龍終於死了,我們可愛的瑤琴姑娘也筋疲力竭犧牲了。
卑沙城之戰,唐代唐軍與高麗軍之戰。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親統六軍自洛陽出發東徵高麗。四月末,繼李世等破蓋牟城(今遼寧蓋縣)之後,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的副將程名振率水軍自東萊(今山東掖縣)渡海至卑沙城(今遼寧金縣東)下。程名振引兵夜襲,副總管王文度引兵先登,攻至五月二日卑沙城破。此役系程名振以少破眾之役。
唐王殿道院位於大連市金州區大黑山南麓,創建於隋唐時代,相傳隋末唐初大將尉遲敬德所修。清代乾隆五十年,金州漢軍正黃旗人鞠行金募化重修,後清嘉慶、道光和民國初年又多次修葺。
大黑山當地百姓對於關門寨最終被唐王所破之事,津津樂道,是程名振用蛙王破城的傳說。久攻不下的唐將程名振日夜思量著克敵之計,既然強攻不成,只能智取,那麼智取的突破口在哪裡呢?就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他偶然從軍士們口中聽到了高句麗王朝的一個古老傳說:傳說北扶餘第三任君主高奚斯的兒子解夫婁膽識過人,他創建了東扶餘,卻無子嗣繼承。一日,他在湖邊巨石下發現一個像青蛙一樣的金色嬰兒,便給這嬰兒取名金蛙,立為王子。公元前48年,解夫婁將王位讓給了金蛙王,此後金蛙王遇柳花夫人,卵生了高句麗始祖扶餘王子朱蒙。因為這段傳奇的故事,高句麗人將朱蒙的這位金蛙父親奉為蛙祖,格外虔敬。這本是一個王朝穿鑿附會的神話,任何一個王朝都會為他的開國之君籠罩上神秘的光環,但這個異族的神話對於關門寨前焦急踱步的程名振卻是一道及時閃現的靈光。就在得知這個神話的當夜,程名振立刻吩咐軍士們在山中抓來大大量青蛙,偷偷放置於關門寨前,伴著呼嘯的夜風,蛙聲齊鳴,響徹山谷,守城的高句麗軍士不知是計,以為是蛙王顯靈,馬上打開城門探查,埋伏於暗處的唐軍立刻一擁而上,殺入關門,攻破了卑沙城的首道屏障。此後,程名振又與張亮大軍會合,從四面八方殺向卑沙城主峰,最終令高句麗守軍土崩瓦解,其首領倉皇逃遁。一道險關,一片蛙鳴,讓程名振和來護兒一樣,在奇駿高拔的卑沙城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句麗收復遼東的宏圖,也在這座城池上遊覽全新的瞭望視角。唐軍此役,不僅俘虜了卑沙城高句麗八千軍民,更重要的是取得了遼東的控制權,以此為基點,唐太宗和他的繼任者唐高宗又先後五次東徵,最終將高句麗統一到中原各民族之中。如今,穿越卑沙城北的唐王殿,登上高聳的點將臺,人們除了要看黃海日出,渤海日落,更重要的是可以思接千古。站在點將臺上,我們可以感悟當年李世民鏗聲點將的豪邁,可以想像唐軍將士在此演兵操戈的勇武,可以諦聽如馬蹄疾行一般的松濤,可以閃回那列消失在歷史深處繼續東徵的儀仗。
2020年已經如期的到來了,在春節之後,將是又一年春暖花開的季節了,帶著家人一起來爬山吧!
溫馨提示:1:景區的開放時間是7.30—16.30,現在暫時門票免費。
2:在金州乘坐105路公交車可到景區附近,需要步行,建議最好自駕或者計程車。
3:大黑山整個爬山時間需要幾個小時,一定要帶好水和食物。山上也有銷售的,但是價格 較貴。
4:建議走大道上山,不要走野道,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