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三國殺移動版#《三國殺》中輸出強度最高的武將一直沒有定論,而稀有程度極低的界許褚,擁護聲卻能力壓一眾超模強將,成為最有希望奪此殊榮的角色,對此你怎麼看?
策略類的卡牌遊戲裡,玩家為何熱衷比輸出
手遊《三國殺移動版》的前身,是曾經風靡一時的同名國產桌遊《三國殺》,帶有濃鬱的社交屬性,比起遊戲中的對抗,玩家更注重彼此之間的互動。這也是為何在規則更加健全,機制較為完善的今天,人氣反而不復當年標風時代盛況的原因。
而網殺側重的是玩家技術層面的交鋒,加強勝利給玩家帶來的快感,這點幾乎是所有卡牌遊戲的共同之處。對局中的一切操作,都圍繞著如何達成「擊殺」,強制敵方玩家退場的核心目的,所以玩家才會熱衷於把武將的輸出強度分出個高矮胖瘦。
之前有個非常經典的問題「論一張【殺】最高能造成多少點傷害」,經過無數版本更迭,最後被劉繇終結,答案是「正無限大」,不過只能在理論中實現。
評判輸出高低,不能只看傷害量的多少
「打的狠」不算什麼,還要「打得準、打得中」,輸出高低是菜刀流武將強度的直觀體現,所以這裡就以菜刀定位的武將來舉例子。
綜合來講,要想爭輸出裡的「一哥」位置,至少要儘可能地滿足以下條件:
打的狠:有主動增傷效果打得準:足夠的攻擊範圍打得中:命中率有保證李榷夠「狠」吧?簡單粗暴不講理,我還沒出手,你就已經倒下了,不過要是來上幾個「miss」可就要了李榷的老命了,強度立刻就會掉到幾乎等同於不動白級別。
馬超有命中率,但「斷殺」是常態,單【馬術】全局打醬油的時刻屢見不鮮,關羽倒是不缺【殺】牌,可一張防禦馬能從開局卡到結束,小短手不配有輸出。
物極必反,界許褚被推上神壇的原因
界許褚在《三國殺》裡一直以「莽漢」的形象出現,膀大腰圓面目猙獰,一臉的絡腮鬍子,不是正在打仗,就是在趕去打仗的路上,所以被玩家送上「野豬王」的戲稱。
對比一線菜刀,性價比有優勢現版本風頭正勁的徐榮、曹嬰、禰衡等,無一不擁有著令平民玩家難以企及的不菲身價,反觀界許褚,隨便「肝一肝」就能開通,幾乎等於白送。
對比二線菜刀,玩法有優勢界許褚的增傷機制觸發更穩定,尤其在禁卡模式裡,像2v2的排位賽,下家手中大概率沒【閃】,一擊命中勝利十拿九穩,這種「爽度」是其他同級別武將所不能給予的。
歸根結底,人手一個的界許褚出場率居高不下,其高光時刻給玩家們造成了極強的衝擊力,令人印象深刻,這才有了「你強任你強,我玩野豬王」的調侃。
界版【裸衣】有【閃】鞏固回合外防禦、有【殺】保證攻擊頻率、有【酒】擴大增傷效果、有【桃】恢復自身狀態,還有各式各樣的武器來提供攻擊範圍,可謂全能,再看到討論武將輸出的話題,小夜只能表示你強任你強,我玩野豬王!